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2006男籃世錦賽

FIBA WORLD CHAMPIONSHIP 2006. ONE WORLD, ONE TITLE.

1986年世錦賽追憶


1986年,距今20年前,剛好是我第一次有機會從電視上看到男籃世錦賽。未曾想到的是,該屆的世錦賽會在籃球史上具有象徵性的意義。這些意義,要到很久之後,我才有辦法體會出來。

在東西方的冷戰時期,由於美、蘇雙方陣營互以抵制方式杯葛對方主辦的奧運,很微妙的,反而使世錦賽成為當時真正能夠集全球列強於一堂的比賽,重要性和代表性更勝奧運。

感覺上,歐洲和南美國家不能說不重視奧運,但是他們對世錦賽的重視很可能更勝於奧運。也或許因為奧運參賽隊伍只限定在12隊,代表性不足,我始終對世錦賽更為响往。

另外,令人很難相信的是,全球籃球首強美國,居然從1954年起就未能在世錦賽封王。從某方面來看,當年的美國隊和今年一樣,負有「雪恥復仇」的使命。

●美國的雪恥之旅

這一屆世錦賽在西班牙舉行,參賽隊伍有24隊。四年前的1982年哥倫比亞世錦賽,美國在冠軍戰中以94-95敗給蘇聯,本屆特別請出Arizona大學教頭Lute Olson,助理教練則包括前Georgia Tech的白髮教頭Bobby Cremins等人,誓言奪金。

美國隊仍以大學球員組成,名單如下:
Tommy Amaker (Duke大學,現任Michigan大學教練)
Tyrone Bogues (Wake Forest大學,NBA史上最矮的球員之一)
Sean Elliott (Arizona大學,前馬刺隊前鋒)
Armon Gilliam (UNLV大學)
Tom Hammonds (Georgia Tech大學)
Steve Kerr (Arizona大學,前公牛、馬刺冠軍隊成員,現任電視球評)
Derrick McKey (Alabama大學)
David Robinson (海軍官校,前馬刺隊中鋒)
Rony Seikaly (Syracuse大學)
Brian Shaw (UC-Santa Barbara大學,前湖人冠軍隊成員)
Charles Smith (Pittsburgh大學,前快艇、尼克前鋒)
Kenny Smith (北卡大,前火箭冠軍後衛,現任電視球評)

美國算是既有高度、也有速度,有內線也有外線,主戰陣容則包括Robinson、兩個Smith和Bogues。老美一路過關斬將,預賽五戰全勝,第二輪的12強分組首戰,大意以70-74敗給阿根廷。進入八強,僅160公分高的Bogues打出最有價值的一戰,對南斯拉夫一役,前8分鐘竟以防守讓身高196公分的南斯拉夫天才神童Drazen Petrovic一分未得,最後美國以69-60小勝晉級。

毫無意外,美國直闖冠軍戰,而冠軍戰的對手也不是別人,正是以Arvydas Sabonis為首的蘇聯。當年Sabonis正值青年,被喻為張伯倫、Kareem Abdul-Jabbar和Bill Russell的綜合體,這個形容詞讓我難以置信,甚至很懷疑。直到親眼見到他的球技,所有疑問如煙消雲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蘇聯對南斯拉夫的準決賽,終場前57秒還落後9分,眼看就要埋單了,但Sabonis連續三記三分球追平比數,蘇聯進而以91-90險勝。

這場球上半場美國一路領先,中場比數為48-38,至終場前7:48還以78-60大幅領先。但Sabonis和後衛Vlademaras Khomichus發威,美國在終場前15秒靠著Kenny Smith在Sabonis防守下的一記上籃取得87-83領先,最後才以87-85驚險封王。

成績通算,Charles Smith平均15分、5.8籃板,David Robinson平均13.1分、6.8籃板,是鋒線的兩大支柱,後衛則以Kenny Smith的13.1分最高。

當年要看到世錦賽轉播,還不是件簡單的事。1986年的這場比賽,讓我看到美國隊的強大,更讓我見到蘇聯的可怕;雖然當時還在念國中的我,很天真的認為永遠不會有人能擊敗美國隊。現在來看顯然錯得離譜,但當時又有誰不是這樣想呢?

●Shoot and shoot some more

在習慣認為「NBA球員是全球最準的籃球員」的年代,世錦賽讓人耳目一新,讓人終究體認到:真正準的射手,都不住在美國!

這一屆的射手,包括巴西傳奇名將Oscar Schmidt、澳洲的Andrew Gaze,以及南韓的李忠熙。李忠熙的準,看過瓊斯盃的台灣球迷不會陌生,而203公分的Schmidt,更是準到超越你的想像力。

巴西82-72擊敗西班牙一役,Schmidt在巴西的82分中包辦72分;115-95擊敗希臘一役,攻下40分;八強以101-110敗給蘇聯之戰,砍進25分。四強準決賽以80-96不敵美國一役,再飆43分。我真的無法不相信,Schmidt是從未打過NBA的最偉大球員之一。

後來曾轉戰NCAA Seton Hall大學的Andrew Gaze,也在澳洲以98-91擊敗以色列一戰砍進37分。至於南斯拉夫神童Petrovic,當時他只有22歲,正是在國際籃壇大放異采的時刻,數年之後他轉至NBA散發光芒,卻很可惜的在1993年死於車禍。

由射手角度看來,1986年世錦賽對初窺世界籃壇的我,是個不折不扣的eye-opening experience。

●亞洲和中國

1986年被視為是中國籃球在世界籃壇初期的重要勝利,因為他們在這一屆拿下第9名,分組預賽戰績是2勝3負,比同為亞洲的馬來西亞(0勝5負)、南韓(0勝5負)好多了。

中國男籃自1978年起參加世錦賽,前兩屆分獲第11、10名。這一年在錢澄海率領下,首度衝進前十。最重要的是,中國隊在1986年亞錦賽敗在南韓和菲律賓手下掉到第三,在國內被罵到臭頭。能在世錦賽打進前十,也算雪恥。

這一屆的中國隊,包括曾來台征戰的王立彬、宋濤,以及張勇軍、李亞光、宮魯鳴、黃雲龍、張斌、王非等人,這些球員在後來的中國籃壇也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其中宋濤是非常可惜的,他在1986年NBA選秀會被亞特蘭大老鷹隊選上,卻因膝蓋嚴重受傷,使他永遠再也不是相同的那一個宋濤。宋濤後來來台灣征戰CBA,幾乎只能說是靠身材和經驗在撐了。王立彬則在中華職籃CBA有過極為風光的幾個年頭。

在世錦賽的舞台上,事實非常清楚,雖然南韓在某些部份的球風更為細緻、拼勁更為強悍,但中國憑藉著較佳的身材條件,是唯一有機會和列強一拼的隊伍。在近年來中國因姚明的出現而更加重視籃球發展後,尤其如此。其他的亞洲球隊,大概只有陪榜的份而已,或許往後這個現象也會改變。

*    *    *

1986年世錦賽的最後排名,前九名是這樣子的:
1. USA (9-1)
2. USSR (9-1)
3. Yugoslavia (9-1)
4. Brazil (8-2)
5. Spain (7-3)
6. Italy (7-3)
7. Israel (5-5)
8. Canada (6-3)
9. China (2-8)

今年準備衛冕世錦賽冠軍的阿根廷,當年是第12名。蘇聯和南斯拉夫聯邦的垮台,則重新畫分了全球籃球地圖,世事還真是滄海桑田。

Published 2006年7月22日 下午 05:51 by hoopjunkie
Filed under: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