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老徐園地

2007年聽障世界杯所見所聞--百聞不如一見

    比賽前不必做準備操,這可能是多數像我這樣的人會質疑的事;而,在幾近無聲的「聽障」籃球世界中,他們又是怎樣,且聽我細訴。

 

『準備運動?』

 

    第二屆聽障世界杯男子組的季軍戰,美國隊與斯洛維尼亞賽前一個多小時,我帶著三位中華隊老將親臨現場觀察;目的無他,讓這些球員、包括我自己瞭解,世界一流運動員是怎麼樣準備比賽,而我也趁機學習、觀摩。在我們抵達會場時候,美國隊已經有二位球員在練習場(副館)做輕鬆的單打了;緊接著來了幾位球員,多數的球員一開始並沒有做操,只是以慢跑、或輕鬆慢跑運球做為開始;少數幾位球員則以輕鬆運球上籃、投籃方式做為熱身。

 

接著有三位球員到場,卻以靜態伸展操做為開始,以上都有別於一般先行慢跑,然後操作關節操,再緊接著操作靜態伸展操的準備運動程序。而美國隊的對手斯洛維尼亞球員,則也是分批進入副館練習;前面幾位球員混在美國隊的練習中做輕鬆投籃。顯然,由於美國隊佔用了練習場兩邊籃框,因此斯洛維尼亞球員,有些難以選擇的只好在場裡練習。接下來,幾乎大部分的斯洛維尼亞的球員已經到齊情況,他們做了團隊的傳接球上籃練習;讀者需注意的是,他們並沒有集體從事準備運動,而是自行找時間把身體熱開來。

 

事後請教李鴻棋老師,老師說:其實很多國家隊在做準備運動一事都相當開放,老師他以美國隊與斯洛維尼亞為例,大部分總教練都只告知球員幾點幾分要開始做團隊某項練習,這期間的空檔,就是要球員自行去從事熱身運動,尤其每個人把自己身體熱開來的時間長短不一、有個別差異,每個球員的熱身習慣也不儘然相同;因此,很少有像我們中華聽障籃球隊一樣,集體做準備運動、一板一眼的從慢跑、關節操到靜態伸展操這樣操作(這是我要求的)。老師再舉幾個例子說,像他帶世大運、亞青、世青、國際籃球教練講習會等看到各個國家皆然,很少有集體操作準備運動的。

 

此時在我心裡質疑:難道體育運動世界裡的先進國家,不瞭解運動生理學討論的準備運動要點與其重要性嗎?像之前我也專文談過準備運動,你一定要先行慢跑,跑到某種水準、身體熱開來再進行關節操比較適合;而先行操作關節操是因為關節活動開來後,再進行肌肉與韌帶的靜態伸展,肌肉與韌帶比較能夠做到「極盡」的伸展,如此也比較吻合比賽中的技術動作,這樣一來,球員就比較不會受傷。假如你一來就做伸展操,勢必在關節、肌肉與韌帶都還沒有完全熱開來,你不可能操作極度的伸展操。

 

好了,結果呢?包括中華聽障男子籃球隊在內,其中對日本一戰(當天天氣約在攝氏33度左右)也是在老師「刻意」安排下以輕鬆運球上籃、輕鬆半場二對一、三對二的熱身做為準備運動;比賽結束後我們的球員還是贏得球賽、也沒有發生球員受傷、更沒有出現球員說沒有操作準備運動而表現不好的事。好了,你聽到我親眼目睹的一切;那,我們是不是要全盤「推翻」理論的那一套呢?事後回到台北、返回雲林要運動減肥時候,我曾想要藉此「刪去」準備運動;可是,我不敢!還是循規蹈矩的做操、再去打球。

 

『此時無聲勝有聲?』

 

    聽障籃球賽對一般人來說是相當「奇特」的;主要在於,他們多數都是聽不到隊友與對手的聲音,或許只是稍微聽到一點點聲音。因此,籃球的基本動作之一「聯絡(communication)」,就變成難得一「聲」的事了;儘管如此,有些聽障的球員,他們在小時候、或在某段時期裡,也積極的學習「說話」的技巧,並學習「讀」正常人的「唇語」。所以,在聽障世界杯的比賽現場,儘管這是聽障、多數是啞巴的球員之籃球比賽,吵雜、說話聲音還是接連不斷呈現;不獨如此,正常人的激情、感情喧洩,在這裡還是時而可「聽」。

 

怎麼和他們溝通,是一個許多人經常問我的事;多數人總認為老徐我應該不會手語,那,怎麼和他們溝通呢?其實和他們溝通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像我和美國隊的訓練防護員,他是個聽障人士,我們也是在「邊比、邊說」情況下溝通;此時,他讀唇語的功夫,就變成相當有趣的事。尤其,假如你的發音不標準(或可以說我的英文不大標準),或者你說了些同音字,這些都會讓聽障的朋友「莫名其妙」來。

 

    印象深刻的是在,帶隊即將出發到廣州做移地訓練時候,隊上老鳥球員一再叮嚀所有球員不要隨便「說話」;他們認為,因為你一說話,表示你幾乎是正常人,這在比賽是不允許的,他們聽障者參加比賽是需要經過「聽力檢查」的,那是雙耳都需要在50分貝水準以下,才算合格、才可以參加這樣的球賽。賽前的競賽規程也詳細明訂,禁止球員在比賽中戴助聽器,發現馬上沒收、並驅逐出場;假如被抽查發現聽力不在規定之內,該隊球員將被禁賽處分。也由此,我們本來有二位幾乎像正常人的聽障球員,在這個「噤若寒蟬」中而不敢說話來。

 

    有此一說在於上一屆希臘世界杯曾傳出一則笑話,說某隊某球員經常講話,因此被檢舉聽力有問題,於是被帶到大會醫療單位的醫生做檢查;醫生的檢查方法是,要該球員戴上耳機聽音樂,而且該音響是在50分貝的高度水準,並持續聽三個小時之久。結果,事後該球員聽力(耳朵)大受影響,並難以適應比賽那種「無聲」環境,進而知難而退;當然,既然是傳聞,這就有可能是編造的故事,只是,由此,讓相關人員總是認為,能避重就輕、識時務者為俊傑還是比較好一點。

 

可是,我們到了正式比賽會場一開賽才猛然發現,現場許多球員還是「大聲叫喊」,仿佛正常人一樣的球賽。我心裡想:假如球員確實聽力是在50分貝的水準以下,他會講話、能說話其實都是「符合」規定的;因此,怎麼會有「不能說話」的禁忌?只是,我另一頭又想著:假如這種球賽都和正常人一模一樣,這又那兒像是「聽障」籃球賽呢?尤其感慨的是,亞洲聽障球員的協調性、平衡能力,普遍都很差情況,和那些外國(尤其前四名球隊)球員比較起來,艾,這根本不是「無聲籃球賽」!

Published 2007年7月14日 下午 03:20 by a徐武雄

Comments

No Comments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This Blog

Syndication

Tags

No tags have been created or used yet.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Archives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