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老徐園地

季後賽傳遞什麼訊息?談馬刺戰小牛

 

當波士頓在Kevin Garnett運動傷害中「迷失」,這NBA季後賽似非而是就不是什意外了!在此談馬刺小牛之戰各種狀況,所傳遞給球迷的訊息;以下談對箭頭阻絕(deny)、進攻輪轉(rotation)進位、掩護隱藏(pick and fade)、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防守、系統戰銜接等。

 

對箭頭的阻絕

對雙箭頭(lopper)的阻絕(deny)技術先前談過,幾位國家隊教練的觀點是,除了最靠近持球者要對球施壓(pressure the ball)之外,其他球員應該在最短的時間裡,先退回到後場的禁區,然後再逐一擴張、移位出去阻絕防守;那麼,以現代許多籃球教練,都主張採取「快打戰術(early offense)」討論,當進攻方雙箭頭在球場二邊45度3分線外接到球,有空檔就「應該」馬上出手投籃去看,就像今天小牛隊在第一節還剩下5分41秒的快攻中,Josh Howard傳球給在球場左側45度3分線外沒有人阻絕的Jason Terry投3分球命中,像這樣小牛隊教練Rick Carlisle的籃球哲學裡,你防守方還是要採取「傳統上對箭頭的阻絕防守嗎?

 

進攻輪轉進位

進攻時候的輪轉(rotation)走位怎麼樣比較適合,馬刺隊今天就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彼時如左下圖,綠色圓圈球員在3分線45度如藍色虛線箭頭所指,將球傳導給低位的Tim Duncan;然後,傳球後的綠色圓圈者就如黑色箭頭空手跑位到球場左側30度位置。此時問題來了,一般來說,我們會看到基本「佈陣」是不能隨意移動;所以,很多時候,這個綠色圓圈的空手跑位者,你就該應如右下圖的黑色箭頭所指,自知無趣的繞過藍色圓圈、紅色圓圈的這二位隊友,而移位到球場右側45度位置。

 


    可是,讀者有沒有發現,右上圖三位外圍進攻球員,這樣擠在同一個1/4場「位置重疊」實在是迫於無奈;任何人都知道,在左上圖傳完球後,綠色圓圈球員是「不得不」做給了就走(give and go)空手跑位。實務上,在第一節還剩下3分53秒時候的馬刺隊,如左下圖裡所示,當綠色圓圈進攻球員空手跑位到球場左側時候,藍色圓圈的進攻空手球員,就應該依「空間(space)」原則,依藍色箭頭所指往球場3分線中央區移位;此時,在3分線圈頂區的紅色圓圈空手進攻球員,當然就需要依黑色箭頭所指,「輪轉進位」到球場右側,藉以將五位進攻球員的「空間」挪移,進而像右下圖一樣達到「佈陣平衡」。

 

從二種移位比較,綠色圓圈者如右上圖自知無趣繞到右側比較好,還是另一種方式依左下圖所示,藍色圓圈和紅色圓圈二位進攻球員輪轉進位,然後變化成右下圖比較好?為什麼?這裡傳遞什麼訊息?進攻時候合理的空間均衡佈陣(balance the floor),會讓防守方「顧此失彼」;另外輪轉進位也顯示進攻方移位後,防守方假如不能適合跟隨做好隨球移動(move as the ball),防守者移位到適當位置,進攻方就很簡單可以獲得空檔攻擊。

 


掩護隱藏

掩護隱藏(pick and fade)你幾乎很少看到對不?一般,我們看進攻方做對持(運)球掩護(on ball screen)的掩護變化(screen away)裡,85%都是以掩護走位(pick and roll)居多,剩下才是掩護切出(pick and split);可也是,掩護變化的三個種類裡,掩護隱藏(pick and fade)其實也是一種相當管用的戰術。剛好,馬刺隊,今天全場就至少做了五次的掩護隱藏戰術。例如第一節還剩2分6秒的時候,馬刺進攻球在左側45度,綠色圓圈者先到罰球線高位幫紅色圓圈者做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當紅色圓圈空手切走之後,這綠色圓圈者如左下圖黑色箭頭所指,再移位到球場右側低位幫另一隊友再做空手掩護。

 


    左上圖裡的綠色圓圈球員,就是標準的掩護隱藏(pick and fade),擋完人,仿佛消失不見;可也是,他卻是還有所行動、有所作為、有些「功能」的再去幫另一隊友擋人。這個技戰術變化,最後就變化成右上圖,球和紅色圓圈者做2人組合(two man game)的掩護變化(screen away);紅色圓圈球員設立掩護後觀察禁區壅塞,所以,不做空手切往禁區籃框,而如右上圖黑色箭頭所指,採取掩護切出(pick and split)接球投中距離。這裡傳遞什訊息?季後賽戰術不同於季賽。

 

空手掩護的防守

今天馬刺隊,在小牛隊執行空手和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的防守上,假如小牛隊的外圍球員於,禁區低位交叉掩護(low split),那麼馬刺隊就採取「交換防守」(switch);假如小牛隊只單純讓Jason Terry做深切(deep cut)結合捲曲切(curl cut),或者Terry個人所做淺切(shallow cut),馬刺隊就採取防守者亦步亦趨的快步「跟隨阻絕」。

 

這裡突顯出二項訊息,不同方式的空手掩護,可能需要不同的防守技術;其次,只單純的空手掩護,像深切結合捲曲切,或者淺切等,防守者假如「解讀防守」得宜,事前收集資料裡也呈現,進攻方空手跑位後接球攻擊不夠水準的特性,做好利弊分析與準備,防守者體能敏捷性也不錯,可以自行快速跟隨去阻絕,這就夠進攻方頭痛了。

 

系統戰的銜接

馬刺隊在慢條斯理的系統戰進行上,怎麼樣的銜接,讀者有沒有發現一些特色?當對手得分、對手在後場犯規、馬刺隊發後場球等等,在這種馬刺隊沒辦法快攻情形下,他們只有「1003招」去進行系統戰的銜接。一是先傳導給已經跑到前場的,任何一位雙箭頭球員;然後,控球後衛跟隨到3分線圈頂區接應球後,馬上做「換邊攻擊(ball reversal)」的傳導球,緊接著在進行系統戰。

 

其次是,控球後衛自行運球進入前場後,直接和任一內線球員做對持(運)球掩護(on ball screen)的掩護變化(screen away);不論是掩護走位、掩護切出都是立刻廝殺對手防線。其三是比較少採用的,在後場先傳導球給雙箭頭後,控球後衛到3分線圈頂區要回球,然後一樣做對持(運)球掩護再繼續進行系統戰。這裡傳遞什麼訊息?由於二翼球員(wing player)的空手跑位接球較為簡便,經過這樣傳導球後的換邊攻擊其實就有些「聲東擊西」之覺。

 

其次,這個在後場先行傳導球到前場,給雙箭頭的動作,其實是「二側對稱(continuity)的;也就是,這個傳導球,就算被迫只能傳導到球場的任一側,不論是左側、或者傳導到球場右側皆然,持球者都還是可以利用傳導球再去進行後續想要的系統戰。這和前一陣子發有一文練球心得,描述「UCLA切的指導心得」所述是相同的道理;所以,當馬刺隊打慢工出細活的系統戰,傳導給雙箭頭後,讀者有沒有發現:她們不是像太陽隊先打機遇戰,機遇戰不能成功再打系統戰。

Published 2009年4月19日 下午 01:58 by a徐武雄

Comments

No Comments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This Blog

Syndication

Tags

No tags have been created or used yet.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Archives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