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老徐園地

  • 籃球隊的「一大四小」琳瑯滿目問題

     

        看火箭隊經常擺出「一大四小」的陣容;你籃球教練有沒有「10,000個為什麼」?

     

    好幾個為什麼?

        籃球賽很多時候,因為補強陣容有所缺憾,教練不得不安排球隊陣容是一個高大球員,去搭配四個小個子球員;或者,因為球隊高個子球員突然太多球員受傷,在缺兵、缺將情況,不得不安排一大四小陣容;甚至,因為球隊部分4號大前鋒球員的技術特色,是不夠高大、也習慣是面框、在3分線外遊走居多的關係,教練不得不安排一大四小的陣容,以上等等因素,都是籃球教練用不同思維的考慮後佈陣。

     

    火箭另眼相看的陣容

    那麼,火箭隊是除此之外的理由,安排一大四小嗎?

    以今天對戰爵士隊我們觀察的是,控球林書豪有高出對手實力,讓他上場是想當然;James Harden已經是聯盟數一數二得分後衛,優於爵士隊、該上場也沒問題;再看看高、富、帥的Chandler Parsons打小前鋒,24分、12籃板、6助攻,你是教練,會不會用他?對陣於爵士隊 Dwight Howard,有優勢也是理所當然;那麼,要採取傳統二大三小,或者一大四小剩下要考慮的就是,大前鋒的角色與能力「考慮」了對不?

    大前鋒Omer Asik表現不如預期,另一大前鋒Terrence Jones 表現只是普普通通,Omri Casspi對陣小牛隊時也不是很理想;然後,昨天的Francisco Garcia能夠守住對手大前鋒,Garcia也能在進攻端為球隊貢獻(3分球投6312),你籃球教練怎麼樣「抉擇」?

    此時,當球隊絕對需要控球替補的時候,Patrick Beverley的受傷,Aaron Brooks的角色就無可取代;如此一來想當然,採取一大四小就不是什麼意外了。

     

    一大四小的防守

        一大四小的防守,多數需要注意二項:盯人時,較矮小球員要採取「在前防守(over play)(最起碼要採取半側面在前防守),不能讓對手簡單在低位(low post)得球單打,昨天的火箭隊就經常這樣操作;並且,「弱邊(weak side)要移位到禁區裡面」,去協助你們矮小球員,去攔截進攻方他們要採取高吊傳球的策略。

    假如,難以控制的,被對方高大球員在低位要球準備單打;此時,你們矮小的防守球員們,就需要縮小防守圈協助防守,包括有球邊(ball side)的高位(high post)球員,都應該隨球移動(jump to the ball)去協助防守等因應,昨天的火箭隊也是這樣操作。

    區域防守時,假如高大對手要在低位單打矮小的區域;你防守者還是要採取在前防守,讓區域防守的中鋒去在後防守,變成前後包夾狀態因應,像裕隆隊很多時候,讓矮小的陳志忠守區域的低位一樣。當然,包括全隊採取縮小的區域防守因應,都是未嘗不可的策略;關鍵在於,怎麼樣把防守做好這個重點。

     

    一大四小的進攻

        一大四小的進攻,在破解盯人時的佈陣,多數你教練需要將球員「拉開空間」佈陣,去攻擊他們高大球員喜歡窩在禁區裡的缺失,昨天的火箭隊就經常這樣操作;甚至,主打高大球員喜歡窩在3分線內的缺點,主打「掩護切出(pick and split)」出去3分線外投3分球的優勢,前天的火箭隊就經常這樣操作打小牛隊的中鋒。

        以昨天火箭隊的「破盯人進攻」佈陣來看如左下圖;一高大內線球員到3分線圈頂區,去做對持()球掩護,然後簡單因應;其他球員接到球,就以「弱邊接球攻擊的要點:接球跳投、接球切入等攻擊」。至於火箭隊的一大四小「破解區域進攻」如右下圖;除了以「佈陣多打少」,並且,快速傳導破解之外,幾乎都是利用準確的外線去打擊區域防守,這當然就是矮小球員的特色「快、準、狠」呀。

     

     

     

     

     

     

     

     

    一大四小需要優勢與特色

        打快、將優點發揮」是一大四小需要強調的概念;當你的球隊個子都比別人矮小了,假如還像高個子長人的球隊般,採取慢條斯理的打法,進攻時一定要「等對手佈陣好,才開始打」等等離奇觀念,要贏對手就有些困難了。

        尤其,假如你球隊身材比對手矮小,本身擁有的特色例如是準;那麼,怎麼樣把準這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怎麼樣像火箭隊一樣,快速導傳快速投籃的轟垮對手,可能是教練該掌握的事。

     

    沒大,都是小怎麼辦?

        很多球隊例如大學系隊、高中乙組球隊、鄉下地方球隊等,往往都沒有高大球員;彼時,教練怎麼辦?延續前項標題:「打快、將優點發揮」等,是不變的法則。至於防守,還是跟一大四小概念一樣;盯人就需要在前防守,甚至,最起碼要採取半側面在前防守那是一定的原則;區域防守時,可以積極一點,就主動去壓迫;不行時,就老老實實的縮小區域因應。

     

    傳統,僅供參考之用

    幹籃球教練,對於球隊的球員「既成事實配備」,要懂得適當變化,藉以因應現實;你籃球教練不能夠在球隊只擁有矮小球員情況,還墨守成規的堅持要採取傳統的二大(一大前鋒、一大中鋒)三小(控球後衛、得分後衛、小前鋒)陣式;這樣的「傳統」,其實是自打嘴巴,拿石頭扎自己的腳。

    如果還要探討,一大(不一定中鋒)四小(控球或雙控球、得分後衛、雙前鋒)和傳統的二大三小有何差異?有,或者說是沒有。因為,假如你把時勢的4號大前鋒都要學會面框攻擊,3號小前鋒都要學會低位側框攻擊等;傳統,只是僅供參考之用;籃球戰術與策略,其實才是籃球教練要深入瞭解的。

  • 防守訓練上幾個天壤之別的細節

    防守訓練上幾個天壤之別的細節

     

        Otis教練在臺灣大籃球隊這個訓練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8981721854979/」去看,防守訓練上幾個與眾不同的細節;包括身體重心高低、怎麼樣啟動變向、交叉步、阻傳對球施壓、怎麼樣隨球移動、隨球移動與幫忙防守差異等。

     

    36秒的指導

    Otis教練在第36秒的指導時提醒,基本姿勢的「身體重心要低」,啟動變換位置才會快速,這裡包括處於三線(three pass away)弱邊(weak side)阻絕(deny)位置的球員皆然。這個身體重心低,有利啟動移位是想當然的事;包括一般二線(two pass away)阻絕的位置、弱邊大角的陷阱,引誘傳導球利於抄截等,也需要身體重心低的姿勢。

    像這次帶隊去屏東打邀請賽,我們幾個「菜鳥」球員,雖然強調個人防守而已;可是,當我不斷提醒二線阻絕時,身體重心要低,防守位置也適當以後,對方的傳導球,就不再那麼順暢了。

     

    47秒的指導

    Otis教練在第47秒指導時說明,對運球過人的防守,一開始的變向,你的動作是,先「啟動後腳腳尖,然後引導該腳膝蓋轉向後用力啟動」;緊接著,再施以交叉步貼身跟隨製造運球者壓力。

    這個跟隨施壓的過程,不是採取滑步而是用交叉步;因為,交叉步比較快,滑步比較慢。多數時候,許多籃球教練對運球推進的防守,都採取(或建議)用滑步方式因應,這是避免急停再變換方向時,腳步、身體重心的錯亂;問題是,當運球者全速推進,一般用滑步是「跟不上」運球者前進速度的。

    這裡另外有二個細節是,運球者過人瞬間,最好採取後撤步,而避免採取滑步;因為,你假如採取滑步因應,很容易在持球者過人瞬間的啟動,產生阻擋或侵人犯規。這個後撤的意思是,我被動、慢了半秒;所以,讓你。當然,假如你防守者可以「預測」;先行滑步等運球者,製造撞人或製造運球者壓力,這是完美表現。

    其次細節是,當你追求盡善盡美時,你的「橫向移位速度:滑步」,絕對要不斷的鍛鍊;許多NBA球探的報告,經常會出現這個橫向移位速度名稱,其實包括運球瞬間的變向過人,以及防守上的滑步敏感性等;因此,在此也提醒,籃球教練的體能訓練,不應該只有「縱向(前進或後退)速度」而已。

     

    57秒的指導

    Otis教練在第57秒指導說明,對持球者的防守,要一手對著球施壓(pressure the ball),準備做「阻傳」,阻撓持球者傳導球;尤其,當持()球者已經收起球,失去再繼續運球機會時,你防守者更應該施加壓力去做阻傳,同時間也要施加「口頭上的恐嚇」。

    這個阻傳的意思是,逼迫持球者難以傳導球;對方進攻就不能順暢進行。逼迫持球者,沒辦法把球傳導;對方就會發生5秒違例的失誤。逼迫持球者,傳導出位置不適當的球;對方就只能在,不習慣位置接球攻擊。逼迫持球者,傳導出偏差的球;如此一來,隊友就容易抄截該傳導球等。

    如果,你把2013NBA季後賽的錄影帶拿出來看,熱火隊防守上和其他球隊最大的差異,其實就是阻傳;積極的阻傳,產生很多可以抄截的球,進而進行熱火非常喜歡的快攻。

    對球施壓(pressure the ball)的阻傳時,為什麼要加上口頭恐嚇?基本上,持球者基於,被施壓後需要在5秒內將球傳導出去的壓力;這個口頭恐嚇會讓持球者緊張,進而驚慌失措的胡亂選擇傳導球。口頭恐嚇效果包括,這個出聲音,會讓不夠專注的隊友注意到了「球的位置」;進而協助隊友防守,協助隊友進行準備的抄截等。

     

    254秒的指導

    Otis教練在第254秒指導說明,隨球移動(jump to the ball)過程,要保持看人看球(ballmanme);所以,是用「交叉步」。移位過程採取滑步,雖然可以保持看到球和對象,但是速度較慢,不大適合;假如採用「正面跑步」,雖然速度較快,卻會發生「看不到防守對象」的缺失。因此,隨球移動當然採取交叉步的方式;如此,又快速,又能保持看人看球。

     

    311秒的指導

    Otis教練在第311秒指導說明,隨球移動或幫忙(help)防守;需用交叉步,最好不要用滑步。如同前述,包括幫忙防守皆然,最好採交叉步;那麼,為什麼幫忙防守最好採取交叉步?因為,你施行幫忙防守後,可能需要「幫忙後還原(help and recover)」;所以,你假如關門(close the door)姿勢,你就看不到原來的防守對象,要迅速還原,馬上趨前對球施壓就有些困擾。

    這裡有些補充的是,假如隨球移動後,持()球者傳導球,任一最靠近的防守者需要做好「阻傳」的施壓技術。

     

    519秒的指導

    Otis教練在第519秒指導說明,假如防守者只是隨球移動,身體姿勢不能採取關門的「沒看到對象」,要保持看人看球;因為,既然是隨球移動而已,防守者後續還是需要隨球球、隨著防守對象的移動而移動;因此,假如你以關門的姿勢沒看到防守對象,後續就難以完美執行角色扮演了。

    這裡的細節和前述幫忙後還原一樣道理。甚至,假如防守者執行不當關門的關係,空手進攻球員遂如意的移位尋求空檔,進而接獲傳導球的攻擊,這就是明顯的錯誤行為,因此而製造「對手空檔」的幫倒忙了;所以,你防守者細節技術動作,是攸關雙方空檔與否問題。

     

    總結心得

        總結Otis教練在臺灣大籃球隊的指導訓練:

        防守訓練上,身體姿勢必須保持膝蓋微彎的機動狀態。

        身體的變向之鑰在於,後腳的腳尖轉向,引導該腳膝蓋變向,再用力蹬地而啟動;這和防守滑步啟動一樣,後腳是主要力量來源。

        對球施壓不是只有面對持球者,包括面對運球者以及運球後收球即將傳導球的球員;假如彼時可以施以口頭恐嚇,效果更佳。

        防守移位的變化,因時、因地而有所變化;多數採取交叉步的方式是尋求快速移位,牠(交叉步)也可以讓防守者保持良好的視野,藉以達到隨時看人、看球的狀態。

        防守滑步的技術,是屬於橫向速度(或說敏感性)的技術之一;但是,在快速轉移變化的防守瞬間,例如隨球移動、幫忙與還原等技術,就不大適合使用;因為,移換的速度太慢。

        隨球移動、幫忙防守瞬間,需要保持看人看球;所以,交叉步的技術比較適合。

    在任何訓練要求上,需要前後一致;例如,剛才指導對球施壓,要求阻傳了,下階段訓練隨球移動,你教練還是需要做「阻傳」的要求,如此才是前後一致;你教練不能夠,在第二階段練習的是隨球移動,而不要求阻傳的對球施壓技術。

        不必要的幫忙防守是,製造對手空檔的錯誤行為;尤其,不當的關門身體姿勢,更是禍害根源。

  • 給了就走的天知地知概念

     

    給了就走(give and go)概念主要有三,尋找越靠近籃框或尋空檔攻擊;最佳跑位是閃切或跑後門。其次多做球傳導,尋求防守者跟隨要貼身(close out)的過人,尋求防守者沒有跟隨接球攻擊,尋求分享籃球;最後是小組組織,例如對持()球擋人(on ball screen)、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等組合加乘作用。

     

    契子

    這二天上大學二年級體育課興趣選項籃球「給了就走(give and go)」空手跑位單元,教了學生四種技巧,分別:閃切(flash cut)、走後門(backdoor)、前擠後退(back cut)、扣勾走位(button hook)等;個人空手跑位的其他技巧像V字切、L型切、U型切、轉身、滑步、壅塞走位(jam down)等,就沒有介紹。上課結果,有幾項問題和各位分享。

     

    初期問題

    第一次指導讓學生練後,緊接著讓學生操作半場33比賽結果,發現多數學生有傳導球後原地不動、給了球後空手跑位是遠離籃框、接球沒空檔瞬間,多數還堅持採取運球過人等,以下敘述。

    多數學生是給了球之後,就在原地「觀察」接球隊友動作,沒有做迅雷不及掩耳的空手跑位去攻擊籃框;所以,你指導老師(教練)必須不斷提醒:「給了走、跑空檔」這二句關鍵詞提醒學生。

    多數學生的空手跑位,往往如左下圖的藍色虛線傳導球,再像綠色直線「迎向球」跑位;以致是,往靠近邊線跑的「遠離籃框」。多數學生都不知道像右下圖的藍色虛線傳導球後,再像綠色箭頭所指,採取跑後門方式,那樣的越靠近籃框跑位。

     

     

     

    多數大學生接球前都沒有先「解讀防守」;於是,接到球瞬間,假如隊友沒有空檔,就不知所措,緊接著就想利用運球去過人。殊不知,隊友沒空檔,自己也沒機會接球就過人的話,最好還是做給了就走;也就是,「再給、再走,耐心跑位與導球」。因為,多數學生的運球,往往沒辦法過人;所以,此時,這裡也需要指導老師再叮嚀:「沒機會,再給、再走」。

        空手跑位指導,建議採取二種就好,初學者,你教的越多,他是記不了那麼多的;如下二圖的閃切及跑後門這技術是簡單明白。

     

      

        怎麼樣指導學生做閃切或跑後門的決定?像左下圖紅色圓圈傳球之後,防守者X1隨球移動(jump to the ball)處於「二線阻絕(deny)位置」,防守者的手舉起大約在傳球線(passing line)上時,你空手跑位最好就以黑色箭頭所指路徑跑後門因應。假如再像右下圖的傳完球之後,防守者X2由對球施壓後,沒有隨球移動到二線阻絕位置,也就是防守者還是停留在,紅色圓圈的空手進攻球員和籃框之間這條線上;彼時,紅色圓圈者就需要採取像黑色箭頭所指的閃切空手跑位。

     

      

    後續問題

    討論完指導過程前三項問題後續,緊接著再談指導過程常遇到的技戰術觀念:解讀防守並攻擊籃框、適當傳導球、組織產生加乘作用。

    解讀防守並攻擊籃框」是指,很多初學籃球者,空手跑位接到球瞬間,缺乏事先解讀防守者缺失;所以,就沒有辦法利用接球瞬間快速的過人;或者,因為沒有掌握防守者和持球者距離,不知道已經擁有空檔,所以,就不知道做接球就跳投技術因應。

    包括由於缺乏攻擊籃框企圖心,然後,他們就會發生,接到球就想傳導球;或者因為沒有事先解讀防守,接到球,才要尋找防守者缺失,這都是缺乏解讀防守與缺乏攻擊籃框企圖所致。

    其次,有關「適當傳導球」,講的其實就是追求分享籃球外,也是尋求,在防守者隨球移動(jump to the ball)瞬間的缺失,予以迎頭痛擊的概念;這也是擋切戰術(motion offense)精華要義:球員藉由不斷跑動、球體不斷傳動概念;只是這裡的跑動之體力耗費,可能是初學者的痛;因為,多數初學者的體能總是不甚理想,跑一場11分制的33半場比賽後,大概就體力不支了。

    提醒適時傳導球要點包括,由於很多初學者,總以鬥牛概念進行「把球給我」的要自幹;以致,當球傳導在他手中卻沒有空檔時,持球者不自覺就會想要採取刺探步,去誘騙防守者再進行單打過人;如此一來,這球在他手中就停留太久了。此處缺失,可能要指導者開導:「沒機會,再給、再走」。

    最後討論組織產生加乘作用是說,初學者總是不能,也不知道,怎麼樣「屈身」去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所以,指導者需要曉以大義、叫喊:「沒機會就幫隊友擋」,提醒學生主動去設立掩護。

    這「擋有二」,對持()球隊友擋(on ball screen)、空手和空手擋(off ball screen)等;然後,各自切走(pick and roll)或切出(pick and split)的再空手走位,去尋求空檔接球攻擊。

  • 2013年虎科大男籃機遇戰打法

    2013年虎科大男籃機遇戰打法

     

    機遇戰原則

    攻擊籃框、拖車跑位與抉擇、採對持()球掩護、切傳、換邊攻擊與銜接系統戰。

     

    機遇戰要點

    一、攻擊籃框:持球要面框,不能隨意下球;若下球,不能隨意收球,以致被緊迫而難以傳導球。其次,在快攻過程,假如評估沒機會攻擊得逞,也不能輕忽的收球做勢要傳導球;持球者應該做勢要原地拔起的投籃,或者做勢要運球切入,逼迫防守者趨前,讓防守圈拉大,隊友拖車才有機會做,空手跑位獲得空檔。就算要傳導球,也需要眼睛注視籃框,用眼睛餘光觀察隊友空手切;你持球者不能把眼睛焦點放在空手切的隊友身上,那會讓防守者簡易獲得訊息而抄截傳導球,此舉也會讓防守者掌握訊息的,做沉退禁區防守,以致隊友就失去空手跑位獲得空檔機會。

    二、拖車跑位要領與抉擇(4332的拖車跑位):拖車觀察有機會獲得空檔時,儘量簡單明瞭的以閃切或跑後門跑位;假如跑位後沒有獲得傳導球,順勢跑位去和同一側隊友做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後,再一齊做切出、切走尋求得球攻擊。拖車解讀防守(read defense)後的抉擇相當重要,那瞬間判斷就決定要空手跑位還是和隊友組合;空手跑位的抉擇在於防守者位置(positing),假如防守者位置在傳球線(passing line),毫不猶豫快速跑後門;假如防守者沉退於禁區,想當然,閃切往有球邊得球攻擊。

     

    三、採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3344情況):拖車假如明顯沒機會空手跑位獲得空檔,那麼,不做空手跑位,移位趨近於持球隊友,並高聲喊叫:我幫你擋、我幫你擋;緊接著,以設立掩護者技術習慣、適當解讀防守與因應(read & react),去做掩護變化(screen away)後的掩護切走(pick and roll)、掩護切出(pick and split)等各種技戰術。另外切記:多打少情況,避免做對持()球掩護的技戰術;因為,你進攻方已經擁有人多優勢,簡單跑空檔傳導球,即可獲得、得球攻擊機會。

    四、切傳(要跟切;2132的情況做切傳):多打少,儘量採取2人相對、3人三角形的佈陣平衡(balance the floor),以及運球切入上籃去攻擊籃框;多打少,建議儘量以運球切入打到籃下為宜,那是越靠近籃框的命中率越高的概念。為什麼要跟切(空手球員跟隨運球切入者做跟進較靠近籃框的空手切入)?搶奪進攻籃板球比較有利、可以獲得比較靠近籃框得球攻擊的機會、讓運球切入的隊友獲得較有利的傳球契機、讓幫忙防守者無法兼顧、讓區域防守變形、增加防守方壓力等。

     

    五、換邊攻擊(ball reversal):機遇戰(early action)過程,由於重點在尋求兵荒馬亂的趁火打劫,或者錯誤配對(miss match)的單打機會;所以,假如同一側(有球邊:ball side)傳導球超過3次,就需採取換邊攻擊(含大角傳球:coast to coast pass)。為什麼要換邊攻擊?隨球移動(jump to the ball)後的壅塞、守門員的佔據有利路徑、注意力降低、讓防守方措手不及、區域防守已經變形等。

    多數而言,持球者在有球邊做傳導球時,所有防守者在適當的「隨球移動」情形下,會趨向於持球者;於是,有球邊(或稱強邊:strong side)會匯集所有防守者於一團;包括,有防守經驗的防守者如設立守門員的球隊,也會自然的處於「球和籃框之間」;如此一來,有球邊一定是壅塞、難以進行切入攻擊或組合,所以,當然要做換邊攻擊較理想。

    尤其,有些不懂得強、弱邊(weak side)做隨球移動的防守者,他們會在二到三次傳導球後,「注意力就降低」;假如彼時有球邊壅塞,適時將球傳導到弱邊,將會出現接球投籃、或者接球瞬間,防守者自然反射的趨近貼身(close out),接球者進而獲得下球過人攻擊機會。

    這個換邊攻擊,其實也有打擊那些喜歡把有球邊弄成壅塞,喜歡佈置小區域防守者教練的功能;有球邊壅塞,快速換邊攻擊,防守方往往措手不及;有球邊的縮小區域防守,弱邊一定空檔很大,快速轉移球,將會讓防守方措手不及;這也是NBA許多教練總是在進攻指導時,高聲提醒「快速傳導」;也是許多教練,總是喜歡在弱邊設下陷阱,伺機而動抄截傳導球的關鍵。

    最後提出換邊攻擊的利器是,區域防守重點都是在於球,不是在於進攻球員;所以,快速傳導球,會讓防守者的「隨球移動」而疲於奔命;甚至於到最後是體力不支的措手不及,進攻方就可以簡易得逞了。

     

    六、銜接系統戰:在第一階段快攻(early flow)不能成功、急攻也難以進行、機遇戰都沒有機會,也做了換邊攻擊還沒有獲得有利的攻擊情形下;緊接著,選擇球隊最有利的小組攻擊去進行,最後再以系統戰(set play)做結束。例如,彼時球隊最有利的是以低位(low post)的內外組合(in side out)較佳;那麼,以2人或3人的內外組合進行,不能成功,再以系統戰諸如5人的捲曲切(curl cut)做結束。有些球隊,像最近幾年的NBA馬刺隊,則是在機遇戰不能成功情況,做換邊攻擊後,就直接銜接系統戰;假如系統戰難以如願,最後則以控球在3分線圈頂區的對持()球掩護做結時間攻擊而結束。

     

    機遇戰練習法

    一、拖車(含切傳)練習

    ()以開放式快攻做32返回21練習:

    ()以開放式快攻做43返回32練習:

     

    二、對持()球掩護(含換邊攻擊)的機遇戰練習

    ()33三角形的隨球移動(jump to the ball)後全場33練習:

    ()44四角形的隨球移動(jump to the ball)後全場44練習:

     

    為什麼要跟切?

        當隊友運球切入的時候,為什麼要跟切(跟隨運球切入的隊友去空手跑位切入)?在今天的比賽中,美國男籃給我們做了相當多的示範;那包括搶奪進攻籃板球比較有利、可以獲得比較靠近籃框得球攻擊的機會、讓運球切入的隊友獲得較有利的傳球契機、讓幫忙防守者無法兼顧、讓區域防守變形、增加防守方壓力、跟切者往往是防守方疏忽的等,以下討論。

    假如隊友運球切入,空手球員跟隨運球切入,想當然,對搶奪進攻籃板球會比較有利;因為跟切除了「更靠近籃框」之外,跟切還可以加上「助跑垂直跳」的有利彈跳條件,這和排球運動的助跑、跳起、殺球是如出一轍呀。球迷從許多play中看到跟切球員的直接灌籃,看到那些令人噴飯的鏡頭,你必須瞭解:跟切。

    跟切,可以獲得比較靠近籃框得球攻擊的機會,那是因為,空手跑位的二項要求是:空手跑位到越靠近籃框越好、空手跑位到沒有人去的地方;如此一來這樣的跟切,一定比許多球員站在3分線外想當個等球射手,還可以獲得越靠近籃框得球攻擊的機會。尤其,以「越靠近籃框攻擊的命中率越高」來看,跟切實在值得鼓勵。

    也由於空手球員的跟切,因此,這舉止一定會讓運球切入的隊友,獲得較有利的傳球契機;因為,空手球員之所以可以跟切,這表示他的「行進路徑是空曠的」;尤其,加上跟切是越靠近籃框的行動,如此一來,運球往籃框方向切入的球員,當然容易將球傳導;這絕對比起運球切入,然後要將球傳導到3分線外的困難度是低很多。

    更因為跟切,所以,彼時會讓幫忙防守者無法兼顧;因為,防守方的幫忙防守者假如要對運球者施壓、做幫忙防守,那個空手跟切者,勢必可以簡單獲球攻擊;反之,幫忙防守者假如將重點擺在「防守跟切者」,那麼,對運球切入者要攻籃來說,那就輕而易舉了。因此,顯而易見的,跟切會讓幫忙防守者顧此失彼。

    從區域防守的概念:防守空手跑位的球員,至少需「跟一半(阻絕(deny)跟隨跟切者到共同區的一半後,再告知另一區塊隊友注意與掌握)」;也就是,在區域防守的概念裡,有空手進攻球員假如空手跑位(跟切),該區域防守的責任是,阻絕跟隨到共同區之後,再聯絡另外一區隊友注意與掌握;因此,跟切當然會讓某區塊的防守者跟隨,進而讓該區域防守變形。這區域防守一變形,她的功能、相關的串聯等等,想當然就降低許多功能了;尤其,防守者假如阻絕跟切者,這舉止其實也是把防守者「帶離該區域」,進而製造隊友移位到那裡尋求空檔的機會,這也是給了就走(give and go)概念裡所期望的。

    因為多數的防守者,他們的注意力都在於球,所以,跟切者往往是防守方疏忽的;如此一來,他的空手跟切,往往會獲得很大空檔,會獲得、得球攻擊機會就較大。

    從以上琳瑯滿目的敘述可知,跟切的空手跑位,她確實可以達到增加防守方的壓力與效果;這也是許多籃球教練要求的:空手球員不能讓防守者掌握你的動向,空手球員應該不斷的跑位,製造防守者的困難,空手進攻球員應該讓防守者煩不勝煩,應該讓防守者擔心你隨時會接到球攻擊,這樣的概念去做好「空手球員的角色扮演」。這也是名教練的名言:球只有一個,其他有四個則是空手球員,因此,空手球員的跑位技術與觀念絕對是,影響球隊勝負相當大的關鍵;跟切的哲學,其實不正是美國男籃示範給我們欣賞的play嗎?

  • 隨球移動的琳瑯滿目問題

    隨球移動的琳瑯滿目問題

     

    這種訓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8slYflTpXo&feature=player_embedded」名稱叫做「隨球移動(jump to the ball 或者叫move as the ball)」;為什麼要隨球移動呢?因為,盯人防守或者區域防守皆然,合理的都要隨球移動。

     

    為什麼要隨球移動?

    當球傳導或運球移動,所有防守球員,不論對持()球防守,或對空手進攻球員的防守等等,都要適當移位防守位置,「以取得防守上有利契機」稱隨球移動。防守時候為什麼要隨球移動?

    從實務狀況討論分別()球移動,()人移動,()球與人都移動等不同狀況,以下討論。

     

    ()球移動:當防守對象不動,而球是在運球或傳球下移動,防守者假如「還是」原地不動,這就可能變成離開球越來越遠;所以,假如在遠距離、隊友需要幫忙情況,這防守者假如沒有隨球移動靠近球,就會發生愛莫能助現象。所以,儘管防守對象不動,防守者在球移動情況,當然要隨球移動;如左下圖1,當球在X1位置時,X2防守對象是藍色圓圈者,因此其適當防守位置應該在黑色X2之位置。可是,當球移動到球場左下角的X3位置時候;假如X2還是處於黑色X2原地,那麼,黑色X2他將很難儘快取得幫忙的有利防守位置。X2他合理的,應該隨球移動到紅色X2位置,也就是禁區腰位(middle post)這樣三線防守位置;如此一來,紅色X2他要隨時幫忙防守就比較近、也有利多了。

     

    ()人移動:其次是防守的對象移動而球不動情況,就是所謂防守對象做空手切走位情況;那麼,可想而知的是,假如防守者不跟隨這進攻空手切的對手,萬一這對手空手切到籃底下而得球,這豈不是讓對手就輕易得分了。所以,防守者當然要跟隨做好阻絕去隨球移動了。右下圖2黑色X3防守對象是紅色空心圓圈;當紅色圓圈空手切走位到藍色圓圈,假如黑色X3沒有隨球移動,藍色圓圈顯然很容易就可以得球攻擊。而假如X3如右下圖2的紅色X3所示,隨球移動到禁區低位;如此,藍色圓圈空手進攻球員要得球攻擊就比較難了。

     

     

     

     

     

     

                                           

         X1         X2                      X1  

                                     X3

                  X2                           

       X3                            X3  

    1 隨球移動適當位置示意圖        2 球員移動之隨球移動

     

    ()球與人都移動:第三種是球與人(對手)都移動,從前面兩種假設狀況看,防守者不跟隨球去移動,顯然非常不恰當、且危險;所以,還是得隨球移動。

     

    隨球移動後續問題

    在觀念上是因為,所謂防守,牠應該是,5個人同時在做「團隊防守」;絕對不是說採取守盯人時,各人只負責各各人的對象而已;同理當然,假如守採取區域防守時,彼時也絕對不是只有固守自己的區域而已,以上二種防守,都要注重團隊的「注意球」。

    看到這裡的訓練,有三個問題,提出來請大家去思考一下:

     

    一、怎麼樣「預測傳球」?在隨球移動防守的過程,假如可以預測傳球對象,假如可以預測傳導球路線,是不是比較好?可是,怎麼樣可以做好這個動作呢?隨球移動過程要「看人看球(ballmanme)」,要採取「交叉步」的方式移位;你假如只是利用,純粹的跑步移位,你將沒辦法「同時看到其他進攻球員的位置」,也由此,你防守者將不知道空手進攻球員位置,你就沒辦法預測。

     

    二、怎麼樣「看到所有對手?」你在隨球移動防守過程,怎麼樣可以掌握所有空手進攻球員動向?採取二線阻絕(two pass away)或者,三線阻絕(three pass away)的防守姿勢就對啦;你假如採取合理的防守姿勢掌握球、對象,你需要做的防守就簡單多了。

     

    三、鄭志龍教練講的「三個點(置障礙椎那三個點)」和守門員有什麼關係?區域防守的「防守籃板」、區域防守最容易被切入的「位置」,就是那三個點;而所謂守門員就是:永遠處在球與籃框之間那條線上;所以,假設球隊有設置守門員,那麼,他應該隨時處於適當的位置,他永遠要保護籃框。

     

更多發表 « 前一頁 - 下一頁 »

This Blog

Syndication

Tags

No tags have been created or used yet.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Archives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