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賽之後,中華職棒聯盟會長黃鎮台先生的聲勢,在體育圈,在台灣棒球迷心中,簡直達到了前所未有神人般的程度。

於是乎人們叫他鎮神。

掌握天時地利的鎮神先生,大力改革了過去幾年形象不佳的中華職棒,將來他在CPBL的歷史中,肯定是號重要人物。

有了鎮神做鎮,CPBL從上到下都動了起來,鎮神到底做了哪些事,讓台灣國球起死回生?他是否真如媒體所言如此之神?這些問題,請別寫信來問我,我不是名嘴,身旁沒有西屏可以諮詢,我,不敢妄言。

但我知道,從票房、從整體形象看來,CPBL現在是絕處逢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未來只要沒有偏差,將來行情一片看漲。

相較之下,沒有鎮神,整體形象、票房逐年衰退的SBL,該怎麼辦?

坐以待斃是一種方法。

這樣大家都少花點錢投資,不用想球隊的三年規劃,SBL的五年藍圖,算一算,可以省下不少錢。

交往的時候大家都不付出真感情,分手的時候比較不痛。這個道理,我懂。

這也是咱們台灣籃球圈各隊現行的默契之一。

還有其他方法嗎?

有的,寄望主事者籃協是一條路,不過你得等到台北市長選完之後再來想這件事,而且前提是「他」當選了,這個條件才可能成立。

記住,這只是「可能」。

沒辦法了,最後一招斧底抽薪,那叫自立自強。

該怎麼自立自強?在下不才,提供兩個想法。

一、辦理高階的籃球訓練營。

去年中華籃協找來了擁有NBA經驗的希爾當顧問,受到各方肯定,如果能將這個點擴大,找幾個NBA退役教練、球員,吸取經驗,跨大交流,那麼這對於提升個別球員的球技,整體球隊實力,效果必然更為顯著。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像許致強、張容軒、羅鈺群一樣,進入SBL之後,還能自我要求,並且真的身體力行、達到目標。

作為球隊的投資者,除了給錢之外,適時的給予適當的資源和壓力,這是必須做到的。

二、球季外球隊自組夏季聯盟。SBL七支球隊願意參加最好不過,如果沒有,只要有三隊願意參加,UBA大學隊再另外找個三隊參加,這個聯盟也能成立。

聯盟的規模不用大,時間短期剛剛好,小而美也無所謂,關鍵在於比賽內容能否提升中華隊國手以外球員的實力。

除此之外,培養年輕裁判執法的經驗,也是好處之一,況且組織章程、相關規定,也能自己訂定,搞不好將來有一天要用到,拿來同理可證就行了

在下拋磚引玉上述兩個方法,我很清楚這叫野人獻曝,狠一點,說這些建議是一種痴心妄想也能成立,然而不管是任何一種方法,先確認大方向是當務之急,只要掌握大方向,決定動起來了,那就是一種好方法。

將該做的準備提前準備好,機會來臨時,就能立刻掌握住。這個道理,相信大家從小到大每次考試前後都能有所領悟。我說的,當然不是準備小抄這回事。你知道我的意思。

如果之於黃鎮台,經典賽是成就他帶領CPBL整軍經武,登上台灣棒球史的一個重要舞台,那麼SBL的戰場,就是每年戰況激烈的季後賽,甚至去年瓊斯杯F5難得到齊,球迷齊聚一堂的畫面,也是最好的例子,最美好的回憶。

要說找個機會一搏翻身,SBL每年都有,俯拾皆是。

關鍵在於這些好不容易靠著比賽張力才凝聚起來的氣氛,每年到了球季結束之後,總會自動解散。接著空白個幾個月之後,大家再重新開始。每年砍掉重練的結果,就是你不開外掛,注定永遠卡關。

卡關不是一件罪大惡極的壞事,最大的好處就是你永遠知道魔王躲在哪。只要不解決眼下的這些問題,那麼問題永遠就是眼下這幾個。

誰知道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會什麼更艱難的問題要解決?

如果要自我安慰,這個說法再適合不過。

但是話說回來,下一個挑戰不知從何而來,何時會來,不也正是運動最迷人的地方嗎?

面對挑戰,該做的是積極備戰,勇於面對,這,才是王道。

這些年來,整體的籃球環境確實每下愈況,看似百廢待舉,但黎明到來之前是最黑暗的,而黑暗,總會過去的。

去年的CPBL辦得到,我相信SBL未來也能做得到。

衷心期待SBL七支球隊都能扎穩馬步,備好基本功,要不然,哪一天鎮神來了怎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