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丁守中一廂情願的想法

1231日,中國籃協下了一個意見徵詢稿給各球團,說是在2013-14年,也就是下個球季的CBA季後賽,開放到12隊,其中有CBA十支球隊,再加上SBL的前兩名,分為兩組再循環。換句話說,把SBL球隊前兩名納入CBA的季後賽裡,此議一出,各方反應不一。

 

這件事一經爆出,首先我推測應該是中華籃協理事長丁守中先提出的,因為現在的中國籃管中心主任信蘭成,對海峽兩岸的籃球交流並不是太熱衷。而丁守中是直接找上了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而劉鵬對於當時丁守中的意見未置可否,沒有立即承諾可還是不可,因此才有了日後下發意見書給各球團的動作。

 

在這件事上,發展跟我預期的一樣:台灣冷處理;大陸這邊會熱議,但最後也不了了之。而我認為丁守中這提議有些一廂情願,甚至是熱臉貼人冷屁股,被打槍,實屬必然。

 

台灣冷處理的理由很簡單:這是丁守中單方面的想法,這事有沒有先跟SBL球隊討論過?有沒有跟有關單位討論過可行性?可能有些球隊覺得,這樣做不錯,甚至是別人跟丁守中建議的。但是,從台灣媒體或球隊方面的反應冷淡,可以得知他們的態度,就是沒把這當做是一條可行之路,也不認為大陸會這麼做。丁守中也解釋過,之所以提議的理由是大陸的球迷市場大,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對台灣籃球有沒有正面幫助?先不說CBASBL的實力、差異性,我想這都不是一條可行之路。

 

為什麼不可行?你只是去打季後賽,人家接受嗎?意義在那裡?對CBA來說,這沒有任何好處。對SBL可能還能解釋是一個把自己的品牌推出去,以便招商。但似乎並沒有考慮到CBA跟中國籃協的立場。如果今天說是台灣有一、兩支球隊去打CBA,從例行賽開始打起,這尚有分說;但僅是去打季後賽?我實在看不出大陸有何理由接受。

 

既然如此,為什麼當初不一口回絕,還要下發到CBA各球隊去?簡單的講,就是讓CBA各球隊來回絕丁守中的提議。CBA的運作情況是:遇有改變賽制、現狀的事情,必須由中國籃協與17支球團共同討論表決,絕不是一紙公文下來,大家都得照辦。很多台商、官方甚至媒體對中國都有一定程度的誤判:以為涉台事務,一定會以完成為目標。但實際上如果完成的過程必須傷害到大陸本身的利益,他們不會去幹這種事。這點我之前都講過了,但台灣還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是台灣提出的兩岸交流要求,大陸就會照單全收,這是極端錯誤而危險的思考方式。我不否認中國是以政治掛帥,但也不會笨到搞亂自己的制度去向台灣示好,現在變得務實很多,如果換位思考,我認為這種做法才是對的。平心一想就知道:CBA接納SBL球隊打季後賽,有任何意義嗎?只是徒讓CBA各球團更加不滿、同時也壞了CBA的籃球秩序而已。

 

同樣的,中國籃管中心也是,現任的信蘭成主任,對兩岸籃球交流的態度不冷不熱,既不主動,也不拒絕,更不會失掉分寸,他是個想做太平官的人,沒必要在這種敏感事上走到風口浪尖上。丁守中找官更大的劉鵬,劉鵬再丟給中國籃協去研究,籃協再丟給各球隊來拒絕。體育總局跟中國籃協不處理也不是,想拒絕也不便直說,乾脆踢皮球,讓各個CBA球隊來說話,推掉台灣方面的提議,這種做法很聰明,而簡單的講就是這麼回事。目前我看到已經有五個球隊表態了,廣東東莞銀行、東莞新世紀、山東、遼寧四隊公開反對,贊成的只有佛山隊。而其他隊伍呢?也可想而知了。

 

不過話說回來,我還是要鼓勵一下丁理事長,他想替SBL找到一條出路的心是有的。即便方式找錯,我也不便苛責。而SBL這品牌,已經有10年了,很多人高估,也很多人低估,但不珍惜不經營,就沒有價值,不能求一蹴可及。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丁理事長往台灣籃壇做更多務實、打地基的事,而不是把台灣籃球事業的未來都依托在空中樓閣中。

 

 

Published 04-01-2013 12:50 by 朱彥碩
Filed Under: ,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 Calendar

<2013年1月>
週日週一週二週三週四週五週六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搜尋

Go

Archives

Syndication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