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亞錦賽特別報導—台灣無血可換嗎?

我實在不想吐裘爺的槽,但他說台灣無血可換,實在讓我忍不住了。無血可換,那去年打武漢亞洲杯那些球員是死人喔?

 

這一屆的亞錦賽,中華隊已經打完了這批老將的最後一仗。我說要換血,目標也是直指2019年的中國世界杯男籃,到時亞洲有很多名額可以參加,但是到那個時候,中華隊連在小組賽出線都做不到的情況下,就一定有把握有參加世界杯男籃賽的資格嗎?如果不換血,讓現在這些人去搶世界杯男籃的門票?你在講什麼笑話?叫現在30出頭的國手們去搶?你瘋了嗎?

 

任何一個年輕有潛力的球員,也是需要參加幾次國際大賽後才能成長。中國隊的周琦也不是只有今天才這麼厲害,也是經歷過去年武漢亞洲杯與去年亞運會的痛苦結果,現在已經成熟為中國男籃的大將。如果換血不自明日起,2019年的世界杯,就是個看得到摸不著的目標。說白點,那是經過一兩次大賽也不見得能成長得如此迅速,林志傑在中華隊的地位也不是一兩次國際賽就建立起來的。所以我說換血,不但是要留給年輕球員空間,還要留給他們時間。講難聽點,以現在開始,我都已經嫌晚了,而這屆亞錦賽的結果,正好給我們這些十多年來一直在當選中華隊的老國手們一個台階下。

 

至於說無血可換,就更可笑了。你連換都沒換,怎知不行?更何況,去年亞洲杯,我們年輕球員的表現,難道不好嗎?再給他們多點時間跟經驗,怎麼能說球員方面無人可換?今年女籃亞錦賽以前,我對於選出的這些新科女國手會有什麼表現也沒有過多期待。但是她們打得也不錯啊,而之前有多人看衰她們?

 

對於中華隊的失利之因,我有個大陸球評朋友講得很好:90後的球員,就帶了劉錚一個,其他的都30左右或30以上。何況劉錚這個年紀,在中國也早就該出來了。不是我非換血不可,而是形勢所逼,不換血就難以有新的刺激,也不會有新的元素加入中華隊。如果中華隊是一如阿根廷Luis ScolaManu Ginobili那批黃金一代,那倒也罷了,但既然沒有絕對強大的實力,我不曉得為什麼不能換血?何況,我的意思並非全換,有些老將如果在體能、狀態可以允許的情況下,如曾文鼎、呂政儒、蔡文誠等,不一定要馬上換他們。但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四年後的世界杯,已經沒有太多時間了。

 

這一屆,過去的就過去了,非常感謝這些國手曾經留給我們的美好回憶。我記得在長沙的時候,也曾經問過周俊三為什麼要選陳順詳?他說:「阿詳很有意願,也很想打。雖然有點腳傷,所以我還是讓他來了。」這點我也很同意。像陳世念,很多人說他不該入選,但是從對黎巴嫩那個很瞎的開局後,周俊三就把控球的工作都交給洪志善跟陳世杰。我很明白陳世念是做了對球隊最好的決定,如果三哥認為他不合適,他坐板凳也毫無怨言。中華隊的遴選,到這一屆為止,還是可以用一定的情感因素去考量、去相信球員的自我調整。過去也經常會如此,像呂政儒在亞錦賽此前的狀況再差,但還是給他機會。所以我對這次的陣容,其實沒有太多異議,只是還是認為至少應該多帶一兩個小的,給球隊增加一些活力。台灣就是這樣,只要有個看起來救世主的人,就抓著他這塊木板求不淹死。對許晉哲的依賴是如此,對這些老國手的依賴也是如此,該醒醒了,能救得了一時也救不了一世。對台灣籃壇沒有遠見沒有規劃只會吃老本,結果就像今天這樣。

 

而這一屆已經結束,下一屆,沒有理由不換血了,不一定要全換,但是很多主戰球員是該換一個新的架構了,也就是說中華隊需要有新的打法、新的領袖、新的核心陣容。台灣的年輕球員需要多見世面,再加上未來台灣的年輕球員會去CBA的會越來越少,等於是已經少了一個進步的管道,如果再不給他們機會,未來又會如何呢?我不敢想像。

Published 27-09-2015 12:39 by 朱彥碩
Filed Under: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 Calendar

<2015年9月>
週日週一週二週三週四週五週六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搜尋

Go

Archives

Syndication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