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

現在只是陳勝吳廣,誰知未來不是劉邦項羽?

從圍棋上講,CBL的情況像已經被AI判斷勝率僅剩下1%,只有奇蹟才能翻盤,也不是沒有過。但現實畢竟不是圍棋,棋是自己下死的,對手也沒有犯錯的空間。CBL現在說是還要堅持,我是不知道怎麼等下去,還要怎麼溝通、協調出第四隊加入他們,除非有人相信他們的天真。

 

CBL現在已成死局,只差根釘子釘棺而已。今年,不可能打得成。

 

硬湊四隊開打,目前來看是魯莽而無謀

 

717日,李亦伸找我、蔡裕隆等許多記者到CBL的辦公室,由唐秘書長親自向我們說明。那天其實我是沒想到有這麼多其他媒體在場,我是抱著去反對CBL今年非打不可的態度去砸場的。話我是說得很難聽,也把許多籃球迷、球員、業內人士所擔憂跟不信任的一些重點,徹底的說給唐秘書長聽。

 

事實上,我連他們前面說已有台銀、台啤和金酒三隊允諾加盟都很懷疑,因為據我所知,台銀根本沒有繳交所謂的加盟意向書。人家樂觀其成,你不能就把他當作已經答應就把人家綁架上船。台銀如此,台啤跟金酒,我也會很懷疑是否真的有同意。現在連和平館也租不到了,情勢已經不是CBL前置作業的這些人可以掌控得了。難不成,還要再訂一個最後期限?強拉別人上桌?如果CBL今年硬是要湊個第四隊,我會堅決反對下去,不是你高舉職業化的大旗就是對的,就是所謂的改革者、革命者。硬幹,能有什麼好結果?除了讓籃協邊偷笑邊擦屁股外,還能是什麼結果?

 

就算CBL僥倖找到一個天真寶寶加入,真的有四個隊開打了,沒有多久也會玩不下去,到時帶來的傷害只會更大。如果CBL要硬幹,只有一個結果,讓全台灣的聯賽全面陷入停擺,在林德福去職、高志鵬入獄之時,CBL後續的組織者,連人到事,都讓人有信任危機?你還要處理場館排期、賽事籌備、轉播單位等等一大堆問題,不是你找到第四隊就可以開始玩了。

 

CBL籌備方須要證明自己有辦職業聯賽的能力

 

我是相信CBL最初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缺乏說服力。SBL是已經失敗了,只是沒有散而已,協會式的管理能力太鬆散,也欠缺執行能力,本來就不適合管理職業聯盟。所以指望中華籃協把SBL做起來,本身就不實際,他們也沒那個人力,也沒那個能力。但籃協要組織一個聯賽型的賽會,要吃不飽餓不死還是做得到的。

 

我不是很在乎CBL的錢到底是從那裡來,政府要是要扶持一個職籃聯賽也並不無可。那一個國家的職籃聯盟,不需要政府的政策甚至是資金配合?從這個角度來看,我並不覺得有何不妥。CBL從今年開始,一直在等待減稅法案的通過,我認為對於企業是個誘因,但還要等到10月底立法院三讀通過之後。減稅的政策固然是個誘因,但不能當作最重要的說帖。CBL有點過於強調此事了,並視此法案為最後的東風,但真的是這樣嗎?

 

CBL現在一切的一切都是未來式,或是未來進行式」,又沒有像直銷高手一樣,吹個泡泡就像熱氣球一樣可以上天了。他們目前面臨最大的困難是:政府可以花錢扶助你,政策也可以幫助你,但要你開打了才有這些補助這就是他們非要今年成局的主因。如果不成局,他們還得要花時間去尋找公司的營運成本撐到明年。能否說服政府?這又是另外一件事了。這就是為何現在想要強行開幹的原因,但很顯然的,這也絕非上策。

 

我認為CBL組織方必須先證明,他們有充分的辦賽能力、行銷能力等等,否則其他球隊拿什麼相信你?如果這是一個需要遠見眼光跟決心去做的事,你就必須讓觀望者能一個一個加入。那加入的理由是什麼?相信你有這樣的能力弄得跟SBL不一樣,不論你從賽事品質、制度規劃、行銷能力等等,都需要革新。那麼,CBL何不先自己先辦一些短期賽事看看,證明自己有這樣的能力?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提議,還有很多的媒體也有類似的建議。短期杯賽要找到球隊參加,應該不是難事,甚至連社會甲組的球隊都可以納入。我要提醒一點:政府的政策並非萬靈丹,就算你投入6000萬可以減掉3000萬的稅很誘人,前提還是球團已經先投入了6000萬。因此你的行銷能力、能夠帶來些什麼?這才有意義,也是一個職業聯盟最先需要看到事。

 

台灣人的個性就是這樣,沒看到實際的東西前,什麼吹得天花亂墜的計劃、藍圖、願景都不相信。台灣人的民族性還是比較實際的,尤其是要長期去投資的事,更是要一步一步來,甚至往往會寧可炒短線。其他球隊不上船的原因當然很多,不信任、或是信不過CBL所提出的這些願景,甚至是對於過去CBA倒台的經驗所產生的懷疑等等,原因一大堆,但這都可以理解。你總要先做點東西給人看,才能打消這些懷疑,而不是口頭或書面計劃攤開來,就能成事。

 

●球隊的思維,也應該要有所改變

 

我十多年前其實就抨擊過SBL委員會並沒有負起整個聯賽發展的責任,既不固定開會,也不決策重大事件,作用太低了。在SBL早先開始時尚有作用,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就完全閒置,甚至一整個賽季都不開會也很正常。SBL委員會照理說,應該是成為一個職業聯賽的前置機構,但是大家各有各自的盤算,始終沒有能夠形成一個好的決策單位。如果SBL委員當年會能有比較積極的作為,甚至可以成為職籃公司的前身,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不知道是故意、還是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現在說這些都沒用,這都是既成事實了,但若是CBL的情況也是如此,只會步SBL的後塵而已。

 

較之於大陸的範例,最早的時候,是中國籃協獨大,然後開始會召集球團出席會議,也開始會集中討論議題,做為聯賽的決策機構。就算權力在中國籃協手上,也算是個有點樣子的組織了。之後姚明才能成立CBA公司,跟中國籃協的組織脫鉤,以公司的方式營運CBA也就是說,協會模式本就不適合發展聯賽,只有合夥人模式,也就是成立公司,每個球團都是這個公司的股東,把大家裝在一條船上,這聯賽才能繼續往前走。

 

台灣就是這樣,即便是沒有多少人,沒有多少資源,還是一樣,各有各的鳥,各尿各的尿。再怎麼說,就算大家隨便尿,也應該尿在同一個小便池,現在變成滿地亂撒了,然後就臭氣沖天。這比喻是粗俗了一點,但是這就是我們現在各個球隊的樣子: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政府到民間,從中央到地方;光講個體利益,卻忽略整體利益,還有人要把個體利益極致化,讓步一點都不行。黨中有派,派中還有派,這是我們所要的樣子嗎?是不是都不要緊,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樣子。所以籃球圈反射的就是我們整個社會的狀況,他們也很自相矛盾:既期待一個有錢有權的「明君」出來當領導一切,又要維持民主確保自己的自身利益得到保全你就慢慢等吧!

 

我從前一直認為,台灣今天的籃球環境至此,中華籃協是需要負主要責任。但是經歷過許多事之後,才知道他們本來就無能為力,只好勉強維持一個體面。SBL已經是他們能力所及的最大限度了,但捫心自問一下,籃協到現在為止,有真的想去為SBL奮鬥過、想變得更好嗎?並沒有。職業聯賽的完善需要過程,而SBL並沒有這樣的過程;CBL想一次走完這個過程,更是天方夜譚。籃協也許自知能力不行而無法盡力,但是他們也沒引導SBL朝著那個對的方向前進,責任還是不小。

 

真正的大問題是球隊。球隊本身如果不同心,或是沒有更前進的想法,甚至拒絕開創性的想法,那這個球隊也要被歷史淹沒。前面所說的SBL委員會為什麼開不起來,你們沒有共識嘛!各個球隊,就只想維持現在的規模,而不願意更進一步,開會幹什麼?保有自己的領地不就結了?這種思維跟日本戰國時代那種地方小豪族其實沒有兩樣,結果那些豪族還不是一個一個掃進歷史的灰燼裡?各個球隊都在自掃門前雪,保住自己的小天地,只會怪別人沒給你舞台,自己經營球隊的理念卻停滯不前,台灣籃球怎麼能進步?

 

不要懷疑台灣籃球的能量與基礎

 

15日那天,我在高鐵上看到CBL破局的消息,如我711日的文章所料一樣,所以不感震驚。我本來是想,破罐子就摔吧,說了那麼多,說了那麼久,又能如何呢?但我當晚在八卦山體育館看中華藍白兩隊,其實觀眾不算多,頂多也就是千餘個,而最後散場的時候,還是有很多球迷希望跟球員握個手、簽個名、合個影,球迷是很熱情的,也許並不像我之前所說的,SBL不打了,沒有職籃了,就像掉個500元一樣,傷心一天就好,還是有多人很在乎的,這一幕感動了我。我跟一個白隊的球員家長聊,他們也知道CBL破局的事情,會不會擔心前途?當然也會。但是孩子就是想繼續打球,大學畢業之後想繼續打,就只能離鄉背井,無奈又能如何?

 

我從四月中回來看到了國中聯賽,然後這次回來看了松山杯、海峽杯,最近還看了佛光杯的大學比賽轉播。台灣的學生籃球運動的能量是非常強大的,甚至跟以前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當我想到我們的職業聯賽是這個樣子的時候,你還能說什麼?白瞎了無數基層教練、球員弄得蒸蒸日上的學生聯賽,我們自己培養的籃球資產,被逼得只能往外跑,你們這些"大人",真的很噁心!說什麼市場問題,比台灣經濟弱得多、小的多的國家都可以弄好職籃,你告訴我台灣不能搞職籃,那是人謀不臧,別把你們的無能責任推到整個台灣經濟的頭上!

 

最後,我要幫我的兄弟李亦伸說兩句,也就是裘必勝裘爺。我知道很多人因為他,對CBL會有所不信任,也包括我在內,因為我認識他20年以上,深知他是個理想主義者,理想到我想打他一巴掌清醒清醒,一個理想主義者要去幹很現實的事,那就很危險。有理想主義要以現實為本,而現實主義者不能沒有理想。你以為他是給CBL搞行銷?錯!他連支薪都沒有,只是負責去聯絡及媒體事務而已,行銷怎麼會給他去弄?

 

在此之前,我只有在今年二月的時候跟他聊了一次有關CBL的問題,當時就感到很不樂觀,但他是想做點事的,我也沒阻止。從我這次回台北直到17日,他必須先把這事有始有終,球迷對他的看法和不信任,我完全可以理解,那是他自己的形象問題。但比起一些背後射他、酸他、又啥事不幹、閉口不談的媒體,他是要強太多了。

 

籃協不要以為這一次是個勝利,就認為現在台灣籃球的格局就只能在目前這樣的步調進行。這次CBL的行動代表著「天下苦秦久矣」,用白話講就是「不爽你已經很久了」。這次起來的只是陳勝吳廣,下次起來的時候,誰知不是劉邦項羽?

 


Published 18-07-2019 09:42 by 朱彥碩
Filed Under: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 Calendar

<2019年7月>
週日週一週二週三週四週五週六
30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搜尋

Go

Archives

Syndication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