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

NBA外籍球員釋出潮

上次在「境外美籍球員回流潮」一文文末曾提到,將再找時間來探討NBA對非美籍球員「崇洋媚外」的迷思,巧的是,這幾天小牛即釋出俄羅斯中鋒Pavel Podkolzin,籃網也打算釋出克羅埃西亞後衛Zoran Planinic,更加重我對於NBA球隊對於外籍球員過度投資的看法。

7呎5吋Podkolzin是小牛於2004年選秀會首輪第21順位新秀,所簽下的合約為「3+1年」計537萬美元,不過合約僅走了兩季,小牛就喊卡了,於日前談妥買斷下季「保證約」122萬美元,讓他成為自由球員,Podkolzin先前兩季在小牛賺了220萬美,僅留下6場,共出賽28分鐘,4分與9籃板紀錄,換句話說,過去兩季Podkolzin的1分值55萬美元,或是1籃板值25萬美元。

6呎7吋Planinic是籃網於2003年選秀會首輪第22順位新秀,所簽下的合約同為「3+1年」計502萬美元,在合約走了三季後,籃網也打算割愛,原本在市場兜售打算看能不能換回個第二輪選秀權,結果乏人問津,只能計畫買斷下季155萬美元,空出他所佔的球員登錄名額。Planinic在籃網3季領了316萬美元,共出賽148場,平均上場10.8分鐘,3.8分、1.3籃板與1.1助攻,

從Podkolzin與Planinic的投資效益,再來看看上季公鹿與「歐陸回流」後衛Charlie Bell簽下兩季底薪約,首季年薪64萬美元,卻繳出8.4分、2.2助攻與2籃板表現 ,兩相比較下,Bell是不是顯得經濟實惠!

投資Bell除了讓我覺得物美價廉外,最大的感嘆是,NBA寧願捨自己美國NCAA培育出來的球員,眼見他們流落異鄉討生活,即使打出名堂,網羅他們的價碼也低得可憐,就是不願改變對外籍球員,尤其是空有天賦,尚未闖出名號「潛力股」那種近乎揮霍無度的盲目投資,Podkolzin與Planinic只是其中的例子之一。

今年季外遭釋出的外籍球員還包括上季效力太陽的喬治亞共和國前鋒Nikoloz Tskitishvili、效力公鹿的捷克鋒衛搖擺人Jiri Welsch、效力國王的俄羅斯前鋒Sergei Monia、效力黃蜂的立陶宛後衛Arvydas Macijauskas與效力巫師的波多黎各中鋒Peter John Ramos,其中Tskitishvili更是近年來NBA投資外籍球員標準的失敗「案例宣導」,於2002年選秀會首輪第5順位中選(沒錯,比Amare Stoudemire順位還高!),結果4季下來換了4隊,在NBA賺了近千萬美元,卻只出賽172場,平均2.9分與1.8籃板。

像是Podkolzin與Tskitishvili就是典型NBA追求「潛力股」,最後落得「跌停」認賠殺出的例子,昔日在歐陸根本尚未打出名堂,像Podkolzin在義大利職籃僅出賽兩季,平均上場不到10分鐘,僅有2.1分與1.8籃板,Tskitishvili也只有3季職籃經驗,進入NBA前一季在義大利職籃僅出賽11場,平均6.6分與1.8籃板,即因空有身材與看似誘人的籃球天賦即被NBA預約美好的未來,提前被「搶標」進入NBA,最後還是難逃被釋出命運。

看看Podkolzin與Tskitishvili,也不難了解那些在歐陸討生活的美籍球員,常常感嘆:「NBA球探真是狗眼看人低,我在歐洲打得有板有眼,他們連正眼瞧一眼都懶得瞧,眼睛只會緊盯著那些在我隊上根本上不了場的17、18、19歲小球員,還看得口水直流,這種差別待遇怎叫人嚥得下這口怨氣,還虧我是美國人!」

其實不要說Podkolzin與Tskitishvili這種「潛力投」投資槓龜的機率甚高,就像Planinic與Monia這種在歐陸已經小有名氣的「上升股」,或是像Welsch與Macijauskas已佔有一席之「績優股」,來到NBA也不見得能夠打出應有身價與保證,可是NBA各隊還是興致勃勃地猛在這些外籍球員身上押寶,深怕錯過下一位Dirk Nowitzki,卻不怕重蹈Tskitishvili覆轍,對自己的美國子弟兵則是挑剔至極,即使在異地打出成就,還不見得獲青睞,這樣「崇洋媚外」的迷思是不是很本末倒置。

近幾年以慧眼識外籍球員聞名的馬刺,即有打破這種迷思的智慧,除非很值得投資,否則不會冒著首輪挑選會被「新秀保證約」薪資所「套牢」的風險去挑選外籍球員,而是以第二輪做長遠投資,既不會被「保證約」套牢,影響團隊薪資空間的彈性,也可以讓這些「潛力股」續在原有職籃聯盟磨鍊,待打出身手後,再評估簽約的價值與可能性。

馬刺的嚴謹作風還不只是如此小心翼翼,即使已經評估有簽約價值,如20001年第二輪第56順位立陶宛中鋒Robertas Javtokas,本來已經取得簽約默契,後來在價碼上因為談不攏而破裂,馬刺堅持昔日網羅Manu Ginobili先簽下兩年290萬美元的同級價碼,待Javtokas證明自己身手後,馬刺會再下分合約加碼,就像Ginobili第二分合約即飆至6年5200萬美元一樣,Javtokas不願接受,改投效希臘職籃球隊。

但是並非NBA每支球隊都有像馬刺這樣的眼光與智慧,我預期像Podkolzin與Tskitishvili這樣失敗的例子,還是會層出不窮,因為NBA就是無法克制對外籍「潛力股」那種近乎無可救藥的迷戀,反正NBA有的是錢,等到沒錢可花時,還有機會低價簽回那些在歐陸討生活的美籍家鄉子弟,他們可是會感動地痛哭流涕。

就如境外美籍球員「回流潮」有愈來愈興盛的傾向一樣,我也大膽預言NBA的外籍球員「釋出潮」同樣會繼續下去,我審視一下現在NBA各隊外籍球員狀況,包括公牛俄羅斯前鋒Viktor Khryapa、騎士塞爾維亞後衛Aleksander Pavlovic、立陶宛中鋒Martynas Andriuskevicius、勇士塞爾維亞前鋒Zarko Cabarkapa 與快艇俄羅斯前鋒Yaroslav Korolev,若再不加把勁,打出身價,很快就會趕上下波釋出潮。

Published 07-08-2006 08:38 by 艾迪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 Calendar

<2006年8月>
週日週一週二週三週四週五週六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搜尋

Go

Archives

Syndication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