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法混血射手張文平被香港以月薪3000美元挖角走

 ※喜歡本專欄,歡迎到Rbc Eddie(圓球艾迪)個人臉書加好友、按追隨打氣、提供意見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在1018日公布SBL147隊出賽名單,除了裕隆「鐵衛」陳志忠退休最受矚目外,璞園台法混血華裔新秀射手張文平(Steven Guinchard)未登錄是另1焦點,根據我所掌握的4個消息來源,確定張文平是被香港的球隊挖角走了。

 

4個消息來源包括我直接問張文平本人,他表示:「HK(香港) offered me a better opportunity and more playing time.」由於此消息尚未經過球隊官方證實,所以張文平只回我這則訊息,未再回應我的其他問題。

 

我另外透過香港媒體去詢問,這位友人也不知情,但是當他去問球隊時,球隊高層嚇了一跳,反問他從何得知此消息,高層隨後以尚未正式加盟為由,同樣未證實這項消息,但是各種證據顯示,這支球隊就是香港東方體育會的籃球隊,他們將在新球季投入「東南亞國協籃球聯賽(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Basketball League,簡稱ABL)」。

 

張文平是在璞園征戰中國亞洲俱樂部錦標賽,在台工作證正在簽發之際被挖角走的,璞園的無言、無奈與無助可想而知,因為當初是張文平主動接璞園,進而獲得來台測試的機會,璞園也花了3個月的時間來培養他,並且正式簽約。

 

但是「在商言商」,香港的確開出更優沃的價碼,所以璞園只能展現成人之美以祝福的方式讓他走人。據了解香港所開出的價碼是月薪3000美元,然後住飯店,未來還有機會打老闆所入股的中國NBL聯賽。

 

璞園開給張文平的條件,據了解就是比照首輪新秀的待遇,然後住在球隊宿舍,這些條件和香港相比的確有一段落差,不過據了解,錢與利並非張文平最在乎的,如他所言,他想要有更多表現機會興上場時間,但是璞園在他的位置上有今年季外比賽比他更出色的施晉堯、李啟瑋與黃家明也要爭取更多出賽時間。

 

我對張文平有不錯的印象,有禮貌、有教養,然後球技也有未來性,俱備外線手感,然後195公分的身高能跑、能灌,就只是大學畢業,身材仍單薄了點,還要再加強對抗性,但是他選擇離開台灣,我也只能祝福他,希望香港那邊開給他的承諾能一一兌現,尤其是更多表現機會能磨練球技與經驗。

 

接下來才是我想談的重點,我希望張文平被香港挖角走只個「特例」,因為留不好手是SBL諸多問題中的重要警訊之一,比不過中國CBA動輒破100萬人民幣的年薪就算了,現在連香港的3000美元,就10萬出頭台幣,就把SBL比下去了,這如果不是警訊,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才算警訊。

 

璞園張文平(左)

其實台灣籃球人才的流失,除了大家關注的CBA外,還有中國NBL與所謂的中國「野球」也是,前台啤周資華、前璞園華裔王鼎傑、前璞園簡嘉宏,都是在這些中國次級聯賽「淘金」,台啤左從凱也都在季外打「野球」賺更多外快,甚至是今年成立,即將進軍ABL聯賽的高雄聖徒隊,這些都是「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實例

 

「錢」是留不住台灣籃球人才的主因,籃球員運動生涯有限,追求高薪合情合理,但是我在這裡不是要怪球團無情無義、吝嗇刻薄,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向來都說SBL球團根本是在做「公益籃球」,因為他們養球隊根本無法獲利,最多就只是替企業、贊助商賺到形象而已。

 

當台灣大環境的經濟有一搭沒一搭,企業、贊助商還肯把錢砸在「形象」這種無法量化的價值,或是說難聽一點根本沒辦法當飯吃的地方,他們肯在每年撥出固定的經費養球隊、贊助球隊,甚至像富邦勇士還持續加碼,連基層籃球也一起紮根,這不是等於是在做籃球慈善事業嗎!

 

但是,我也一直不認為台灣籃球無法賺錢,但是SBL始終無法走出籃協的框架、格局是最大的致命傷,籃協就是個行政單位,他們可以拿政府預算、辦比賽、找場館、安排裁判等,但他們在行銷宣傳這個區塊是即使有心,也無力、更無創意。

 

去年是我從SBL元年跑新聞起,對SBL最沮喪的1季,因為我光走進新北板橋體育館就心灰意冷了,這不是1個職業聯賽,甚至是「半職業」聯賽應有的場館,SBL球團即使不想職業化,至少要正視行銷宣傳這個區塊,從籃協獨立出來,或是談好行銷、廣告授權金、票房利益分配事宜,讓球團以集體力量來創造更多盈收,才能留住好手,給予球員更好的照顧。

 

SBL該向誰看齊,真的不用好高騖遠,看看曾經一蹶不振的中華職棒就好了,現在職棒由黑翻紅就是最好的「反敗為勝」經營教材,中職就是別有於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的商業導向單位,我相信如果SBL那支球團可以像Lamigo桃猿一樣,把看比賽的「附加」價值辦得有聲有色,讓看比賽好像也在看演唱會那樣有娛樂性嗨到爆,我想觀眾是會有更多進場意願的。

 

SBL球隊每年打30場,即使沒有所謂的「主客場制」,但是按照賽程上所謂穿「深」與「淺」球衣,切割出115場比賽,從籃協中拿回票房,或是分紅給籃協,自己選擇可以經營的體育館,好好經營這15場比賽,有看、有吃、有拿、有娛樂,會是1個不錯的開始。

 

或是開季前所吵的「雙洋將制」,我先前持懷疑態度,主要是認為會壓縮本土球員的表現與成長,現在不用這樣想了,只要「雙洋將」能讓比賽好看,先吸引球迷進來再說吧,人潮才可能等於錢潮,當SBL能夠回到開創初期一票難求的盛況,讓球隊、贊助商、轉播單位能看到商機,才能走出現在「看不到未來」的低迷谷底,有希望也才能期望球員留在台灣和大家一起為籃球打拼!

Published 20-10-2016 10:28 by 艾迪
Filed Under: ,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 Calendar

<2016年10月>
週日週一週二週三週四週五週六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搜尋

Go

Archives

Syndication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