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

[台灣籃球專欄] 瓊斯杯到底是?

每到了瓊斯杯來臨的時刻,我都會仔細的思考瓊斯杯的意義;不過每次想一想之後、總是因為趕稿之餘實在沒力再想,這些念頭就都攪和在一起,最後不了了之。今年瓊斯杯才進行兩天,趕緊勤快的來思考,瓊斯杯到底是什麼?


◎各隊的程度

每次瓊斯杯,我最佩服的是球迷。我不是那種想挖苦球迷的人,我是真心的佩服他們。因為他們真的能夠搞得清楚這些各國來的「雜牌軍」是出身何處,只是因為喜歡,我覺得非常汗顏,於是,我問了許多隊的教練,希望能夠摸清楚他們的底細。

說真的,本屆瓊斯杯大概沒有中華隊的對手,除了卡達能容忍有變數之外,要是哪一場輸了,真的該回去打屁股了。

卡達、菲律賓還有跟中華隊較近的程度;大學明星的美國、韓國和日本,都屬於默契不足一群,經驗不足。而哈薩克、澳洲更不用說,對日本都已經屠殺43分,大人打小孩的情況,真不敢想像。

很難接受,我們的中華隊竟然是在跟這些雜牌軍比賽,或著是和「青年軍」攪和。從小我就是個籃球迷,我依稀還記得遠久前的瓊斯杯並不是如此,所以,問題出在哪裡?

◎瓊斯杯到底是不是自慰杯?

講到這裡,一定又會出現「瓊斯杯就是自慰杯啦!」這種批評了。其實我倒也不這樣想,除了覺得很難聽之外,我也認真的希望這個問題能被廣大球迷思考,在謾罵前多一分思考。

就結果論而言,瓊斯杯肯定是自我安慰,在家裡對上實力如此懸殊的隊伍,拿到冠軍很興奮,聽起來就是有點尷尬。還記得去年哈薩克球員在我面前大大的抱怨裁判不公時,我真想找個洞躲起來。

但我認為這是倒果為因,籃協當然不是為了要「自我安慰」才「辦瓊斯杯」,畢竟這也是個歷史悠久的比賽,如果真的是為了贏爽的,一開始也就不會有盛況存在過了。

從中華隊實力連年不增、到找不到好的球隊來參加,到最後不肯放棄賺錢機會,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整體賽事才會淪落為自慰杯,這一點一定要搞清楚。

搞清楚之後,瓊斯杯的改善方式似乎變成一個過大的議題,「改善中華隊實力」?好像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完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說,每次想起這個問題,總是無疾而終。

◎如何改善

如果把問題看小一點的話,就是邀請隊伍的程度;今年我有點失望,因為之前聽太多傳言說隊伍實力堅強,如今一看,難免失落。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請到強隊,我也不敢保證,但瓊斯杯如果一直堅持讓外隊用「練兵」心態來進行,精采度永遠不會進步。

我想除了錢、和台灣魅力的問題之外,時間應該是個很重要的關鍵;我們的賽事規劃未免也太慢了,在比賽前幾天都還難找到賽程表,你能夠自己安慰自己說,我們很早就去邀請外隊了嗎?

雖然瓊斯杯舉辦的時間大概就是七八月期間,但邀請外隊,就我的認知來說,一定要在至少一年開始行動,也就是說,今年打完了,就得進行來年計畫。

強碰別人的重要賽事,倒楣的只是我們而已。像今年的菲律賓就因為遇到他們的季後賽,所以陣容不如去年;哈薩克也是臨時換腳,改派亞青來磨練;日本是為了世錦賽、韓國是臨時變卦。

其實臨時變卦這種理由聽過好幾次,當然是對方的錯。但如果你臨時才約,對方變卦的機率總是大。在今年比賽之後馬上聯繫,不但能記憶猶新、針對此次派出的隊伍做一些修改,也能再之後詳細的規劃,「有機會」讓對方派出強隊來台。

別人要不要重視這個國際邀請賽是一回事,但總得拿出誠意來,才有資格說「邀不到」吧?為什麼我們要派出國家隊出戰別人的雜牌軍?第一,賺錢 (才有球迷看),第二,我也希望這個理由能成立,就是這是為了告訴別國,這是我們的中華隊,我們帶著真心誠意來邀請你們比賽。

裘爺提出的二軍想法很不錯,事實上,我一直認為台灣給我們「介於一線至二線」的球員太少機會。但現實上我認為此方法有它的憂慮在,這是在「外隊實力不強」的前提下所做的權衡,對中華隊一軍沒有助力,變成了我們也只能得到「磨練新人」的結果,感覺整體賽事只會一直以「練習」的方向前進。

要徹底改革很難,像艾迪說的SBL夏季聯盟也是一樣的情況,我非常嚮往那種NBA計畫周詳的感覺,小小的腦袋總會思考著:為什麼別人能做到,而我們不行?同樣是在賺錢,NBA是個以商業為第一目標的組織,相信沒有球迷會反對,但賺得漂亮,為何不可?

◎如果只能是自慰杯

又要提到這難聽的名稱了,如果我們持續在原地踏步,那或許瓊斯杯就只能這樣吧。它沒有好處嗎?也不一定是,至少在看完艾迪寫的「與Mike Jarvis對話」後,你一定也能體會即便再爛的瓊斯杯中,還是有點收穫。

話說我根本不知道Jarvis的鼎鼎大名,對NCAA和NBA不但不能稱為專家,連了解都可能談不上吧,但與Jarvis對談中真的能獲得一些不同的體驗,美式幽默也好,帶兵哲學也好,或是從大人物能夠屈膝來台這樣的氣度也好,都是瓊斯杯美好的一面。

當我找Jarvis詢問問題時,他一如在記者會上的幽默風趣,調侃我:「哦,這位小姐想跟我說話嗎?」讓我哈哈大笑,聽他說起93年在西班牙的經驗時,他仍是那麼謙虛,光是這種如沐春風的感覺,也讓我小小滿足一下。

去年印度雖然打得爛,但陣容中有個叫做陶文達的小子,他用他怪腔怪調的英文跟我對話許久,說他覺得台灣很好,沒有髒亂的街道,還能用斯伯丁的籃球(因為印度沒錢用),讓他覺得彷彿置身天堂一樣。

當時我也很感慨,雖然這些東西有時候與籃球無關,但卻是瓊斯杯的原因,帶來一些世界各地的奇觀,讓我們雖然只有兩隻眼睛卻能體會世界不同文化,這是瓊斯杯的另一層意義。

有些朋友很喜歡哈薩克,哈薩克的翻譯也是個可愛的女生,當我們一起帶著這些高個兒們去逛夜市、買球鞋時,聽他們「哩哩拉拉」的英文,或著是看到拖鞋一雙10元的驚喜,也許都是一生中難以再見的場景。

我問他們說,最想去哪裡,他們異口同聲說「海!」,長期居住在內地的他們有這個願望,能在台灣實現,不也是瓊斯杯的一種貢獻?

去年一上演就轟動的日本隊「石田剛規」風潮,他在國內從來沒感受過球迷的追逐、喜歡、或著是那麼多掌聲,卻在台灣感受到了。當時他還跟我說,他大概就這麼一次機會吧。想一想也覺得台灣球迷蠻可愛的,也許你要說這是花痴,但我們對籃球的熱愛,卻是真實的存在。

◎結語

上面那段純粹是抒發感想,那些東西都是很細微的,而瓊斯杯這麼巨大,理當不該只有這些貢獻,大半夜的寫這些東西,也不過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瓊斯杯能發揮他最大的效益,不只帶給我在採訪的感動,也帶給買票進場的球迷一些回饋。

我不知道球迷是為什麼甘願花300、800元進場忍受沒有冷氣的體育館,這些球迷真的很可愛,也令人動容。球館問題,我實在無力贅述,只不過我倒認為冷氣只是冰山一腳,球場各處都有問題,而這些問題存在著很久很久,球迷還是願意進場。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夠照賺錢,場場還是爆滿,當然不會改善。我真的很不想這樣寫,因為這樣好像有煽動拒看的的嫌疑,但我並非此意思。而是希望不要哪一天,籃球沒有這個市場了之後,主事者才想要改善一切,沒有人看籃球了,才想要如何挽回球迷的心,到時候,為時已晚。

在比較年輕的時候我曾經看過職籃末年的小貓兩三隻景象,沒有市場的結果,就是沒有未來。其實台灣籃球能再次復甦,大家都該心存感激。

畢竟沒有再次崩盤的本錢了。
Published 09-07-2006 12:49 by 費恩斯
Filed Under:
Anonymous comments are disabled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Post Calendar

<2006年7月>
週日週一週二週三週四週五週六
252627282930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搜尋

Go

Syndication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