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榮耀三十的瓊斯盃連打四天還不如K-1一個晚上的觀眾來得多

在 07-15-2008, 2:18 下午 由 m554k0050 發表.第 4 篇回覆.
排序方式: 上一個 下一個
  •  07-13-2008, 10:52 下午 189903

    • rock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11-18-2008, 10:32 下午 rock
    • Top 500 Contributor
    • 加入於 08-15-2006
    • 大學校隊

    榮耀三十的瓊斯盃連打四天還不如K-1一個晚上的觀眾來得多

     今晚去南港看K-1格鬥技的終極比賽,碰到一些以前死忠的瓊斯盃籃球賽球迷,他們和我討論今年瓊斯盃的話題是,為什麼瓊斯盃已經打了四天竟然不如K-1一個晚上的觀眾來得多?

      我當場編了腳個理由,包括油價上漲,大家為了省油不願開車去新莊看球,以及騎機車到新莊要一個多小時很累,還有,中華隊少了五大名將所以失去號召力!

     當然,中華隊體型瘦小,不是客隊的對手,已經連吃三場敗仗,可望在榮耀三十的瓊斯盃坐七望八,也是球迷不想到現場看中華隊被修理的一個因素。

     不過,老實講,我這幾天真是很懷念廿年前中國時報主持籃協的美好時光,當時中國時報如日中天,最多曾創下一天銷售量一百多萬份,為了辦好瓊斯盃國際籃球賽,中時的報老闆每天卯足勁為比賽宣傳:別說男籃賽了,連女籃賽都早早大篇幅報導,甚至聯歐洲開放的北歐國家女籃隊去中泰賓館游泳池(早年瓊斯盃選手村),甚而連上空裸泳和比賽後在球場當眾脫光上身球衣換T恤的花邊新聞都很精彩。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年連光華女籃隊一些沒有知名度的二線國手都能在中國時報上大幅報導,甚至於十五六歲的小將如錢薇娟 楊裕花 何詠文 祁慶璐 陳莉蓮等後起之秀,中國時報的籃球記者都能虎虎生風的把她們球技 潛力 球路 位置 發展性 出身背景等等如數家珍的描述出來,硬是讓老杯杯球迷(外省老兵)和上班族球迷搶著到中華體育館排隊買票,為中華隊與光華隊(或是中華藍白隊)加油。

     據說,現在的籃協已經由王家班把持快二十年了,以前中國時報還是很熱心支持籃協與瓊斯盃,包括十三年前在桃園台中雲林台南等地創下全省賣座狂滿紀錄,以及一九九八年菲律賓百年籃球隊來華引發菲傭擠爆白館的瘋狂景象。

     其實今年瓊斯盃還是有可觀之處,體型最小的中華隊也許不是所有客隊的對手,但我感覺中華隊好像是達欣裕隆聯軍,璞園和台啤隊可守內線與較具對抗性的球員多半投閒置散,號稱二百公分的陳子威不會打內線,老邁的李啟億跳不高也跑不快,會抓防守籃板球的李豐永卻不會投中距離也不會罰球。

     我的天啊!

     中華隊為什麼不選簡嘉宏,還有,璞園的林金榜與吳建龍的積極性與防守能力應該值得培養,為什麼很少上場?

     瓊斯盃已有三十一年歷史了,我看多中華隊輸球的比賽,我不在乎他們繼續輸球,我在乎的是鬥志與成長。

     今年的中華隊換了很多新秀,但是很抱歉,我沒有看到令人可喜的成長。

     我認為,

    這也是瓊斯盃創三十一年來最冷清紀錄的真正原因!


    籃球,是一種考驗專注與智慧的團隊運動。


  •  07-13-2008, 11:16 下午 189905 in reply to 189903

    Re: 榮耀三十的瓊斯盃連打四天還不如K-1一個晚上的觀眾來得多

    rock:

     今晚去南港看K-1格鬥技的終極比賽,碰到一些以前死忠的瓊斯盃籃球賽球迷,他們和我討論今年瓊斯盃的話題是,為什麼瓊斯盃已經打了四天竟然不如K-1一個晚上的觀眾來得多?

      我當場編了腳個理由,包括油價上漲,大家為了省油不願開車去新莊看球,以及騎機車到新莊要一個多小時很累,還有,中華隊少了五大名將所以失去號召力!

     當然,中華隊體型瘦小,不是客隊的對手,已經連吃三場敗仗,可望在榮耀三十的瓊斯盃坐七望八,也是球迷不想到現場看中華隊被修理的一個因素。

     不過,老實講,我這幾天真是很懷念廿年前中國時報主持籃協的美好時光,當時中國時報如日中天,最多曾創下一天銷售量一百多萬份,為了辦好瓊斯盃國際籃球賽,中時的報老闆每天卯足勁為比賽宣傳:別說男籃賽了,連女籃賽都早早大篇幅報導,甚至聯歐洲開放的北歐國家女籃隊去中泰賓館游泳池(早年瓊斯盃選手村),甚而連上空裸泳和比賽後在球場當眾脫光上身球衣換T恤的花邊新聞都很精彩。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年連光華女籃隊一些沒有知名度的二線國手都能在中國時報上大幅報導,甚至於十五六歲的小將如錢薇娟 楊裕花 何詠文 祁慶璐 陳莉蓮等後起之秀,中國時報的籃球記者都能虎虎生風的把她們球技 潛力 球路 位置 發展性 出身背景等等如數家珍的描述出來,硬是讓老杯杯球迷(外省老兵)和上班族球迷搶著到中華體育館排隊買票,為中華隊與光華隊(或是中華藍白隊)加油。

     據說,現在的籃協已經由王家班把持快二十年了,以前中國時報還是很熱心支持籃協與瓊斯盃,包括十三年前在桃園台中雲林台南等地創下全省賣座狂滿紀錄,以及一九九八年菲律賓百年籃球隊來華引發菲傭擠爆白館的瘋狂景象。

     其實今年瓊斯盃還是有可觀之處,體型最小的中華隊也許不是所有客隊的對手,但我感覺中華隊好像是達欣裕隆聯軍,璞園和台啤隊可守內線與較具對抗性的球員多半投閒置散,號稱二百公分的陳子威不會打內線,老邁的李啟億跳不高也跑不快,會抓防守籃板球的李豐永卻不會投中距離也不會罰球。

     我的天啊!

     中華隊為什麼不選簡嘉宏,還有,璞園的林金榜與吳建龍的積極性與防守能力應該值得培養,為什麼很少上場?

     瓊斯盃已有三十一年歷史了,我看多中華隊輸球的比賽,我不在乎他們繼續輸球,我在乎的是鬥志與成長。

     今年的中華隊換了很多新秀,但是很抱歉,我沒有看到令人可喜的成長。

     我認為,

    這也是瓊斯盃創三十一年來最冷清紀錄的真正原因!

    還有小岳,轉去達欣之後,從主力變板凳,

    瓊斯盃也只能打板凳,他也是很積極的。

    明明說要磨練新人,但是上場的也只是那些經驗較老的人,

    吳建龍才20歲,是個可以培養的球員,

    但教練團好像還是比較喜歡李豐永。

  •  07-14-2008, 1:12 上午 189919 in reply to 189905

    Re: 榮耀三十的瓊斯盃連打四天還不如K-1一個晚上的觀眾來得多

    簡嘉宏是入選後因傷被迫退出,沒有不選他

    陳子威假如你期待他打內線那問題可能出

    在琪帶他打內線的那個人

  •  07-15-2008, 1:42 下午 190182 in reply to 189905

    Re: 榮耀三十的瓊斯盃連打四天還不如K-1一個晚上的觀眾來得多

    zooqoo123:
    rock:

     今晚去南港看K-1格鬥技的終極比賽,碰到一些以前死忠的瓊斯盃籃球賽球迷,他們和我討論今年瓊斯盃的話題是,為什麼瓊斯盃已經打了四天竟然不如K-1一個晚上的觀眾來得多?

      我當場編了腳個理由,包括油價上漲,大家為了省油不願開車去新莊看球,以及騎機車到新莊要一個多小時很累,還有,中華隊少了五大名將所以失去號召力!

     當然,中華隊體型瘦小,不是客隊的對手,已經連吃三場敗仗,可望在榮耀三十的瓊斯盃坐七望八,也是球迷不想到現場看中華隊被修理的一個因素。

     不過,老實講,我這幾天真是很懷念廿年前中國時報主持籃協的美好時光,當時中國時報如日中天,最多曾創下一天銷售量一百多萬份,為了辦好瓊斯盃國際籃球賽,中時的報老闆每天卯足勁為比賽宣傳:別說男籃賽了,連女籃賽都早早大篇幅報導,甚至聯歐洲開放的北歐國家女籃隊去中泰賓館游泳池(早年瓊斯盃選手村),甚而連上空裸泳和比賽後在球場當眾脫光上身球衣換T恤的花邊新聞都很精彩。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年連光華女籃隊一些沒有知名度的二線國手都能在中國時報上大幅報導,甚至於十五六歲的小將如錢薇娟 楊裕花 何詠文 祁慶璐 陳莉蓮等後起之秀,中國時報的籃球記者都能虎虎生風的把她們球技 潛力 球路 位置 發展性 出身背景等等如數家珍的描述出來,硬是讓老杯杯球迷(外省老兵)和上班族球迷搶著到中華體育館排隊買票,為中華隊與光華隊(或是中華藍白隊)加油。

     據說,現在的籃協已經由王家班把持快二十年了,以前中國時報還是很熱心支持籃協與瓊斯盃,包括十三年前在桃園台中雲林台南等地創下全省賣座狂滿紀錄,以及一九九八年菲律賓百年籃球隊來華引發菲傭擠爆白館的瘋狂景象。

     其實今年瓊斯盃還是有可觀之處,體型最小的中華隊也許不是所有客隊的對手,但我感覺中華隊好像是達欣裕隆聯軍,璞園和台啤隊可守內線與較具對抗性的球員多半投閒置散,號稱二百公分的陳子威不會打內線,老邁的李啟億跳不高也跑不快,會抓防守籃板球的李豐永卻不會投中距離也不會罰球。

     我的天啊!

     中華隊為什麼不選簡嘉宏,還有,璞園的林金榜與吳建龍的積極性與防守能力應該值得培養,為什麼很少上場?

     瓊斯盃已有三十一年歷史了,我看多中華隊輸球的比賽,我不在乎他們繼續輸球,我在乎的是鬥志與成長。

     今年的中華隊換了很多新秀,但是很抱歉,我沒有看到令人可喜的成長。

     我認為,

    這也是瓊斯盃創三十一年來最冷清紀錄的真正原因!

    還有小岳,轉去達欣之後,從主力變板凳,

    瓊斯盃也只能打板凳,他也是很積極的。

    明明說要磨練新人,但是上場的也只是那些經驗較老的人,

    吳建龍才20歲,是個可以培養的球員,

    但教練團好像還是比較喜歡李豐永。

    我覺得他們打得真的很不錯

    畢竟大多數人是第一次入選

    明年會更好

     

     

  •  07-15-2008, 2:18 下午 190194 in reply to 190182

    Re: 榮耀三十的瓊斯盃連打四天還不如K-1一個晚上的觀眾來得多

    李豐永以他197的身高扛內線

    平心而論他已經盡到自己的本份

    要不是還有李豐永中華隊每場球真的直接摘下來的籃板不會超過五顆(大部份都是撥出來或是長籃板撿到的)

    而有些人可能對吳建龍'過份期待"

    在身高彈性厚度的綜合考量下

    個人認為他就算上場時間多一些

    他在籃板上面的績效或許會比楊敬敏來得低(看看統計數字楊一場籃板球拿了不少,而且是跳起來摘下那種)


    用心打球的圓球境界
以 XML 格式的 RSS 新聞傳送觀看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