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Re: Reggie Miller的個人小故事

  •  02-24-2009, 1:06 上午

    Re: Reggie Miller的個人小故事

    看到介紹Reggie Miller 的故事主題,我就趁此機會把幾年前收集到有關Miller的故事轉貼上來好了。

    至於轉貼來源,我想喜歡Miller的球迷應該不會不知道這個網站:

    www.chinapacers.com

    應GTO-Andy版主的要求,以下把轉貼的相關網址附上:

    http://vip.6to23.com/pacers/once.htm

    以下的故事內容是該網的站長於當年Miller退休時,當地的《印城星報》所製作的Reggie Miller特別專題,

    從那翻譯過來的,選幾篇值得一讀的故事給各位過過癮。


    • 童年的痛楚

        Miller的18年職業生涯是璀璨的,但是他的童年確實是陰暗的。他的雙腿和髖關節出生就畸形。Cheryl Miller說︰「Reggie總是有這樣那樣的麻煩,在家裡,他總是弱小的被關懷者。」
    醫生對Miller夫婦說,Reggie有朝一日是能走的,但是他可能永遠都沒機會跟其他小朋友一樣跑跑跳跳。他在就學前時期,足足戴了鐵支架兩年。這個阿甘式的鐵支架從腳根一直軋到大腿,要把他畸形的腿糾正。
    印象最深的是,他經常要和母親Carrie一起坐在廚房裡看著兄弟姐妹們在花園裡玩耍。當時Reggie問︰「我還要等多久?」母親回答道︰「你得耐心,你的腿會好起來的。」
    Reggie連睡覺都要戴著鐵架,他每天要戴至少10小時。醫生的建議是8小時,但是他的父親,美國空軍的職業軍人,總是對兒女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使在Reggie Miller甩掉支架之後,他依然很難追上其他小孩。在家裡,他的兄弟姊妹們也沒有給他過多的呵護,他們會在公眾場合為Reggie出頭,但是在家裡的棒球賽,還是沒有Reggie的份兒。但這並不意味著家人不關懷他,大哥Saul還記得一家人在水壩中游泳,兄弟們幫助Reggie下水的情景。
    「我很感動」,大哥說,「他不想任何人幫他,他始終都自己和命運作鬥爭。」

    • 鐵 心

        Reggie始終沒有停止過鬥爭,因為他總覺得要證明自己。他向自己的高中教練證明了自己;他向姐姐Cheryl證明了自己;他向質疑他實力而不招他入校的USC教練Stan Morrison證明了自己;他也向UCLA證明了自己;還有那些認為要選Steve Alford的印第安納球迷。
    追究到底,Reggie Miller覺得是童年的折磨鍛鍊了他的性格︰「那驅使我去努力,看著兄弟姐妹們,我只希望自己能和他們一樣。我可能永遠都不是最會跑,動作也不是最靈活,但我知道我能跑。」
    父親說︰「那些支架,支起了他的未來,去面對所有的挑戰。」
                       

    • 偶然的機遇,傳奇的開始

        棒球是Reggie Miller童年的第一選擇,他直到八年級(相當於初二)以前都沒有認真打過一次籃球。他其中一個目標︰「單場拿10分」,花了他好幾年時間去實現。
    「他們就跟我說,我就站在那裡就行了。」Reggie Miller回憶道。
    他最大的突破是在高二Riverside Poly高中的時候造出的。當時校隊中其中一個正選後衛David Myers,帶了一件主場球衣去打客場。Miller當時就被主教練Arlo Gard臨時調上正選,那晚,他拿了35分。Reggie後來相信那是他第一次拿雙位數字得分。
    那個驚天地泣鬼神的35分為他贏了第二次正選位置,他再打出一場漂亮仗(攻下45分),贏取當周最佳球員,從此他就再也不是那個Reggie Miller了。
    「我經常和小朋友們說,要時刻準備好,等待機會的來臨。」Reggie說,「我跟他們說,如果Dave Myers沒有忘記帶球衣怎麼辦?如果我沒那個機會又會怎樣?誰都不知道。這就是你必須時刻準備好機會降臨的原因。」
    Miller和Myers後來都成為校隊的正選後衛,橫掃千軍號稱「M&M Boys」,兩年後帶領Poly高中勇奪冠軍。

    • 笑到最後

        在加州的Riverside長大,在他們成名之前,Reggie和姐姐「騙」走的錢足以讓他們天天吃McDonald’s和Dairy Queen。
    他們倆經常在籃球場出沒,Cheryl一開始的時候裝著是一個籃球白痴。她甚至扎著馬尾,穿著爛鞋和高筒襪。然後Reggie就扮是她哥哥或者朋友,教她怎麼打籃球。接著,他們就和其他人打賭,兩姐弟一隊,開始時還先讓別人贏一條街,最後突然拿出真功夫,打得對手落花流水。
    「有一件事我總是想不通,為什麼我總是做妹妹?」Cheryl說,「我總是扮演那個笨拙的丑角。」
    多年之後,Cheryl也要為Reggie背書了。Reggie在高中最後一年平均得分達28,命中率66%,已經引起多所高校注意。然後Cheryl所在的南加省大學(USC)卻不在其中,儘管Cheryl在那裡已經鋒芒畢露。
    Cheryl就問USC的男子籃球教練Stan Morrison,問他是否特招Reggie Miller。但是他當時說︰「Well,Cheryl,你的弟弟是個好射手,但就是如此而已。」
    Cheryl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Morrison笑了,Cheryl說︰「那就看誰笑到最後﹗」
    她馬上告訴Reggie叫他無論如何都別去USC。Reggie後來去了UCLA,但他並不是UCLA的第一選擇,只是他們沒人挑才挑他罷了。
    Morrison教練三年後就被USC炒了,現下他在加州大Riverside分校做運動員指導。他最近打電話給Reggie的父親Saul,問Reggie退休後有沒有計畫教大學隊。
    答案?不用說,理睬他的話就是傻子。

    • 給印城的第一印象

        當Reggie Miller聽到Market Square Arenas在選秀派對上噓聲,他知道又要上路了。
    「我知道我要入虎穴了,」Reggie說,「但我知道我要拿出什麼本事,我知道要證明給自己只是時間的問題。」
    Reggie沒有浪費半點時間,他不理父親和經理人的勸阻,在和球隊簽約之前冒著受傷的危險參加了在印城打的一場作秀賽。當時是參加泛美運動會的美國國家隊和NBA球員聯隊的比賽,Reggie覺得那是證明自己的機會。
    但當時,他緊張的要命。Isiah Thomas,當時他的同隊,在開場前熱身時走上來為他減壓。之前Reggie在UCLA暑假時曾經和他一起練過球,那些和球星們的練習讓他堅定自己打NBA的信念。Thomas的出現正是給了他強心針。
    「準備好了嗎?」Thomas問。
    「我不知道啊。」Reggie緊張地道。
    「就當我們在UCLA練球吧。」Thomas說。
    「講的容易,做的難。」Reggie回答。
    「你在UCLA那個球館裡受到的挑戰比你即將打的比賽困難多了。」Thomas繼續說。
    「說得對。」Reggie也承認。
    他還記得自己那晚第一次起手就中了,只是最後的成績表是4射1中。當然,他最後還是受到主場球迷的歡迎。

    • 上地理課

        Reggie Miller第一次為印第安納出頭,是在他披褂上陣之前。那是在1987年的夏夜,在他被Pacers選中的幾個星期後,Magic Johnson做了一個慈善夜,Reggie坐在一堆體育明星中。
    那圍桌中有Michael Jordan、Sugar Ray Leonard、Mike Tyson還有其他人。大爺們有說有笑,他只有聽的份兒。
    「我記得Mike(Tyson)看著我就問『印第安納?什麼鬼地方?Pacers?沒聽過』Reggie回憶道,「大家都哄堂大笑。」
    也難怪,Pacers選Reggie那年是入了季後賽,但之前的四年都只有20到26場勝利,絕對是人見人愛的魚腩部隊。但是Reggie當晚就發願︰「我要讓全世界知道印第安納。我不知道要花多長時間,但是我要讓大家都知道Pacers。我要讓大家在打我之前就像打芝加哥或者底特律那樣想︰『啊,天啊,我們今晚要對印第安納﹗』」
    Reggie Miller兌現了他的誓言。至於Mike Tyson?他幾年之後就在印第安納被捕,因強奸入獄三年。

    • Miller家族私人訓練場

        一個後花園,一個籃球場,簡陋的籃球場,和全國其他地方沒什麼區別的後花園籃球場,只是這裡孕育了兩位名人堂人馬。
    加州Riverside的Promontory Lane,一個頂多20尺乘20尺的空地,生鏽的籃筐,半圓形的籃板,一側是山坡,周遭是5尺高的石牆。這裡是Reggie Miller的起點。今天很多NBA球員是從街頭籃球場或者學校體育館中磨練出來的,而Reggie,卻是自成一派。他從來沒有參加什麼籃球訓練營,這個籃球場影響著他整個職業生涯。
    「我們不想其他人教我們的孩子,」父親Saul Miller說,「我沒有一個孩子打過訓練營,他們全部都是在家裡學的。」
    Reggie的對抗性訓練是和他的兄弟姐妹們玩2打2,大哥Saul Miller二世比Reggie大9年,二哥Darrell大8年,而姐姐Cheryl卻比他大17個月。Reggie經常和Darrell一隊,對抗其他兩人。大哥說︰「我們就是搞Miller籃球訓練營,要不就不打,要不就盡興而歸。」
    但是Reggie的進步卻大多數來自於Cheryl和她的高中隊友們,她們經常到Miller家裡另開爐灶,並且受老爸的親自指點。而當她們N缺1時,Reggie經常就要過去湊數。Reggie那個奇怪的起手習慣恐怕就是從那時開始養成的,但當時誰也沒想過他那個致命的Follow Through手勢成了多少人的惡夢。
    Reggie不甘只是做Cheryl的弟弟,他經常獨自訓練到夜晚,每天幾百個投射,射遍場上的每個角落,每一個角落都要連中7球。這個小花園不大,Reggie只能從籃筐側10尺,而正面也只有15尺的距離做投射,最後,他忍不住了,跟老爸說︰「Dad,you’ve got to do something﹗」
    之後,這個場地擴充到13尺乘19尺,不過這依然是個約束。Reggie再請求老爸把夜燈裝上,也始終不能滿足他越來越遠的射程範圍。有時,他斗膽起來會小心翼翼地走入玫瑰叢中,在那裡起手,而且經常要留意屋子廚房的窗口不要被老媽看見。
    歷史上最傳奇的三分球就是從玫瑰叢中練出來的,當然,對於Reggie老媽就沒那麼浪漫,她經常對Reggie吼︰「衰仔,給我從花叢滾出來﹗」
    但是Reggie會和老爸抱怨︰「Dad,我們能做什麼?你看,那些球太容易進了,看﹗」
    老Saul一看,還是覺得不要參戰為妙,所以他說︰「Well,你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吧。親愛的,你看,我們的孩子已經很努力了。」
    在那些暑假的日子,Reggie一早起來就練習,然後吃點花生醬三明治加牛奶就當午飯。接著小憩一會兒,起來就再來過。他也經常自己罰自己,如果投籃不中的話,他就要「跑山」。但Reggie的努力有時卻讓Cheryl不怎麼好受,因為如果弟弟在苦練,而自己在睡覺的話,她就一定聽到老爸喊︰「看看你弟弟吧﹗」
    接著Cheryl就要一滾從床上起來,下去和弟弟一起練。Cheryl說︰「弟弟都如此努力,是會感染我的。看著他一天天進步,我總是想,我不能讓這個排骨仔擊敗自己的。」
    Reggie在增高之前的確是Cheryl的天下,但是到了大一,他們就可以勢均力敵了。
                     

    • 選秀會

        Reggie Miller在歡呼聲中退役,但是沒有人想起他的NBA生涯是從噓聲中開始的,更別說那些死亡恐嚇了。
    1987年6月22日,球隊總經理的Donnie Walsh走入Market Square Arena,當時那裡在舉行選秀的派對,球迷瘋成一團準備迎接印大英雄Steve Alford的到來。但是Walsh走到台前,鎮定地宣佈︰「Pacers將會選UCLA的Reggie Miller。」
    在場5000名球迷當即報以滿場噓聲。不過這對於Walsh來說並不陌生,之前那年他用第四位選Chuck Person,也同樣遭到球迷們的「問候」,後來Chuck Person就是爭氣拿下年度最佳新秀。Walsh頂住這些場面,在保安的護送下離開派隊,因為他之前已經收到Steve Alford球迷們的死亡恐嚇。
    究竟Steve Alford有多厲害?這位New Castle高中的畢業生是《印城星報》1983年的印第安納籃球先生,隨後又在那年帶領印第安納大學勇奪NCAA總冠軍。他的受歡迎程度空前高漲,而作為得分後衛的Alford不但能彌補Pacers的後場弱點,還能極大地增加票房收入。要知道,當時Market Square Arenas的頂層座位只是用來放窗簾的。
    其實Donnie Walsh和球隊當時的主教練Jack Ramsay在一周前就已經透過媒體暗示Steve Alford並不適合Pacers,只是很多球迷依然抱著幻想,而且是罕見地執著。而且印第安納卻從來對Reggie Miller沒有半點意思──即使是Miller自己也絲毫不察覺。他還記得自己到Pacers試訓時遭到冷漠對待,他甚至不記得有沒有見過Ramsay教練。Miller說,當時球探總負責Mel Daniels對他還挺粗暴的,即使Walsh也沒有透露半點好感。他們只是簡單的寒暄了幾句,然後就走開了。
    翻翻資料,《印城星報》當年的選前預測是這樣的︰先後是Kevin Johnson、Steve Alford、Mark Jackson、然後是Scottie Pippen,最後才是Reggie Miller。大家都知道Pacers要選後衛,甚至會認為球隊會選一個小前鋒,把Chuck Person移去打得分後衛。
    其實,Walsh心裡早已有數,這個祕密只和Ramsay教練講了。他希望他們能在11位依然能選到Kevin Johnson,如果不行的話就會選Reggie Miller,跟著就是Mark Jackson。Reggie Miller始終是印第安納最實在的選擇,Ramsay教練說︰「我們需要一個在得分後衛位置上有投射能力的年輕球員,我覺得他是最適合的選擇。」
    而Reggie Miller自己,卻以為會去費城,他們有第16位選秀權。當時Charles Barkley已經在費城大力鼓吹Reggie Miller,而球隊的頭家Howard Katz更加在試訓後請Miller到他家吃飯,飯後Miller還和Katz的兒子玩籃球。
    儘管Miller自己對Pacers並不反感,但是當他得知自己被印第安納選中時,依然無法控制內心的震驚。當時攝製隊已經把鏡頭架在Miller老家客廳,Reggie和Cheryl時刻要Stand By。當芝加哥用第十位選了Horace Grant後,他們聽到監製通知攝製組馬上準備好,印第安納要馬上就要選Miller。
    在結果宣佈前的兩分鐘,Reggie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他看了看Cheryl,Cheryl就說︰「就扮得很吃驚的樣子就是了。」
    雖然Reggie當晚的作秀未到奧斯卡級,但是他臉上震驚的神情肯定不是扮出來的。他回憶到︰「喔,天啊,印第安納﹗」
    當然吃驚的不只他一個,Pacers的球迷不肯接受,而Miller的鄉親們更加不敢相信。這位UCLA後衛是校史上繼Kareem Abdul-Jabbar之後得分第二高的球員,Clippers早就盯上他了。只是他們用第四位選了佐治城大學的Reggie Williams。後來,他們知道自己選錯Reggie了。
    至於Steve Alford,更加暴跳如雷,他在第26位才被達拉斯選中。當晚他把記者們在關在門外吃閉門羹,當他肯接受採訪時,馬上就質疑Pacers的決定︰「我不知道為什麼Pacers會要Reggie Miller。他是一個前鋒,但他們根本不需要前鋒。」
    Miller在UCLA的確是打前鋒的,但是NBA的球探早就覺得他是個得分後衛的料。印第安納的媒體當時試圖為球隊找台階下台,《印城星報》的專欄作家們始終站在Walsh一方,他們甚至公佈了兩邊球迷的意見,但是球迷的不滿持續了好幾個月。
    Steve Alford在NBA打了四年替補,平均4.4分,之後就在大學做教練,一做就是16年。過去六年他都在艾奧華大學執教。他在印第安納的受歡迎程度沒有消失,但是已經沒有人再懷疑Pacers當年的決定。
    Alford說︰「我來自印第安納,而他在那裡打了18年。這就是你感激印第安納籃球的原因,他們總是保護自己人。但是現下的情況看來,當年的選擇對Pacers和他們的球迷都是正確的。」
    Miller和Alford有過幾次碰面,但是都只是寒暄幾句而已。如果他們有時間,可能會談得更多,但是18年前的那個晚上,改變了這兩個人的一生。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TW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2.0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新細明體;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觀看完整的討論串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