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searched for the word(s):
Showing page 1 of 850 (8,499 total posts)
< 1 second(s)
-
台灣目前有三個籃球聯盟,其中兩個是職業的,一個是準職業的,三個聯盟加起來一共是16支球隊。以台灣的市場來說,怎麼看都太多了。合併是遲早的事情,但問題來了:現在是時機嗎?
我不知道,為何要急著討論合併的事情。
PLG、T1與SBL,我們若撇開SBL不談,PLG與T1在行銷經營理念上,其實根本不同。如果沒有辦法統合這種差異,我看不出來有什麼立即合併的必要性。弄不好,「呷緊弄破碗」,大家一起完蛋。說政府要介入,我覺得更搞笑,政府是要介入什麼?介入的點在那裡?強迫合併?莫名其妙。政府最好不要介入這種事情,你可以當推手,大家都有意願的時候去推一把,但不是自己來主導。如果政府受到某些球隊的壓力來推動,最後大家玩倒了,你也責無旁貸。
現在看起來,PLG是目前不想合併的 ...
-
林書豪在高雄鋼鐵人的第一場比賽,帶領球隊取勝,自己攻下了21分6籃板13助攻,現場門票賣光,周邊商品也賣得很好。這第一仗打得很漂亮,當時很多人擔心林書豪是否不是這麼紅了?現在看起來,這些擔心是多餘的。
台灣的職籃聯盟,可要好好的珍惜林書豪在台灣的時間。不僅是職籃,整個台灣籃球,包括管理層、教練、球員,都需要好好觀察林書豪在台灣這段職籃時間所能帶來的寶藏。要是不好好發掘,那是自己浪費機會。
一個NBA曾經的球員,而且不是邊緣人、曾經火紅過的林書豪,能帶來的絕不僅於此。他是如何自我訓練的?如何自我調整的?訓練的內容、過程、態度,以及他自身的戰術素養、經驗,對場上的理解。還有,在個人的技術動作等等,台灣球員需要從他身上學的太多太多了,至少一個「職業球員」該做些什麼,我想不僅是鋼 ...
-
LeBron James在這個月,即將超越Kareem ...
-
Bol Bol現在有被打回原形的感覺, 只能說當時魔術隊的後衛傷太多了。
-
-
最近看渡邊雄太在籃網隊的表現,我只有一個感覺:感動,深深的感動。
其實從上一季他還在暴龍隊的時候,我就對他說過的一些話、寫的一些文章所表現出來的態度,都令我非常的喜愛這個球員,我現在看籃網隊比賽的動力,其實也是想看渡邊的表現。我曾經在跟大陸球迷直播的時候,球迷問”中國能不能出像渡邊這樣的球員”?我說:中國現在除非是首輪入選,否則要循渡邊的模式在NBA立足,幾乎不可能。中國球員很多回到CBA後就能賺大把鈔票,他為什麼要在NBA吃苦受罪呢?次輪入選的周琦也沒混多久就回中國了,首輪入選的才會願意給你點時間去證明自己。
台灣也是一樣。理由很簡單:渡邊沒給自己退路,而兩岸的球員,都有退路。
所謂的”退路”,並不是說渡 ...
-
球員轉隊,在職業聯盟裡是常事,換個環境會更差或是更好也是常事,其實就跟人生一樣。NBA每個賽季下來都有很多球員轉隊,不動才是奇怪了。那這個賽季有那些球員轉隊之後,表現變得更好了?我列舉以下十位,看看他們有什麼轉變。
Lauri Markkanen(騎士轉爵士)
上季:14.8分5.7籃板,3p-35.8%
本季;22.8分8.1籃板2.1助攻,FG-53.3%,3p-43.8%
Markkanen的表現,是我認為今年轉隊球員中表現最出色的一個,上季在騎士隊的時候還有點找不到方向,因為Donovan ...
-
NBA上個賽季爭冠的兩支球隊金州勇士隊與波士頓塞爾提克隊,在球季還沒開始前都出了點事情。先是塞爾提克隊原本的總教練Ime Udoka因為管不住下半身,被球隊禁賽一年(至少);接著又是勇士隊在練球的時候,陣中大將Draymond Green打了Jordan ...
-
由於北京首鋼隊並沒有行使對林書豪的外援優先續約權,也就是說,林書豪下一季是否還在北京首鋼,甚至是不是會留在CBA,都成了很大的疑問。而現在所知的是,林書豪本人還在考慮中。我們且不說林書豪是否會登台,但假使到台灣打職籃會是什麼樣的影響力?
我的看法是:林書豪的到來,將使PLG與T1的決戰時刻,會提早來臨。
台灣是否有足夠的市場容量,容納現在兩個職籃聯盟並存,我一直很懷疑。因此在這幾年之內,最少五年,台灣的職籃聯盟就會有不斷的球隊加入、退出,一個既擴張又消滅的時期。SBL會最先消亡,蹲回到最低標準的四支球隊,且重要的球員將會離開到PLG與T1,在三年內影響力幾乎可以弱到忽略不計。而PLG與T1也可能繼續擴張,或是有球隊轉換聯盟,兩、三年內可能還不會有球隊退出,但之後就說不準了 ...
-
最後55秒領先9分,然後最後被約旦在中線附近三分絕殺,中華隊在亞洲杯重返八強的美夢破碎了。我在電視機前看,跟現場呆在球場站著看的中華隊球員一樣,這種輸法,真的挺想吐的。
坦白說,中華隊在最後一分鐘前,表現真的可圈可點。我不會以最後的結果來否定球員的努力,他們這場打得很好,就算是最後的結果不好。我也不會去責備誰,
但是這樣的球,我們男籃女籃國家對輸了多少回?如果要說什麼「雖敗猶榮」,這種話我是非常厭惡的。我會去想把最後一分鐘的比賽,反覆的給每個球員觀看,看看這球是怎麼輸的,也許對每個人都會有比較大的心理衝擊。這種做法,像是四年前世界杯足球賽,日本對比利時那場。日本隊前60分鐘2比0領先,最後14秒,卻被比利時絕殺逆轉,2比3。那一場比賽是我第一次看足球看到掉淚。之後NHK製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