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在 08-20-2009, 5:29 上午 由 hauball 發表.第 72 篇回覆.
第 3/5 頁 (共 73 項)   < 前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排序方式: 上一個 下一個
  •  08-15-2009, 2:46 上午 270551 in reply to 270396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JC莊:

    要成為優異的控球後衛真的需要一點天份, 至少「視野開闊」、「隨機應變」、「膽大心細」、「一心多用」這些與生俱來的「控衛天份」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也不是靠著勤學苦練就能夠達成的.  國內合格的年輕控衛確實很多, 但是未來有可能被栽培成國家隊首席控衛的卻寥寥無幾, 尤其是能在國際賽中和目前的李學林並駕齊驅的恐怕更少了. 

    李學林目前已坐穩了中華隊首席控衛的位置, 短期之內無人能夠取代.  其實李學林的「控衛天份」並不高, 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大半是靠著他後天的努力所換取的. 加上李學林在球員生涯的成長階段都是以陳志忠為師, 因為陳志忠也是屬於天份不高但依賴後天努力而成功的範例.

    李學林和陳志忠的「控衛天份」絕對不比蘇翔翊, 陳世念, 許皓程, 陳暉, 吳永仁, 王志群, 洪志善, 周資華, 林志隆等人高, 尤其是「視野開闊」和「隨機應變」這兩項最為明顯.  但是他們兩人一個靠著速度和滲透; 一個靠著外線和防守,  不但彌補了「控衛天份」不足之處, 反而先後成為國家隊的首席控衛, 也把眾多被看好的同期控衛都給比了下去.

    李學林和陳志忠除了努力不懈, 懂得截長補短之外, 長年浸染在裕隆隊的系統戰術中, 也是成就他們的重要因素.  國內的球隊大多以快打機遇戰為主, 偏重於控衛的應變和妙傳能力, 幾乎都是任由控衛自行發揮, 然後依靠團隊默契隨機供輸.  裕隆是唯一擁有戰術傳統的球隊, 不容快打狂投, 控衛的自主性比較低, 必須在既定的系統戰術之下發揮. 

    裕隆隊的戰術傳統不但掩護了李學林和陳志忠在「控衛天份」中最明顯的弱點, 還養成了他們傑出的戰術執行力和組織力. 所以他們一進入彼此缺乏默契的國家隊中, 立刻成為戰術理解和執行能力最突出的控衛, 教練也不得不倚重他們擔任先發.  於是李學林和陳志忠就這麼取代了原本妙傳頻頻, 創意十足的眾多天才控衛.

    由此可見, 控球後衛除了天份和努力之外, 還需要適當的培養環境. 把年輕控衛選入國家隊接受短期訓練, 還不如各支球隊都建立自己的系統戰術來的有效. 自從近年來鄭光錫不斷強化中華隊的系統作戰之後, 陳世念,許皓程的功能性也越來越薄弱. 但是陳世念,許皓程在SBL的比賽中似乎比李學林更加活躍和搶眼, 這就是不同的培養環境所造成的差異.

    今年蘇翔翊為何是SBL中進步幅度最大的控衛? 因為隊中來了洋將艾倫, 一夕之間達欣也具備了完整的陣容. 為了配合速度較慢的洋將, 達欣不得不執行半場系統戰術, 也意外的讓「控衛天份」十足的蘇翔翊被提昇了一個層次.  這個轉變立刻被眼尖的鄭光錫教練發現, 堅持要選他入隊, 而且還一直被留用到現在. 如果不是達欣隊的戰術丕變, 蘇翔翊必定還停留在快打妙傳和小球控衛的層次, 鄭光錫教練不見得會給他機會.

    最重要的是, 如果沒有達欣一整季的半場系統戰磨練, 這次蘇翔翊也不可能在國家隊中的挑起替補控衛的重擔.  培養控球後衛是長期性的工作, 需要落實在日常的訓練和比賽之中, 不能寄望於國家隊的短期訓練.  不過球員的機運也非常重要, 李學林, 陳志忠, 蘇翔翊都算是幸運者. 他們身在合適的球隊, 把握適當的時機, 才能適時的掘起.

    我覺得李學林就是中華隊最好的控衛了!!!

    中華隊要變強  應該不是靠一個"天才控衛"  而且台灣也沒這個人吧

    這次亞錦賽   相信您也知道  李學林就是中華隊最突出的指標人物了 

    而您所謂控球天份更高的小四   我看他常常為了追上對手後衛   去犯不必要的規   在速度這一點上  小四似乎"很普通"

    反觀李學林  論速度他搞不好是亞錦賽第一吧

    記得您之前還發文想把林志傑培養成控球  板上似乎很多人被您誤導  贊同 

    我不知道您所謂的林志傑"控球天份"怎麼來的  但您應該也看膩了林在亞錦賽上頻頻運球失誤的鏡頭吧

    我想說的是  李學林的速度 滲透 破壞力   就是中華隊控衛的正解了

    中華隊缺的是射手  內線

    內線不可求  至少射手該培養

  •  08-15-2009, 9:35 上午 270583 in reply to 270551

    • JC莊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9-29-2009, 2:36 下午 JC莊
    • Top 50 Contributor
      男
    • 加入於 12-15-2006
    • 籃球名人堂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培養出一個185公分的李學林」是鄭光錫教練對於台灣控衛的期望. 

    185公分和175公分的李學林有那麼大的差別嗎?  球迷之間的筆戰可能又會隨之而起.

    我不必引經據典,  各位只要想像「185的李學林」和「175的李學林」PK的畫面就夠了.

     


  •  08-15-2009, 9:41 上午 270585 in reply to 270583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JC莊:

    「培養出一個185公分的李學林」是鄭光錫教練對於台灣控衛的期望. 

    185公分和175公分的李學林有那麼大的差別嗎?  球迷之間的筆戰可能又會隨之而起.

    我不必引經據典,  各位只要想像「185的李學林」和「175的李學林」PK的畫面就夠了.

     

    其實這次比賽

    光看 學林 對 韓國 伊朗 比他高的後衛群對他做出比較侵略性的防守

    學林  他的出手有多困難  簡直是要用100倍的體力去找一個出手點

     


    Taiwan Rookie 4-star!
  •  08-15-2009, 9:52 上午 270588 in reply to 270585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很多人常說學林身高矮,國際賽場上容易被打點

    但整個系列下來並沒有看到哪一隊因學林的身高就狂打他這點

    反倒是學林的速度和籃板是很多中華隊或外隊球員所不及

    礙於身高關係出手機會是少了點沒錯,但命中率並不低 

    實在沒什麼好苛求的了

    培養一個185的學林...我倒希望再多一個195的信安或204以上的曾吳

     

     

     

  •  08-15-2009, 11:22 上午 270616 in reply to 270588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hito123:

    很多人常說學林身高矮,國際賽場上容易被打點

    但整個系列下來並沒有看到哪一隊因學林的身高就狂打他這點

    反倒是學林的速度和籃板是很多中華隊或外隊球員所不及

    礙於身高關係出手機會是少了點沒錯,但命中率並不低 

    實在沒什麼好苛求的了

    培養一個185的學林...我倒希望再多一個195的信安或204以上的曾吳

     

    問題在於204以上的本土中鋒太難出現了,而培養一個185的控衛是比較可能辦到的

    當內線的威力註定比不上對手時,如果後場的威力能強壓對手的話也可能擊敗內線強的球隊

    JORDAN時代的公牛就是這樣… 

  •  08-15-2009, 11:47 上午 270624 in reply to 270588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185CM的李學林...真可口,

    在攻守兩方直接加分,

    一場籃板球也會多出幾顆吧Yes

     

    與其期待204公分以上的中鋒,

    倒不如把整體身高拉高,練好卡位,或許比較來得容易些。



  •  08-15-2009, 1:07 下午 270649 in reply to 270588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hito123:

    很多人常說學林身高矮,國際賽場上容易被打點

    但整個系列下來並沒有看到哪一隊因學林的身高就狂打他這點

    反倒是學林的速度和籃板是很多中華隊或外隊球員所不及

    礙於身高關係出手機會是少了點沒錯,但命中率並不低 

    實在沒什麼好苛求的了

    培養一個185的學林...我倒希望再多一個195的信安或204以上的曾吳

     

     

     

    同意同意 之前在討論高控衛 VS 矮控衛的時候

    高控衛一派不斷的說林志傑有當控衛的天份啊 李學林太矮會被打點啊 blah blah blah

    這次亞錦賽我想李學林被打點的次數我用一隻手就數的出來

    林"高控衛的希望"志傑失誤的次數我可能雙手雙腳全部的指頭都借他還不夠用

     

     

  •  08-15-2009, 2:10 下午 270669 in reply to 270396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JC莊:

    要成為優異的控球後衛真的需要一點天份, 至少「視野開闊」、「隨機應變」、「膽大心細」、「一心多用」這些與生俱來的「控衛天份」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也不是靠著勤學苦練就能夠達成的.  國內合格的年輕控衛確實很多, 但是未來有可能被栽培成國家隊首席控衛的卻寥寥無幾, 尤其是能在國際賽中和目前的李學林並駕齊驅的恐怕更少了. 

    李學林目前已坐穩了中華隊首席控衛的位置, 短期之內無人能夠取代.  其實李學林的「控衛天份」並不高, 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大半是靠著他後天的努力所換取的. 加上李學林在球員生涯的成長階段都是以陳志忠為師, 因為陳志忠也是屬於天份不高但依賴後天努力而成功的範例.

    李學林和陳志忠的「控衛天份」絕對不比蘇翔翊, 陳世念, 許皓程, 陳暉, 吳永仁, 王志群, 洪志善, 周資華, 林志隆等人高, 尤其是「視野開闊」和「隨機應變」這兩項最為明顯.  但是他們兩人一個靠著速度和滲透; 一個靠著外線和防守,  不但彌補了「控衛天份」不足之處, 反而先後成為國家隊的首席控衛, 也把眾多被看好的同期控衛都給比了下去.

    李學林和陳志忠除了努力不懈, 懂得截長補短之外, 長年浸染在裕隆隊的系統戰術中, 也是成就他們的重要因素.  國內的球隊大多以快打機遇戰為主, 偏重於控衛的應變和妙傳能力, 幾乎都是任由控衛自行發揮, 然後依靠團隊默契隨機供輸.  裕隆是唯一擁有戰術傳統的球隊, 不容快打狂投, 控衛的自主性比較低, 必須在既定的系統戰術之下發揮. 

    裕隆隊的戰術傳統不但掩護了李學林和陳志忠在「控衛天份」中最明顯的弱點, 還養成了他們傑出的戰術執行力和組織力. 所以他們一進入彼此缺乏默契的國家隊中, 立刻成為戰術理解和執行能力最突出的控衛, 教練也不得不倚重他們擔任先發.  於是李學林和陳志忠就這麼取代了原本妙傳頻頻, 創意十足的眾多天才控衛.

    由此可見, 控球後衛除了天份和努力之外, 還需要適當的培養環境. 把年輕控衛選入國家隊接受短期訓練, 還不如各支球隊都建立自己的系統戰術來的有效. 自從近年來鄭光錫不斷強化中華隊的系統作戰之後, 陳世念,許皓程的功能性也越來越薄弱. 但是陳世念,許皓程在SBL的比賽中似乎比李學林更加活躍和搶眼, 這就是不同的培養環境所造成的差異.

    今年蘇翔翊為何是SBL中進步幅度最大的控衛? 因為隊中來了洋將艾倫, 一夕之間達欣也具備了完整的陣容. 為了配合速度較慢的洋將, 達欣不得不執行半場系統戰術, 也意外的讓「控衛天份」十足的蘇翔翊被提昇了一個層次.  這個轉變立刻被眼尖的鄭光錫教練發現, 堅持要選他入隊, 而且還一直被留用到現在. 如果不是達欣隊的戰術丕變, 蘇翔翊必定還停留在快打妙傳和小球控衛的層次, 鄭光錫教練不見得會給他機會.

    最重要的是, 如果沒有達欣一整季的半場系統戰磨練, 這次蘇翔翊也不可能在國家隊中的挑起替補控衛的重擔.  培養控球後衛是長期性的工作, 需要落實在日常的訓練和比賽之中, 不能寄望於國家隊的短期訓練.  不過球員的機運也非常重要, 李學林, 陳志忠, 蘇翔翊都算是幸運者. 他們身在合適的球隊, 把握適當的時機, 才能適時的掘起.



    看到JC莊的論點 對於小四的進步,確實有了新的一番認識

    不過小四的天份 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SBL中主打Inside最多的一隊,應該是吳岱豪剛回國 同時擁有洋將D.Thomas

    那段時期東森攻勢都是先往裡送,加上那時候教頭也是邱大宗,但東森的後衛

    打的怎樣 大家應該都很清楚 尤其是最後跟達欣一戰 完全無法塞進去

    以現在中華隊的人才,還真的想不出幾個好的後衛可以培養

    主要還是太矮 , 期望小四能整個補上去 畢竟他身體條件算好的

    new york #25 Timofey Mozgov!
  •  08-15-2009, 3:06 下午 270685 in reply to 268952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归化麦克毕比,他姥姥是中国人,姓tang。
  •  08-15-2009, 8:33 下午 270927 in reply to 270583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各說各話也只是浪費時間  何妨敞開心胸承認自己觀點錯誤!!!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   檯面上的台灣球員  沒人有辦法成為"185的李學林"

    NBA倒是有一位   那位叫做iverson

    如果你真的了解李學林有多快的話!!!

    沒人是十全十美的  硬要拉拔一個185~190的控衛  需要中華隊多少的機會成本!! 

  •  08-15-2009, 10:19 下午 270994 in reply to 270927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AI什麼時候有185了?
  •  08-16-2009, 5:51 上午 271085 in reply to 270585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午馬:
    JC莊:

    「培養出一個185公分的李學林」是鄭光錫教練對於台灣控衛的期望. 

    185公分和175公分的李學林有那麼大的差別嗎?  球迷之間的筆戰可能又會隨之而起.

    我不必引經據典,  各位只要想像「185的李學林」和「175的李學林」PK的畫面就夠了.

     

    其實這次比賽

    光看 學林 對 韓國 伊朗 比他高的後衛群對他做出比較侵略性的防守

    學林  他的出手有多困難  簡直是要用100倍的體力去找一個出手點

     

    我覺得這個理論"也許"不成立耶!!!

    因為185的李學林,"應該"沒有175的李學林速度來的快!!!

    我的看法是..假設今天學林有185公分的身高,

    他還會像現在那麼拼命那麼努力那麼付出一切嗎??

    就是因為他個子矮小的關係,所以逼的他一定要有更有的體能、更佳的速度、和更穩定的外線以及打球的拼勁!

    就如同他的師父-陳志忠一般!!!兩個人都不是天份或先天條件特別突出的球員,所以才會那麼拼命的練習、練習再練習,

    達到現今這樣的成績!!(話說兩人真的幾乎是一個模子印出來般的耶)

    外線精準、速度飛快(以前阿忠也很快的)、態度認真、防守超硬、基礎札實,

    以及他們兩個最恐怖的...."體能永遠保持在高檔"(兩人都有打滿40分鐘毫無勞累感的變態體力)

    尤其是阿忠...都30好幾了,只要關鍵的球賽,甚至連打50分鐘以上沒休息也不看到他有一點疲倦!

    真希望學林到了30幾歲也能保持這種水平啊(因為短期實在看不到國家控衛的未來)

    離題遠了點~~拍謝!

    我想我要強調的是,"也許"如果學林、阿忠或智峰他們有那麼好的身裁條件的話,

    說不定我們看到的,也不會是今天有如此成就的他們~對吧Stick out tongue

    三人的類型很像~都是那種先天不足、靠後天努力而有一番成就的球員!!

    而且都是師徒關係,學林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他的師父是阿忠。

    但大家可能不知,張智峰曾說過最感謝的"球員"是阿忠,因為以前打幸福隊智峰還是練習生時,

    就是不斷跟阿忠請教防守的技巧,以及每天留下來跟阿忠一對一練習、對抗以及互相攻守!

    他說因為有那段過去,才能造就今天的他~所以他相當感謝陳志忠!

    多希望國內能有多點像他們三位這樣精神的球員啊~

  •  08-16-2009, 5:58 上午 271086 in reply to 270927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mods1976:

    各說各話也只是浪費時間  何妨敞開心胸承認自己觀點錯誤!!!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   檯面上的台灣球員  沒人有辦法成為"185的李學林"

    NBA倒是有一位   那位叫做iverson

    如果你真的了解李學林有多快的話!!!

    沒人是十全十美的  硬要拉拔一個185~190的控衛  需要中華隊多少的機會成本!! 

    我的看法也是這樣啦,真的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有得必有失、而有失也會有得~

    畢竟世上沒那麼完美的事情

  •  08-16-2009, 9:43 上午 271105 in reply to 268952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主力需要休息 

    讓 中華隊板凳+光華隊 去吧

    多培養一些人  取材面自然就會廣

     


    人生沒希望就賣樂透彩!要購物就找推薦價格嚕阿!
  •  08-17-2009, 3:08 上午 271530 in reply to 268952

    Re: 東亞運需補強的陣容!

    我也支持讓光華隊出征

    畢竟裡面也有中華對未來的中流砥柱

    東亞運這個等級的賽事正是讓他門磨練的機會

第 3/5 頁 (共 73 項)   < 前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以 XML 格式的 RSS 新聞傳送觀看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