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講在前頭的有兩件事,第一,不能打我的臉,我是靠臉吃飯的。第二,我是最支持裁判的,不管有多少人質疑他們的專業性。

我一向不欣賞比賽的時候有教練在場邊指導裁判吹哨的行為,也不喜歡有球員在場上為了挑戰哨音,而不斷的自言自語或者對判決說出垃圾話。

所以我也挑明的說,我並不認同吳岱豪針對疑似誤判的判決而說出:難怪台灣籃球不會進步!我認為就算是在場上一時氣憤,也都輪不到一個球員說出這句話。

這是基於對於每個人的專業以及權責在當下表示尊重所該做的事情。

但在另一方面,這個球季的賽事進行了兩個星期,包含熱身賽下來,球賽當中許多明顯有瑕疵的判決,讓人真的不得不想對裁判老師們說:你們要加油了!

舉例來說,今年球季在執法上比起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為了適應國際籃球趨勢,裁判們特別在球員走步的尺度上抓的特別嚴格。

但是當裁判只因為印象動作,或者在固定的時間點上響起哨音,不免讓人覺得標準浮濫,而裁判的設置似乎也只是為了走步這條規則因應而生的,其他在場上細部的動作卻相對少了點關注。

常常在快攻一對一或者禁區兩邊攻防放對的時候我們可以注意到,只要時間點一到,不管動作犯規與否,十有八九裁判的哨子就已經準備開始蠢蠢欲動。

為什麼這時候總會有人想挑戰裁判的權威?我想光這一點,裁判老師們就應該好好的自我檢討一番。

拜今日電視轉播技術日漸成熟之賜,關於球賽裡許多細微的環節越來越容易被眾人注意到,所有人包括球員教練裁判等人的動作,都會被拿來在放大鏡下檢驗。

但會有人因此無理的強求,要有一場毫無瑕疵的比賽嗎?

答案應該很明顯。

球迷畢竟買票是要進來享受球賽,而不是來玩大家來找砸的。但,球員的球技裁判的哨音場館的設備等構成一場比賽的元素,是否又讓球迷們有著值回票價的感覺呢?這個問題值得大家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