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幾位教練、球員聊天之後,不禁深深地覺得,高中球員畢業後,若有機會繼續深造,真的要好好把握這段難得的大學時光。

與我熟識的朋友,對於今日的我提出這段語重心長的呼籲,勢必會覺得十分的諷刺!因為大學時期的我,不是在外打工,就是混在球場,現在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換我叫大家stay at school,豈不是和xx黨一樣的混蛋(xx部分請自行填上,我想不管用什麼字,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實際的原因,請聽我娓娓道來。

兩個禮拜前,劉嘉發剛回到台灣的第二天,我找時間前去向他請教了一番,並且希望他在之後的運動人雜誌中,能夠有著定期的專欄刊載。

結果欣然答應在11月號就將其大作露出在雜誌上的劉嘉發,在我們聊天的過程中,講到了一個重點:大陸的人才很多,但12、3歲就離鄉背景到中國的另一端打球,沒能接受教育的栽培,卻是件很可惜的事。

所以有些時候,當他提出些看法時,他發現,球員在球場上的天分、條件儘管好的沒話說,但脫掉球衣後的人文素養,卻與他們身上與生俱來的天賦,有著相當程度上的落差,而且,無法完全瞭解劉嘉發強調的重點,無法與之對談。

這是件很可惜的事。

籃球要打的好,往往靠的就是天賦、苦練這兩回事,然而理解比賽,瞭解人生,卻得有好的運氣、觀察力、肯自我思索的腦袋,或者更多更多我們無法參透其中的道理。

當然,這些個關鍵,彼此之間並不存在著絕對的關連性。燒菜燒得好,並不表示你一定得要飯要到老。但是,當你長時間身處在那個環境之下後,往往在無形之中,你也會開始自我催眠,自己也是這個環境中恰如其分的成員之一(即便你沒真本事)。

好吧,我承認,在就讀大學的時候,我的確經常用球票換取教授的分數,用馬屁代替焚膏繼晷的苦讀,並且總是趕在點名前最後一刻才衝進教室。但那短短的幾分鐘(點名加上後頭教授閒聊的時間),卻依舊能讓我多少感受到某種形而上學般的薰陶,所以多年之後,至今我仍「自以為」是個有涵養的文人。

那麼這和打球為生的球員有啥關係?

就拿前陣子到大陸山西打球的孫煥博來說,誰能料得到,就是因為他的英文能夠與外國人對談,所以現在在隊上,儘管球技、身材並不突出,但外籍教練就是願意與他多加溝通,或者給他更多的上場機會。而他的英文,則是在再興重視學業與球技下的成果。

人生的際遇,往往得等到下一個轉角處,你才會發現後頭的驚喜為何?英文好,不代表你會有好的生活,書讀得好,也不代表你不會貪污,但是,給予人生更多選擇的機會,讓自己變的更好,總會讓你在面臨各種人生驚奇之際,更有準備。

當我問到顏振弘,如果人生可以選擇重來一次,是否還願意大學畢業之後再踏入SBL,而他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一刻時,我則更加確定了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