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在 12-08-2006, 1:42 下午 由 absolve 發表.第 11 篇回覆.
排序方式: 上一個 下一個
  •  12-07-2006, 3:21 下午 52979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我想該罵的大家也都罵光了..
    想聊聊看過這幾場比賽後對中華隊打法的一些看法..
    除了一些"不夠硬"、"調度問題"之類的問題外..觀察到幾個比較大的缺點 :

    中華隊的隊員習慣無論如何都是切得很深..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其實仔細去看..從1號到4號的球員..第一步幾乎都能過得了對方..
    但問題是習慣一路切到底..當對方採取聯防或是包夾補位後..
    就出現勉強傳出被斷球..或是隊友接到不到位的傳球..所以也不會有太好的投籃時機..
    常聽說要走韓式打法..但仔細觀察韓國隊在半場的打法..
    球員通常不會一次切得很深..過第一步後..等其他防守球員補上時..
    一定會將球導出..一傳二傳快速的導球..出現空檔的機會很大..
    命中率就大大提升..越想要一次切死取分..失誤的機率就越大(如果能飛過人灌籃當然另當別論)
    中華隊這些球員們其實都有不錯的第一步爆發力..
    如果觀念能修正..這對於對方防守是很大的威脅..

    第二就是跑位..發現球員們似乎很懶得跑動..
    在這種進攻模式下跑位是很重要的一環..應該要隨時觀察自己與切入者的位置..
    多跑動尋求空檔..中華隊球員們似乎不注重這點 (尤其在教練沒戰術的情況下..肯跑是唯一機會)

    第三..球員的運球過多..
    這種打法必須要多走多傳..看球員們總是喜歡無意義地運個幾下..
    通常如此就會錯過很多傳球的時機..拿林志傑來舉例..
    第一步過了後常在罰球線區多運個幾下然後才來個轉身或背框持球找人..
    其實在過第一步後就應該注意到隊友的位置..然後第一時間傳球..
    如果停下來才要找人傳..往往容易被包死或造成走步..
    陳信安就更嚴重了..習慣低頭運球..進去後七成是跳起傳球..

    另外..球員們似乎習慣了在比賽中找手感..
    有些球員的確需要如此..如林志傑的大號三分..(陳信安的180度大轉身三分彈應該不算找手感吧?)
    像昨天對中國出手了幾次..後面就開始變準了..
    但如果不能調整自己的步調..那很抱歉的說..還是切入、搶籃板吧..
    國際賽不比季賽..每次出手都很重要的...

    最後投籃選擇不好大家都很了解了..
    不過我想周士淵的投籃選擇算是不錯的..如果不軟手的話 (昨天對中國看起來狀況還不錯)
    相信會是中華隊外線比較穩定的一名..或許是不錯的伏兵..

    防守方面看過對哈薩克前半場與對中國的第一節..
    相信只要肯拚還是能有不錯的防守..只是太多無意義的下手犯規..
    爽了對方..還滅了自己的士氣..

    還是要說一下..集訓? 很抱歉...看不出來.....


    「Everyone wants to win, but not everyone is willing to prepare to win」
  •  12-07-2006, 4:05 下午 53020 in reply to 52979

    • chagi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6-01-2011, 1:03 上午 chagi
    • Top 500 Contributor
      男
    • 加入於 08-03-2006
    • 媽媽的肚子
    • 高中校隊

    Re: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小布:

    我想該罵的大家也都罵光了..
    想聊聊看過這幾場比賽後對中華隊打法的一些看法..
    除了一些"不夠硬"、"調度問題"之類的問題外..觀察到幾個比較大的缺點 :

    中華隊的隊員習慣無論如何都是切得很深..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其實仔細去看..從1號到4號的球員..第一步幾乎都能過得了對方..
    但問題是習慣一路切到底..當對方採取聯防或是包夾補位後..
    就出現勉強傳出被斷球..或是隊友接到不到位的傳球..所以也不會有太好的投籃時機..
    常聽說要走韓式打法..但仔細觀察韓國隊在半場的打法..
    球員通常不會一次切得很深..過第一步後..等其他防守球員補上時..
    一定會將球導出..一傳二傳快速的導球..出現空檔的機會很大..
    命中率就大大提升..越想要一次切死取分..失誤的機率就越大(如果能飛過人灌籃當然另當別論)
    中華隊這些球員們其實都有不錯的第一步爆發力..
    如果觀念能修正..這對於對方防守是很大的威脅..

    第二就是跑位..發現球員們似乎很懶得跑動..
    在這種進攻模式下跑位是很重要的一環..應該要隨時觀察自己與切入者的位置..
    多跑動尋求空檔..中華隊球員們似乎不注重這點 (尤其在教練沒戰術的情況下..肯跑是唯一機會)

    第三..球員的運球過多..
    這種打法必須要多走多傳..看球員們總是喜歡無意義地運個幾下..
    通常如此就會錯過很多傳球的時機..拿林志傑來舉例..
    第一步過了後常在罰球線區多運個幾下然後才來個轉身或背框持球找人..
    其實在過第一步後就應該注意到隊友的位置..然後第一時間傳球..
    如果停下來才要找人傳..往往容易被包死或造成走步..
    陳信安就更嚴重了..習慣低頭運球..進去後七成是跳起傳球..

    另外..球員們似乎習慣了在比賽中找手感..
    有些球員的確需要如此..如林志傑的大號三分..(陳信安的180度大轉身三分彈應該不算找手感吧?)
    像昨天對中國出手了幾次..後面就開始變準了..
    但如果不能調整自己的步調..那很抱歉的說..還是切入、搶籃板吧..
    國際賽不比季賽..每次出手都很重要的...

    最後投籃選擇不好大家都很了解了..
    不過我想周士淵的投籃選擇算是不錯的..如果不軟手的話 (昨天對中國看起來狀況還不錯)
    相信會是中華隊外線比較穩定的一名..或許是不錯的伏兵..

    防守方面看過對哈薩克前半場與對中國的第一節..
    相信只要肯拚還是能有不錯的防守..只是太多無意義的下手犯規..
    爽了對方..還滅了自己的士氣..

    還是要說一下..集訓? 很抱歉...看不出來.....

    我覺得很多東西都是環環相扣的,

    中華隊有單打能力的人很多,但球隊並沒整合起來,

    每次單打,一過人,其他人好像都在看表演,進了,跟隊友擊掌,沒進,頭低低回去防守。

    運球多、不動位、出手選擇不良,個人覺得是因為沒默氣,

    你不知道隊友要不要切,所以你不敢動,怕擋到他的路線。

    你不知道隊友要幹嘛,所以你運球多,因為你不敢停球。

    你不知道隊友怎麼都不要球,所以你自己來,因為時間快到了。

     

    而我,我不知道,這半年在幹嘛?跟JONES盃的中華隊差在哪?誰能告訴我!


    上班=上圓球!
  •  12-07-2006, 10:42 下午 53241 in reply to 53020

    • sutl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2-18-2016, 11:37 下午 sutl
    • Top 500 Contributor
    • 加入於 07-23-2006
    • 麥當勞高中明星

    Re: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chagi:

    你不知道隊友要不要切,所以你不敢動,怕擋到他的路線。

    你不知道隊友要幹嘛,所以你運球多,因為你不敢停球。

    你不知道隊友怎麼都不要球,所以你自己來,因為時間快到了。

    原因只有一個:教練沒有做進攻戰術的規劃與練習,所以當然無法預測隊友的動態。 

  •  12-07-2006, 11:09 下午 53256 in reply to 53241

    • speed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5-04-2010, 1:53 下午 speed
    • Not Ranked
    • 加入於 11-01-2006
    • 高中校隊

    Re: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野獸被評論聲浪越來越多了...志傑加油呀~"~ 發揮你那放浪不羈又能用智慧打球的風格吧!

    李雲光: 志傑志傑!幫信安檔人讓她出手。  志傑:我管你去死! 我自己組織進攻...

  •  12-07-2006, 11:18 下午 53262 in reply to 53241

    • Gazer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11-27-2007, 10:02 上午 Gazer
    • Top 100 Contributor
      男
    • 加入於 07-22-2006
    • 法印城
    • NBA新秀

    Re: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好像很少有林志傑幫陳信安擋人讓他出手的打法
    倒是曾文鼎常拉出來幫林志傑擋人

    現在陳信安要投要切好像都變成他自己的事
    其他隊員都在旁邊看

    林志傑最近幾場常愛用特大號三分來試試手感
    他算是陷入低潮吧
    周士淵對中國的三分7投中1,只有第一球命中而已
    林志傑能切傳給周士淵,其實兩人搭配的不錯
    問題是周士淵空檔不會進,哀....
  •  12-08-2006, 5:15 上午 53351 in reply to 53262

    Re: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不知教練怎麼當的 我當都比她好

    基本的團隊運作都沒有

     卡位? 檔切? 跑位?

     

    中華藝人隊! 回來台灣拍廣告了  不要再出去給人欺負了 回家吃奶巴

     

  •  12-08-2006, 10:52 上午 53403 in reply to 53351

    Re: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其實中華隊打法最大的問題也是與韓式球風最大的差異就在於"靈活度"..
    無論是走位..傳球..靈活度都相當差..
    導致不難發現中華隊的出手極少是空檔..
    沒有空檔再準也沒用..希望對上黎巴嫩能改進這個問題...唉...


    「Everyone wants to win, but not everyone is willing to prepare to win」
  •  12-08-2006, 11:21 上午 53407 in reply to 53403

    • OSU_USC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12-09-2018, 11:39 下午 OSU_USC
    • Top 200 Contributor
      男
    • 加入於 07-21-2006
    • 臺灣
    • 大學校隊

    Re: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信安戰術~~
    作者 from 圓球城市加州分社 & 上海分社
  •  12-08-2006, 11:31 上午 53411 in reply to 53256

    Re: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speed:

    野獸被評論聲浪越來越多了...志傑加油呀~"~ 發揮你那放浪不羈又能用智慧打球的風格吧!

    李雲光: 志傑志傑!幫信安檔人讓她出手。  志傑:我管你去死! 我自己組織進攻...

    這個好笑 XD,不過有個問題倒是要重視,

    就是既然要把信安當作攻擊重心,

    那做點戰術給他吧,讓隊友來單擋雙檔之後,

    信安會很好打啊!不用像現在,每次接球還離三分線一步遠,

    想靠第一步過,因為實在太遠了,還沒到禁區對手早就都補防了,

    另外,非持球球員的跑動也要叮嚀啊!

    中華隊感覺就是不拿球就不用做事一樣,

    這樣的情況尤其在信安拿球時最嚴重,

    其他隊員把空間讓出來之後,就站在遠處看戲了......

    反正...進了要往回跑;不進......還是往回跑 = =。

     

     

  •  12-08-2006, 11:44 上午 53423 in reply to 53411

    • chagi is not online. Last active: 06-01-2011, 1:03 上午 chagi
    • Top 500 Contributor
      男
    • 加入於 08-03-2006
    • 媽媽的肚子
    • 高中校隊

    Re: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onlyforme:
    speed:

    野獸被評論聲浪越來越多了...志傑加油呀~"~ 發揮你那放浪不羈又能用智慧打球的風格吧!

    李雲光: 志傑志傑!幫信安檔人讓她出手。  志傑:我管你去死! 我自己組織進攻...

    這個好笑 XD,不過有個問題倒是要重視,

    就是既然要把信安當作攻擊重心,

    那做點戰術給他吧,讓隊友來單擋雙檔之後,

    信安會很好打啊!不用像現在,每次接球還離三分線一步遠,

    想靠第一步過,因為實在太遠了,還沒到禁區對手早就都補防了,

    另外,非持球球員的跑動也要叮嚀啊!

    中華隊感覺就是不拿球就不用做事一樣,

    這樣的情況尤其在信安拿球時最嚴重,

    其他隊員把空間讓出來之後,就站在遠處看戲了......

    反正...進了要往回跑;不進......還是往回跑 = =。

     

     

    其實,我自己在打球時也很愛切,也是攻擊型!

    我多少可以了解,其他球員不敢動原因,畢竟信安的攻擊範圍太大,從三分到禁區,他出手的時間點不好抓,

    其他球員的跑動,很容易跟他衝突,以致影響他的路線,

    而且以信安的能力,我想一對一防守他要突破,是蠻簡單的,有人來做擋切,對他來說可能更不適應,

    這可能是多半球員不敢上來擋,或是動位的因素,

     

    不過老話一句,半年,到底訓練了什麼= =


    上班=上圓球!
  •  12-08-2006, 11:56 上午 53430 in reply to 53423

    Re: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打法--大號三分球

    隊型--沒有

  •  12-08-2006, 1:42 下午 53500 in reply to 53430

    Re: 聊聊中華隊的打法與隊型...

    我整理了一下徐老師的文章順便貼在這邊供大家參考,很建議大家看一看

    如果有違反規定我會刪除。


    防守態度與技巧是怎麼來?像今年NBA的裁判也做了些規則修改。那是,在進攻球員空手走位時候,假如防守球員的阻絕(deny)不當,因此,防守球員硬要和空手進攻球員做身體競爭接觸(contact)時候;很明顯的,防守者都被吹犯規。從這個例子裡讀者回憶瓊斯杯後不難發現,中華男籃很多球員基本上是,畏懼身體接觸,然後讓進攻方輕鬆接獲傳球後才想要防守;這個防守技巧,不獨缺乏所謂阻絕的精神,根本也沒有所謂身體的抗壓性。那麼,所謂防守,到底中華男籃在守什麼,這是很多基層教練問我的話。

     

    前頭我刻意拿已經34歲的O'Neal說明,目的有二,一是,到底我們的教練有沒有要求球員怎麼做防守?包括明確指示防守的動作要領!因為讀者可以由三年前、後的O'Neal做比較;因為,讀者可以由34歲的O'Neal,都比任何中華男籃的選手年齡還高、體重還重,卻仍然可以學習、並努力去做好防守,為什麼中華男籃防守還那麼差?我的另一目的是突顯,以運動指導法來說,除非教練不懂得防守技術要領,所以,選手「莫宰羊」不會防守;或者,除非教練的領導與管理有問題,所以,選手才「不信你那一套」而不去防守。

     

    那麼,我寧願相信:中華男籃的訓練與指導,都沒有問題!

    原文出處

     

     

    『空手和空手掩護』

     

     公牛隊和火箭隊都在比賽中採用空手和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s)的戰術,你認為那一個球隊使用的最有效率?我在此提出的技戰術問題是:讀者能夠從火箭隊、公牛隊、活塞隊(或者爵士隊)三者比較出他們三隊在掩護與走位的問題嗎?

     

     火箭隊的空手和空手掩護是,設立掩護的內線球員不動,掩護完大抵留在原地,或者走位到弱邊去伺機而動;但是,火箭隊的空手走位球員,卻往往因為畏懼和防守者的身體接觸,也就是在防守者做出阻絕(deny)、身體競爭(contact)之下逃避。所以,在這個空手走位者,走位經過隊友的身體掩護時候,仍然留有空間讓防守者移位去比較好的位置阻絕;並且我觀察的是,火箭隊的空手球員總都是需要走「固定路線」的走位。因此,火箭隊的空手走位球員,經常在接獲傳球後,總是因為會被視破而空檔不大。

     

    原文出處

     

     不只如此,活塞隊的空手和空手掩護的外圍球員Richard Hamilton和Tayshaun Prince,更把空手走位的「基本動作」V字形走位(V cut)運用的可說恰到好處;他倆經常在戰術設立沒有固定路線下,自由解讀防守後再決定切出方向。所以,他倆總先以「走路」的反方向慢速前進,觀察防守者位置與動作之後,再藉由隊友身體障礙的掩護,然後利用速度變化快速切出,進而獲得空檔得球跳投;讀者看Richard Hamilton的接球跳投(catch and shoot)是不是一種享受?我認為,讓我花500元美金去看他做這個跳投真的就「值回票價」了。

    活塞隊的空手掩護菁華還在後頭。假如防守者做交換防守(switching),或者內線防守球員做協防阻絕,再或者防守Hamilton的防守球員技巧精讚等;Hamilton也和公牛隊的Ben Gordon一樣,非常懂得利用防守者這個趨前(close out)防守動作,馬上做「火車相閃」的下球過人,尤其Hamilton的帶一步跳投、帶一步給內線等技巧,更是NBA的「絕品」,讀者認為呢?那麼,從這裡,讀者再去把火箭隊的外圍球員、公牛隊的外圍球員與活塞隊的Hamilton等比較;你們認為:這空手和空手掩護在三個球隊使用上,是不是有三種不同效果?

    原文出處
     

     音速隊由控球後衛運球到前場,然後由控球直接打機遇戰的次數是6次,籃網隊則發生了16次之多,和昨天的熱火6次,火箭隊出現5次比較,籃網隊這樣的戰術堪稱一絕;我的心得是:控球後衛的組織能力、控球能力以及教練是否充分授權等三個條件,應該是這種戰術是否能夠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主因。籃網隊之所以會高出其他三隊的次數很多,讀者有沒有另外答案?在此,我觀察在這個戰術的執行上,假如有內線隊友位置剛好在高位(high post),那麼直接打掩護走位(pick and roll);假如是箭頭接獲傳球,則做傳切給了就走(give and go);對手錯誤配對(match)以矮守高,則低位(low post)單打趁虛而入;對手錯誤配對以高守矮,則面框攻擊主打速度;讀者在此發現什麼特殊的機遇戰呢?籃網隊又是以什麼方式(戰術)因應較多?

     
    超音速隊傳給雙箭頭,再由雙箭頭直接打機遇戰的次數有19次,籃網隊則發生10次;這和昨天熱火發生8次,火箭隊14次比較,超音速的使用次數上多出其他三隊甚多。讀者認為他們四隊的差異答案是什麼?我觀點是:Ray Allen的牌子夠大,以及可能教練Bob Hill的充分授權;還有,偶一為之的Rashard Lewis也跑箭頭,甚至超音速在今天很多時候都主打雙控球後衛戰術,讓Luke Ridnour與Earl Watson 同時上場,再加上Bob Hill就像媒體報導的,有些「管不住」超音速諸將。因此,雙箭頭才會擅自作主、任意開火,這也是超音速在此次數比較多因素。讀者認為呢?那麼,超音速和火箭隊有那裡雷同呢?

    原文出處

     

     

    不同球隊的淺切

     
    看今天火箭隊,在第一節替Tracy McGrady設計的淺切(shallow cut)幾次走位後,我大笑幾聲:喔,抄襲喔!這好像是抄襲中華台北男籃的戰術嗎?中華台北經常由兩位內線球員在高位(high post),替李學林做淺切的掩護;然後當他拿到球後,多數時候再由曾文鼎和李學林主打掩護走位(pick and roll)。中華男籃他們幾乎是固定模式與戰術路線,但看今天火箭隊就靈活多了。有二次Tracy McGrady是藉由隊友在高位的掩護切到對邊45度3分線外持球單打;有一次Tracy McGrady是做一個假淺切,實際是後切(前擠後退:back cut)到單邊接球後主打掩護走位;另有一次則是淺切一半後再藉由高位隊友掩護的捲曲切(curl cut)然後接球單打。以上對照中華台北男籃的淺切,讀者看出什麼問題?

    原文出處

     

     

    『為什麼要對控球後衛包夾?』

     

    今天的第一節與第四節裡頭,火箭隊好幾次都對活塞隊的控球後衛,做出包夾防守伺候;裡頭當然沒抄截到球,但是讀者由此瞭解到:為什麼火箭隊要對控球後衛包夾嗎?從籃球教練思考,當發現、或聽到對手控球後衛發號「4號」、「5號」等等進攻戰術代號時候,假如你是教練,你是坐立不安、還是坐以待斃?我的教練生涯裡頭,有好幾次「收集敵情」確認後,每當對手控球發號幾號進攻時候,我都要求某幾位球員趨前去對控球後衛包夾;我的目的是:破壞你原來的進攻節奏,不要讓對手如意進行某些特定戰術。我訂閱的coach裡頭,還有幾個美國教練曾提出是:延緩他們固定戰術執行的時間,或者讓他們這個固定戰術的走位,因為處理被包夾的時間而匆匆忙忙佈陣戰術,進而影響攻擊的效率!由此,讀者們,假如你是教練,當對手的控球後衛,在後場大老遠的地方,就大喊幾號、幾號戰術時候,你還是等對手拿槍來打你嗎?

     

    原文出處

     

     

    由此,我教球的心得是:內線球員在這個區域的,面框與背框攻擊技術要精益求精;外圍球員在這三個區域的投籃、面框運球切入等技術,要像吃飯一樣簡單純熟。這也就是所謂對稱、內線球員可以角色互換,外圍球員可以交換不同位置的原則;例如2號得分後衛不能只會在球場右側攻擊,需要學會在左側攻擊;例如4號大前鋒,不能只會高位面框攻擊,也要學會低位背框攻擊等等。讀者看今天湖人隊在操作擋切戰術時候,某些球員假如不會面框與背框的單打技術,是不是只有剩下「等球投籃」而已?可是,球員假如還會背框持球的傳輸與策應,像現在湖人隊的Kobe Bryant、Lamar Odom以及Luke Walton,或者像前期國王隊的Chris Webber一樣,那,這個擋切就難以應付了對不對?

     

    原文出處

    其次種類稱做向下掩護(down screens),簡稱下擋;那是由球場高位(high post)附近的3分線45度的外圍球員,往低位(low post)或往底線幫內線的隊友掩護,亦即往球場下方做掩護,此稱向下掩護;這大部份是2號得分後衛、3號小前鋒球員,在45度傳完球做給了就走(give and go)後往籃框方向移位,假設沒有接獲傳球,此時就順勢幫隊友掩護。

     

    第三種稱為橫向掩護(cross screens);那是由球場兩邊,橫向移位替另一邊的隊友掩護稱之;這大部份是4號大前鋒、5號中鋒球員相互在低位做掩護、或者是23號球員在有球邊(ball side)走位後到對邊,然後替對邊(指沒球邊help side或稱弱邊weak side)的隊友掩護,也就是,這大多都是對稱的位置球員相互之間的掩護。

    原文出處


     

    也許你會有兩個疑問,一是因為四個進攻球員同時走位,會不會造成非法掩護(illegal screen)?其次疑問是:同時走位會不會跑向同一邊而失去空檔或,失去空間原則呢?避免非法掩護我的指導教授認為關鍵在於,進攻球員在相互之間距離已經靠近二大步時候,內定要繼續空手走位的主角,降低走位速度變成慢步;而內定要幫隊友掩護的球員,則在距離二大步時候就原地停頓,準備幫隊友掩護,並觀察球場空間大小、那裡有可能有空檔,掩護後該切走或切出的舉止。所以,這裡的內定就是幹教練的,在平時練習時候就必須「培養」成習慣;告訴你的球員,誰是紅花、誰是綠葉。

     

    當然,也有可能在,對手早已摸清楚你們球隊的掩護者與切走、切出者之下,這設立掩護者此時必須能夠馬上解讀出,防守方的動作與位置;然後,變成設立掩護者瞬間去做切出或切走,進而輕易尋求空檔的動作來。從這段敘述裡,不知道讀者體會出什麼沒?我的研究觀察是,假如球隊擁有「不三不四」的鋒衛搖擺人(swingman),那麼,他(指搖擺人)在執行這個動作時候,就比傳統的高個子中鋒還來的「駕輕就熟」;因為,搖擺人的速度、敏捷性總是比高、胖中鋒還來的靈巧。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年來的NBA,鋒衛搖擺人,或者七呎長人,甚至於七呎長人還擁有3分線能力者,一直都很吃香道理在此。

    原文出處

以 XML 格式的 RSS 新聞傳送觀看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