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在 10-03-2011, 6:36 下午 由 Koala 發表.第 40 篇回覆.
第 1/3 頁 (共 41 項)   1 2 3 下一頁 >
排序方式: 上一個 下一個
  •  09-26-2011, 11:57 下午 400772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我看了一些大家的讨论,诚然有不少见解是针扎弊病的,但也有不少球迷的发言是大而无当的,至少在我作为一名篮球工作者而言,是这么一种感觉。

    以前我也是一名篮球运动员,跟大陆的易建联,王磊,易力他们是一拨的,当然,我是没什么名气了。后来,到国外读书,在HAWAII,跟吴岱豪曾经一起打球,他在BYU,我在UH。我说这些,并不是代表我就多么地具有代表性,也并不代表我说的一定是有说服力的,只是,既然我切身地参与到这项运动,相信有些观点是比较靠谱的。

    要说台湾篮球的问题有很多,归结为制度、经营、规模、氛围,这些宏观的东西就不多说了。从微观的具体的竞争场面而言,不够高只是一个层面,关键是对抗性太差了。

    或许有很多人认为,台湾队员的落位不够快,挡拆做得不扎实,三分不稳定,下快攻失误,篮板保护不佳,罚球不稳定,其实这些几乎全是因为对抗性不佳所造成的。譬如罚球为例,即便不是职业运动员,随便在街头篮球找个不错的人,都能达到70%以上的命中率,但一到比赛中,就很难了,在高对抗的转换中,你的手指、肌肉、呼吸、频率、甚至习惯,都会不一样。大家有没有发现,世界上好的球队,一般罚球都不错,越是差的球队,罚球就越差,这很大程度是对抗造成的。

     对抗性的问题,不是只有我知道,任何一位篮球工作者自己都知道,哪个篮球工作者,甚至说体育工作者不希望自己有强健的体格和优越的协调性。台湾篮球人自己也知道,但要改变,乃至提高对抗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最能得到锻炼的场所就是联赛的强度,不是到健身房练就能出来的。

    我给大家说个小事,当年,我记得在HAWAII,有一次我跟吴岱豪打完球,他说不打算继续读下去了。我问他怎么打算,他说要么回台啤,要么去日本,但他自己最想去的是大陆。我开玩笑说,好啊,大陆现在人傻钱多,你快去了。他回答说,除了赚钱以外,还有最重要的原因是保持高强度,如果回台湾或者去日本,刚去的时候会很好,但时间久了,对抗就下来了,水平也降低了。我调侃他说,那你去NBA啊。他笑笑回我一句:我也想啊。

    我说这个事情的意思是,任何篮球运动员都想把球打好,请不要过度苛责运动员本身。

    那天我在武汉现场看了台湾对韩国那场,我记得第一节台湾打得很好,但全部都没有对抗,陈信安的空手切,李学林的投射,但对方金周成、吴世根、文泰中,全部是靠身对抗的,我就感觉后面台湾可能顶不住了。虽然这么说有点马后炮,但台湾篮球要不提高对抗,水平很难提高。

    一家之言,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不足挂齿!

  •  09-27-2011, 12:35 上午 400782 in reply to 400772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說的好!

    樓上這位大哥SBL的對抗性可能比你想像中的還弱好幾個等級,

    光看看有幾個球員有在做重量就知道,一堆瘦皮猴或一身肥肉的胖子,

    這次的先發球員應該已經是台灣身體素質最好的5個人,也許再加一個田壘,

    但到了亞洲還是被徹底比下去,你就知道我們的聯賽有多麼好混了!

  •  09-27-2011, 1:02 上午 400786 in reply to 400782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谢谢你的回复。

    SBL我很少看,也没真正跟他们打过,不好说什么。有时候光看不一定准的,譬如两个人都不硬,他们碰一起,你看起来对抗很狠,其实并不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球迷说,为什么志杰不这样这样,信安不那样那样,曾文鼎老跑出来。对手不一样,很多动作都做不出来的,对抗就是保证你做动作的前提。

    其实,台湾运动员的身体不差,陈信安的肌肉类型在亚洲人是一流的,而且据我所知,他的私生活也保持一个运动员的操守。但由于台湾联赛和训练水平比较低,没有对抗的传统和强度,挺可惜的。

  •  09-27-2011, 1:10 上午 400787 in reply to 400786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但是信安有到CBA討生活,不過也是跑龍套角色,這點就不如林志傑的發展,

    我有在網路上看到信安的教練評論過,他說信安身體素質好但不太會利用,

    所以很可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還有曾文鼎跟吳岱豪也都要去CBA,我很好奇他們的發展會如何,

    因為過往好像還沒有台灣的禁區球員到大陸打球的紀錄

  •  09-27-2011, 1:19 上午 400788 in reply to 400787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从身体条件来说,曾吴二人在CBA打大前锋足够了. 个人认为他们要参考的目标是约旦的小阿巴斯. 这三人身高技术都类似, 但小阿巴斯就是靠着积极的态度和不要命的拼劲广受CBA各俱乐部好评.在亚锦赛上,小阿巴斯的存在感也比曾吴高出一个档次. 希望曾吴能在CBA磨练出狠劲,
  •  09-27-2011, 1:24 上午 400789 in reply to 400787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Technology:

    但是信安有到CBA討生活,不過也是跑龍套角色,這點就不如林志傑的發展,

    我有在網路上看到信安的教練評論過,他說信安身體素質好但不太會利用,

    所以很可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還有曾文鼎跟吳岱豪也都要去CBA,我很好奇他們的發展會如何,

    因為過往好像還沒有台灣的禁區球員到大陸打球的紀錄

    说这个话的是东莞队的助理教练,李群。

    看一个人的发展要看一个队伍。举个例子,中国队的后卫线一向都是对抗性比较差的,但中国的中锋,大前和小前一向都比较硬,这就弥补了后卫线的一些不足。

    至于曾和吴,我个人认为曾的发展可能会好一点,他在上海,主要打策应。而上海本身的大老是刘炜,这决定了这支队伍主要打策应和高低,曾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吴的话在广厦,可能需要他扛一下内线,难度会大一些。

  •  09-27-2011, 1:32 上午 400790 in reply to 400788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xylane:
    从身体条件来说,曾吴二人在CBA打大前锋足够了. 个人认为他们要参考的目标是约旦的小阿巴斯. 这三人身高技术都类似, 但小阿巴斯就是靠着积极的态度和不要命的拼劲广受CBA各俱乐部好评.在亚锦赛上,小阿巴斯的存在感也比曾吴高出一个档次. 希望曾吴能在CBA磨练出狠劲,

    小阿巴斯这种球员,我们专业术语说他,步频快,气段高。步伐的频率和跑一定的步伐所需要呼吸的次数。我个人的观点,我不认为曾和吴的身体素质有达到小阿巴斯的水平。台湾里面,应该就陈信安和张宗宪可以达到这个高度。

  •  09-27-2011, 1:33 上午 400791 in reply to 400788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xylane:
    从身体条件来说,曾吴二人在CBA打大前锋足够了. 个人认为他们要参考的目标是约旦的小阿巴斯. 这三人身高技术都类似, 但小阿巴斯就是靠着积极的态度和不要命的拼劲广受CBA各俱乐部好评.在亚锦赛上,小阿巴斯的存在感也比曾吴高出一个档次. 希望曾吴能在CBA磨练出狠劲,

    小阿巴斯这种球员,我们专业术语说他,步频快,气段高。步伐的频率和跑一定的步伐所需要呼吸的次数。我个人的观点,我不认为曾和吴的身体素质有达到小阿巴斯的水平。台湾里面,应该就陈信安和张宗宪可以达到这个高度。

  •  09-27-2011, 1:35 上午 400792 in reply to 400789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之前有很多台灣球員加入CBA,但真正打出名堂的只有林志傑,

    像李學林是有被重用的,但數據上看起來實在非常普通,

    不知道到底評價如何,但不管怎麼樣希望他們都能健康的完成球季,

    畢竟甲A的對抗就像戰場一樣啊

  •  09-27-2011, 1:48 上午 400793 in reply to 400792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Technology:

    之前有很多台灣球員加入CBA,但真正打出名堂的只有林志傑,

    像李學林是有被重用的,但數據上看起來實在非常普通,

    不知道到底評價如何,但不管怎麼樣希望他們都能健康的完成球季,

    畢竟甲A的對抗就像戰場一樣啊

    我个人很喜欢李学林,他人性格很好,很积极融入球队氛围,但似乎北京队认为他不够好,控球和组织不错,但防守和得分不够。

    大家都笑林志杰的头发,但大家要知道,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或许长头发让他有飘逸的感觉,更加享受比赛的感觉,更加人来疯。据说他的体重在增加,这是个问题。他的进攻应该没有影响,但他的防守可能会更加滞后。

    台湾球员由于对抗性不足,普遍防守都比较差。

  •  09-27-2011, 3:08 上午 400796 in reply to 400772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对抗这个问题要解决很难,不是身高的问题。

    现在世界男篮的主流就是对抗,主动对抗,防守用对抗干扰对方的节奏,降低命中率,

    用力量和对抗抢篮板,

    进攻的时候,主动用身体去对抗,抗开防守球员,总比被动被对方撞自己受到的影响要小,更容易做技术动作。

    球场就那么大一点,10个2米左右的壮汉,不管怎么跑位,怎么闪躲,空间也大不了。身体对抗是免不了的,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陈信安打球和林志杰在CBA最大的不同点就在这里,陈信安习惯了靠技术去闪躲,但是一般都躲不开,躲开了也多半动作变形,准心也不够,林志杰的打法就是主动对抗后做技术动作,这样所以结果也不同。

    我看琼斯杯打约旦最后一个球的,林志杰就是这样做的。

    身体对抗不是指身高,中国世锦赛打波多黎各,205的周鹏,背打不动小牛的巴里亚,今年NBA总决赛詹姆斯也背打不动巴里亚。很多欧洲球队的内线也就2米出头,今年进决赛的约旦内线的身高也跟曾吴田,差不多,照样打赢伊朗,爆了菲律宾,决赛跟我们只差一分。

    SBL我看过总决赛,进攻时候球都很少进三秒区,一直在三分线外倒来倒去,然后投3分,

    韩国小快灵那套是没用的,遇见强队,他们的命中率根本就不行,何况你们这样的山寨韩国打法?

    写的有些乱,想到哪写哪,写的不好,请见谅。

     

  •  09-27-2011, 3:11 上午 400798 in reply to 400796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台灣應該不是山寨韓國隊,因為韓國沒有這麼不準!
  •  09-27-2011, 8:19 上午 400800 in reply to 400798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的確.之前和一些大陸留學生在國外打球, 的確較重視肢體對抗性, 有身高優勢或miss match一定打籃下硬吃,打的凶又硬.

    相對的台灣鬥牛, 較注重速度和外線,隨便碰或卡一下就叫犯規, 實在不習慣肢體對抗.

     

    這點應該從國內的裁判訓練做起, 對肢體對抗犯規的尺度吹鬆一點, 比照國際賽的尺度. 才不會像這次中華隊上籃想向裁判要犯規, 但都要不到.

  •  09-27-2011, 9:21 上午 400807 in reply to 400772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staycool:

    我看了一些大家的讨论,诚然有不少见解是针扎弊病的,但也有不少球迷的发言是大而无当的,至少在我作为一名篮球工作者而言,是这么一种感觉。

    以前我也是一名篮球运动员,跟大陆的易建联,王磊,易力他们是一拨的,当然,我是没什么名气了。后来,到国外读书,在HAWAII,跟吴岱豪曾经一起打球,他在BYU,我在UH。我说这些,并不是代表我就多么地具有代表性,也并不代表我说的一定是有说服力的,只是,既然我切身地参与到这项运动,相信有些观点是比较靠谱的。

    要说台湾篮球的问题有很多,归结为制度、经营、规模、氛围,这些宏观的东西就不多说了。从微观的具体的竞争场面而言,不够高只是一个层面,关键是对抗性太差了。

    或许有很多人认为,台湾队员的落位不够快,挡拆做得不扎实,三分不稳定,下快攻失误,篮板保护不佳,罚球不稳定,其实这些几乎全是因为对抗性不佳所造成的。譬如罚球为例,即便不是职业运动员,随便在街头篮球找个不错的人,都能达到70%以上的命中率,但一到比赛中,就很难了,在高对抗的转换中,你的手指、肌肉、呼吸、频率、甚至习惯,都会不一样。大家有没有发现,世界上好的球队,一般罚球都不错,越是差的球队,罚球就越差,这很大程度是对抗造成的。

     对抗性的问题,不是只有我知道,任何一位篮球工作者自己都知道,哪个篮球工作者,甚至说体育工作者不希望自己有强健的体格和优越的协调性。台湾篮球人自己也知道,但要改变,乃至提高对抗性,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最能得到锻炼的场所就是联赛的强度,不是到健身房练就能出来的。

    我给大家说个小事,当年,我记得在HAWAII,有一次我跟吴岱豪打完球,他说不打算继续读下去了。我问他怎么打算,他说要么回台啤,要么去日本,但他自己最想去的是大陆。我开玩笑说,好啊,大陆现在人傻钱多,你快去了。他回答说,除了赚钱以外,还有最重要的原因是保持高强度,如果回台湾或者去日本,刚去的时候会很好,但时间久了,对抗就下来了,水平也降低了。我调侃他说,那你去NBA啊。他笑笑回我一句:我也想啊。

    我说这个事情的意思是,任何篮球运动员都想把球打好,请不要过度苛责运动员本身。

    那天我在武汉现场看了台湾对韩国那场,我记得第一节台湾打得很好,但全部都没有对抗,陈信安的空手切,李学林的投射,但对方金周成、吴世根、文泰中,全部是靠身对抗的,我就感觉后面台湾可能顶不住了。虽然这么说有点马后炮,但台湾篮球要不提高对抗,水平很难提高。

    一家之言,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不足挂齿!

    讚讚讚

    說的很棒

    不虧是球員出身的

    專業


    大家好^^
    我是高小高
    桃園地區的網兄可以一起約打球阿!!
    (雖然我現在很爛XD)
  •  09-27-2011, 9:55 上午 400811 in reply to 400796

    Re: 台湾篮球的弊病, 从切身体会说起。

    yahookim:

    对抗这个问题要解决很难,不是身高的问题。

    现在世界男篮的主流就是对抗,主动对抗,防守用对抗干扰对方的节奏,降低命中率,

    用力量和对抗抢篮板,

    进攻的时候,主动用身体去对抗,抗开防守球员,总比被动被对方撞自己受到的影响要小,更容易做技术动作。

    球场就那么大一点,10个2米左右的壮汉,不管怎么跑位,怎么闪躲,空间也大不了。身体对抗是免不了的,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陈信安打球和林志杰在CBA最大的不同点就在这里,陈信安习惯了靠技术去闪躲,但是一般都躲不开,躲开了也多半动作变形,准心也不够,林志杰的打法就是主动对抗后做技术动作,这样所以结果也不同。

    我看琼斯杯打约旦最后一个球的,林志杰就是这样做的。

    身体对抗不是指身高,中国世锦赛打波多黎各,205的周鹏,背打不动小牛的巴里亚,今年NBA总决赛詹姆斯也背打不动巴里亚。很多欧洲球队的内线也就2米出头,今年进决赛的约旦内线的身高也跟曾吴田,差不多,照样打赢伊朗,爆了菲律宾,决赛跟我们只差一分。

    SBL我看过总决赛,进攻时候球都很少进三秒区,一直在三分线外倒来倒去,然后投3分,

    韩国小快灵那套是没用的,遇见强队,他们的命中率根本就不行,何况你们这样的山寨韩国打法?

    写的有些乱,想到哪写哪,写的不好,请见谅。

     

    你说得很好啊,对抗就是这个意思。你注意看一下,不止巴里亚,NBA里面很多错位的时候,后卫都不一定吃亏,就是对抗强的原因。

    至于小快灵,也是很多国家实在没办法,选择偏锋的路子来走。你看韩国出了一个河升镇,前些年也是围绕他打,结果没打出来而已。

    小快灵的战术最大的弊病就是稳定性比较低,别人对抗一上量,命中率就降低,很难翻盘了。

第 1/3 頁 (共 41 項)   1 2 3 下一頁 >
以 XML 格式的 RSS 新聞傳送觀看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