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
  • 體檢周俊三

    打完2011瓊斯杯,第一次站在國際大型賽會上調度、指揮、應變的中華男籃菜鳥總教練周俊三,完成「磨練」。

     

    我是阿三的支持者,阿三執教的專注、努力、準備、敬業態度,無話可說,但我必須這麼說,瓊斯杯給了中華男籃歷練、組合、練兵的機會,但更重要的是,也給了周俊三最好的學習當總教練、了解球員的心、懂得掌握球員特色功能,同時真正去理解比賽的舞台。

     

    如果瓊斯杯這場仗就是今年亞錦賽,那麼中華隊已經完蛋。中華籃協選訓委員決定遴選一個SBL教練擔任國家隊總教練,他們那一套「符合規定」的邏輯與「背書」的精神,根本就是狗屎。

     

    好吧,我又再一次得罪選訓委員們,失敬了,我有我的理由與堅持,即使不背書過去六年三度摘下SBL總冠軍教練閻家驊出任國家隊總教練,也該背書邱大宗、許晉哲執掌國家隊兵符,這是不是更符合遴選總教練的思維與邏輯,以及委員們所堅持的「規定與精神」。

     

    我還是要講一個實際情況,一個拿過多次SBL總冠軍的教練,還需要考一張「A級國家教練證」,才能執掌國家隊兵符,這本身就是個笑話。

     

    阿三還沒有履險過關,9 月武漢亞錦賽的考驗不只是內線和長人而已,在真正的戰爭還沒有登場之前,學瓊斯杯三連霸伊朗教練Matic說些別人不敢說,或說不出口的話,應該才是中華隊、周俊三最需要的朋友。

     

    沒用周柏臣,可惜

     

    阿三必須在理解比賽、了解球員功能、熟悉球員的心,同時掌握更精準的調度、用人哲學,把球員的角色與特長融入團隊,發揮團隊防守的能量,提升中華隊的整體競爭力。

     

    198公分周柏臣經驗雖嫩,但有對抗性、有高度、有運動力,他是中華隊非常需要的內線苦工,尤其是在少了田壘、傷了吳岱豪情況下,他的未來與角色更重要。這次瓊斯杯周柏臣沒有得到上場時間與磨練,太浪費了,像周柏臣這種年輕長人,就是要利用瓊斯杯去調整,給他信心,教他玩命防守和抓籃板、拿捏對抗尺度,讓他去搭配曾文鼎與簡嘉宏、何守正,組成內線,這才是上上之策。

     

    打出簡嘉宏,可賀

     

    簡嘉宏成為今年瓊斯杯最大驚喜,也打出自己的作用與信心,他更執著與專注在籃板和防守工作,同時更加理解比賽與團隊合作,他未來可以成為內線第一替補,也可以拉上來,搭配曾文鼎或周柏臣作戰,組成內線屏障和苦工。

     

    簡嘉宏的出色投籃、強硬球路、高位作用,與周柏臣的運動力、速度、年輕,其實是可以更多結合,何守正現在成為中華隊內線防守苦工,他表現稱職,有對抗強度和防守經驗,剩下的是個人能力與天分問題,其實如果周柏臣的運動力、高度、速度用來搭配何守正,也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

     

    與其等待吳岱豪傷癒和田壘歸隊,不如多練練周柏臣,這才是更好的應變,這兩人的變數太多,益增何守正做防守苦工、周柏臣沒機會磨練的可貴與可惜。

     

    多一個周柏臣,可以幫助中華隊解決內線籃板和防守、高度問題,甚至幫助曾文鼎、何守正、簡嘉宏,讓他們打出更好的作用,這是周俊三在用人上的漏洞。

     

    用人原則,防守至上

     

    我不想去提球員的心理問題,我想提的是,「如何掌握比賽脈動,了解球員作用與特長,讓他上場去發揮功能作用,融入團隊,保持專注力、積極度,同時打出信心」。

     

    球員都是如此,他打不好,狀況不優,你愈不用他,他就愈不想聽你的,愈多抱怨,也會有愈多消極,這是惡性循環。但做為總教練,你也不能一直在試手氣,怕球員沒打到球。

     

    因此,不管是何種情況與壓力,防守至上用人原則,還是第一核心。以陳順詳、呂政儒、楊敬敏三名射手為例,誰能防守,誰在對抗中更積極、更玩命,就多用誰,這才能建立一個指標與產生激勵作用,找到對教練、團隊最合適的角色球員,充分發揮個人球技和作用。

     

    其他

     

    其實周俊三在使用張宗憲、林志傑、李學林的時機、時間與角色定位上,也做的並不是很完善、融洽,張宗憲就是要負責出奇兵、打壓迫、打反擊、拚得分的,林志傑不論狀況好壞,他是中華隊很重要的「play maker」,也就是進攻機會創造者,李學林的問題可能在心理、持球時間,他需要在教練、隊友之間,找到打球的平衡點和感覺,發揮自己的侵略性和創造力,那不一定是得分,這是李學林必須要儘快參透的基本認知。

     

    讓球活起來,讓隊友動起來,讓團隊更靈活,讓節奏更流暢,這才是控球靈魂的核心工作,做為一名主力控球後衛,球未必一定要停在你的手中,也不一定要由你出手投籃。

     

     

     

     

     

     

     

     

     

     

  • NBA球星訪台集錦

     

    NBA每年夏天都會把聯盟熱門球星,或者是美女啦啦隊帶到台灣,與亞洲籃球開發最早的台灣NBA球迷互動,「NBA尬一夏」演變為後來的「NBA Madness」籃球娛樂影音活動,10年更成為NBA在台灣的行銷招牌。

     

    當今聯盟第一長人奧蘭多魔術隊中鋒哈沃德(Dwight Howard)2005年夏天就率先訪台,帶來他的搞笑性格,嫵媚動人洛杉磯湖人啦啦隊Lakers Girl也在2002年來台亮相,揭開NBA尬一下在台灣發展序幕。

     

    NBA Madness每一年都把NBA籃球的魅力帶到台灣,即使NBA封館,球季暫時停擺也不例外。

     

    2002年,洛杉磯湖人Lakers Girl啦啦隊+2001年大換血的中華男籃一起亮相,讓台灣籃球迷和NBA球迷耳目一新,一起感受NBA的籃球影音娛樂秀,還有中華男籃青春動人的換血新貌。

     

     

    2003年,中華四少擔任NBA尬一下主軸,與參與活動的球迷玩翻天。

     

     

    2005年,NBA年度最佳新人,主宰當今NBA禁區的中鋒哈沃德+華頓(Luke Walton)一起在台北亮相。哈沃德的親切與華頓的靦腆,相坱成趣,也讓NBA尬一下在台灣的活動、視覺、名氣愈來愈多樣化。

     

     

    2006年,伊古達拉(Andre Iguodala)、佛萊(Channing Fry)、莫布里(Cuttino Mobley)三星組合,聯袂來台尬一下,也第一次把NBA關懷行動(NBA Cares)帶來台北,散播NBA另一種關懷社會公益形象。

     

    2008年,NBA傳奇球星崔斯勒(Clyde Drexler)、阿姆斯壯(B J Armstrong),為台灣NBA球迷帶來懷舊情感。這一年也是NBA傳奇明星賽在台北、新竹登場的開始,包括崔斯勒、阿姆斯壯,以及皮彭(Scottie Pippen)、萊斯(Glen Rice)NBA傳奇名將,都在2008NBA台北傳奇明星賽中大秀球技,第一次 NBA原汁原味的比賽、內容、過程、規格帶到台北。

     

    2009年,洛杉磯湖人後衛法瑪(Jordan Farmer)獨挑大樑,波特蘭拓荒者啦啦隊壓軸帶來美麗性感的籃球表演。在台北新光信義百貨商圈,NBA搭建的「NBA Madness籃球王國」影音嘉年華更具規模和氣勢,大大刺激台灣球迷和媒體熱情參與。

     

    2010年,「NBA關鍵先生」歐里(Robert Horry)帶著奧克拉荷馬雷霆啦啦隊訪台,關鍵先生的優質談吐,雷霆啦啦隊渾身是秀,是這一年NBA Madness最美麗的籃球大使。

     

     

     

  • 陳信安「假摔啟示錄」

    瓊斯杯詭異的哨音不是新聞,陳信安順勢一倒的假摔也不是新聞,中約之戰,輸球的約旦教練鮑德溫氣瘋了,揚言他帶的球隊再也不會來台參賽,也不是什麼大新聞。

     

    這些都只是瓊斯杯文化與愛恨情仇的一部分,瓊斯杯原本就是一場台灣籃球嘉年華,地主要打得盡興,球迷要看的開心,瓊斯杯也要努力成為賺錢的商品,支撐台灣籃球每年最重要的一場盛宴。

     

    約旦就算永遠不來,也不是那麼重要。

     

    只是,我們對台灣籃球的熱愛與了解,對中華隊的教育、養成,對裁判素質的提升,還有對瓊斯杯的情感與定位,的確需要一次更沈重的省思。

     

    *裁判的判決與規則解釋「很瞎」,場上衝突,衝進場的板凳球員沒有被驅逐出場,也是一個很糟的判例,以後還會成為永遠的笑柄。

     

    20092月,台啤和台灣大在SBL新竹例行賽衝突,靠近衝突點的台啤板凳區球員、管理全進場了,結果當下全部被驅逐出場,台啤管理林玠禾還被判整季禁賽,把我笑死了。這一次判決,讓我更認識林玠禾,真有意思,我常開玩笑說,他是天下第一管理,整季禁賽,連林志傑、田壘都沒有這種左右聯盟的分量。

     

    這當然是個笑話,但場上發生衝突,衝進場內的板凳球員一概要驅逐出場的判例,舉世皆然,這次判例的形成,我們的技術委員和裁判,真的大開倒車20年。

     

    *中華隊逆轉贏球,球迷當然開心,媒體也有衝突點和議論,可以大作文章。不過,如果我是中華隊教練、球員,我還真的開心不起來。

     

    中華隊確實有打出贏球決心和韌性,這是值得嘉許和安慰之處,裁判的哨音尺度與爭議,以及裁判技術性問題,也不是教練、球員可以控制。只是,在瓊斯杯這個舞台上,打出漂亮的好球與內容,跟贏球同樣重要,中華隊在其中學到了什麼,也比贏球更重要。

     

    為什麼場上衝突時,板凳席的球員還要衝進去,這在國際賽是要吃大虧的。從現實眼光去看,沒有登錄的吳岱豪可以衝,反正被逐無妨,該出手就要出手救人,但要打仗的球員不能失去冷靜,要了解球場、比賽規則與精神,這是很基本的教育素養。

     

    不過話說回來,沒有登錄的吳岱豪根本不能坐在板凳席上,沒有依規則合理掛名的職隊員都不能坐上板凳席,這也是我們國內比賽的一個大漏洞。

     

    *陳信安的假摔,把約旦前鋒阿巴斯氣壞了,也成為場上另一個爭議與衝突點,這很有趣。

     

    我喜歡陳信安的聰明與應對,他很專注在比賽,雖然摔的不真,演技平平,但騙到菜鳥裁判,也讓阿巴斯幾近瘋狂,改變比賽走向。只是這種場面和情況,在真正的國際大賽可能不會出現,陳信安還有可能被吹假摔的技術犯規。

     

    通常在防守時,不要輕易假摔,因為一摔很可能哨音沒響,還輕易丟了兩分,進攻時不能摔的太假,太假也很容易被裁判抓包,不可不察。

     

    *我很同情那個被約旦抗議的香港裁判,他可能吹的不是很好,但他在瓊斯杯這個舞台上,確實也有他的難處與立場。

     

    我只想說一句,放過他吧,時代不同了,我們不要再殘害這些年輕或資深的裁判好朋友,讓台灣籃球嘉年華會重新回到娛樂、激情、比賽、內容的最好境界。

     

     

  • NBA台灣心路,10年記憶

    NBA Madness尬一下籃球活動,2002年在台北誕生,NBA利用籃球,結合娛樂影音,帶來NBA傳奇球星、美女啦啦隊,為台灣NBA市場打開一個個奇蹟。

     

    2011NBA Madness迎來第10年,過去10NBA在台灣紮根的記憶與創舉,四處可見。

     

    12007NBA大蓬車第一次在台灣亮相,走遍全省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和高雄,跟籃球迷同樂,讓不會打籃球的球迷同樣感受到NBA籃球的創意與好玩,這是台灣NBA「呼嘯進城」全省巡迴的武器,也是NBA留給台灣籃球最大的行銷創意。

     

    2、美麗的視覺創意,寬敞的空間,所有你可能想得到的籃球遊戲和比賽,吃喝玩樂一併打包,NBA Madness尬一下幾乎完整的提供籃球迷認識籃球,喜愛NBA,並且懂得去享受籃球娛樂影音比賽的一切需求。

     

    3、與NBA球星、商品近距離接觸,NBA Madness從來不會吝於給籃球迷帶來驚喜和創意。

     

    4、用籃球自我挑戰,實現夢想,NBA把籃球娛樂發揮到極致。

     

    5、不分男女老少,不管你會不會打籃球,認不認識NBA球星,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參與NBA Madness的所有活動,這就是NBA貼近球迷的手段。

     

    6、美女、影音、娛樂+籃球、球星、遊戲,NBA帶給球迷的歡樂,四處可見。

     

    7NBA合作夥伴+籃球技術挑戰賽,NBA用簡單的創意與消費者結合,創造更多元的籃球娛樂效果。

     

    8、讓球迷、家人、朋友留下最永恆的一刻,NBA Madness永遠成為籃球迷最心動的記憶。

     

    9、喜歡嗎?NBA會送給你,這就是參加NBA Madness最好的禮物和驚喜。

     

    10、讓會打籃球,熱愛挑戰的你,真正感受到NBA籃球的競爭力和對抗,NBA球場真實體驗一對一,三對三,五對五,都會讓籃球迷更了解籃球,更喜愛NBA

     

  • 中華女籃,加加油

     

    曾文鼎轟天一扣,扣出球迷的激情

     

    2011台鹽生技瓊斯杯籃賽男子組「中日之戰」,超過6000名買票觀眾,氣氛high到不行,那怕這支日本隊可能只是日本三軍,因為他們經驗更嫩、也更年輕,但球迷還是想要看看真正的中華男籃與好球賽。

     

    從比賽內容來看,中華男籃有三個最大的改變:

     

    1、更重團隊合作,更有小組搭配:不只是中鋒曾文鼎,其他隊友在相互搭配和走位上,也有更緊密的結合。

     

    2、更懂傳球,更多傳球投籃得分:昨天「中日之戰」是中華隊過去10年來,最多靠隊友傳球助攻、投籃、得分的比賽之一,用傳球為隊友創造投籃機會,這是一個很棒的團隊。

     

    3、更專注防守,更會包夾協防:防守意識和專注防守的態度,感染全隊,人人肯防守、人人拚防守、大家都重視防守的細節與意識,會是中華隊最重要的戰力。

     

    這是以往中華隊很少看到的執行細節與團隊戰術搭配,中華男籃一向戰術理解力差,團隊合作不良,更多靠個人得分,也更多在拚手氣和賭球運,球的轉移與傳導,當然也不到位。

    期待陳信安再度飛翔,籃球迷有更深的期許和期待

     

    日本隊太嫩、經驗太差固然是主因,但中華隊至少還表現出「一個團隊與整體」的樣子,球員用心用腦打球,專注防守和協防補位,這已經打出令人球迷滿意的內容。

     

    當然中華隊還有一些小問題需要解決,比如:防守籃板鞏固不好,卡位意識不夠,領先之後容易鬆懈,面對實力更強大,內線更高大的南韓、伊朗、約旦和菲律賓,中華隊如果不能更有效的保護籃板、鞏固禁區,還是不能打出更好的團隊戰力。

     

    把記憶和話題拉回到中華女籃身上,我的標題是「中華女籃,加加油」,我沒下錯標,今天專欄要談的是中華女籃,中華男籃只是做為引言和比喻。

     

    拿下瓊斯杯女子組冠軍的中華女籃,即使比賽擺在台北市打,即使比賽不賣票,即便國際賽成績更好、更傑出,06年亞運還拿下銀牌,但是台灣女籃氛圍就是拉起不來,球迷就是不易凝聚,媒體就是缺少關注,女籃市場和電視轉播均不受重視,依舊躺在那裡。

     

    中華女籃在本屆瓊斯杯表現其實很平凡,她們沒有咄咄逼人的速度,沒有內線第一高度,沒有精準具殺傷力外線,也沒有更出色的團隊合作。一如總教練張慧瑛說的,「我們唯一能改善的就是防守,加強防守,以提升競爭力」,張慧瑛非常無奈,但這就是目前中華女籃的組

    成與實力。

    女籃需要塑造球星魅力,林志傑就是最好的樣版之一 

     

    許多女籃基層教練積極提升年輕球員身材,後場高度平均達180公分,但高度提升了,組織力、突破能力和外線穩定性是否跟著提升,這是一大問題。更重要的是,中華女籃最需要的「速度」,有沒有跟著拉上來,如果沒有驚人的速度為底子,一向欠缺場上第一高度和防守強度的中華女籃,依舊很難在國際舞台上取得突破。

     

    U19中華女籃有一批身材更好、更年輕、更有運動力的未來之星,他們不但天分好,更高大,更年輕,更有可塑性,每一個球員也都長得非常標緻、漂亮,她們會成為台灣女籃的基礎,也是台灣女籃「職業化」的最大本錢。

     

    台灣女籃要真正提升與改變,就要脫離WSBL與聯賽的僵化機制,做好的美麗包裝與行銷,改變女籃的形象與印象,同時真正的「職業化」,用職業的手法去行銷女籃,推廣比賽,重新打造女籃形象,刺激媒體和球迷、贊助廠商的關注力,才能看到未來。

     

    這大概是過去10年來,我第10次發表有關台灣女籃必須職業化,除舊佈新,徹底改變經營、比賽、女籃思維,才能改變女籃現況與衰退事實的呼籲。

     

    中華男籃還有先天優勢,籃球迷還是更愛他們,更關心男籃發展,中華女籃再不積極認清現實,做出改變,未來只會更慘。

     

     

     

更多發表 « 前一頁 - 下一頁 »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