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
  • 2014的祝福,從田壘開始

    送別2013,迎接2014,要祝福和感謝的人很多。

    希望田壘保持健康,率領達欣奪冠,他應該要有20分、10籃板的實力,只要他願意,他仍是台灣籃球首席球星,SBL最有主宰力的球員。

    陳信安退休,林志傑、曾文鼎旅外,如果連田壘也離開,那台灣籃球真的沒有剩下什麼值得期待和期許的未來。雖然劉錚、呂奇旻、胡凱翔三名年輕人帶來不小希望,但他們兩、三年後可以取代志傑、信安、田壘嗎?

    我超喜歡南湖高中後衛「小黑」曾柏喻,我是他的球迷,他讓我看到一種很特別的控球後衛風格和速度,他夠快、夠殺、夠狠,也夠聰明,保持低調、繼續努力,他很快就會成為一名更出色的球員。

    我也超喜歡后綜高中後衛余孟耘,我也是他的球迷,他是今年HBL高中籃球「擋拆戰術」打得最棒的後衛,可惜后綜沒打進八強,但余孟耘的成熟度與求追更好的野心,將是他飛躍進步的動力。

    余孟耘懂得用腦袋打球,他需要保持耐心,很快就會打出一片天。

    提到信安,飛人退休,離開球場,也帶走我們無數記憶和激情,希望他在辦公室裡可以找到籃球場外的另一個春天,祝福他。

    我很期待能仁家商前鋒李冠毅能不能率領能仁完成HBL高中籃球二連霸。

    很多人並不看好188公分李冠毅的未來,我認為他是今年HBL最佳球員,未來他只要減重、提速、練穩一手外線,他也會是一名很棒的小前鋒,雖然矮了點,但他會很實在好用。

    今年夏天我一再推荐台啤後衛呂奇旻,他也果然在台啤逐漸打出自己的價值,他甚至還有轉打控球的潛力天賦,希望他可以在今年球季打完後,可以成為一名閃耀的國家級球員。

    我知道呂奇旻很棒,有力量、會防守、又聰明、戰術執行力佳,可以在二、三號位置上遊走,但我真的沒想到他可以改打控球,這是我真沒想過的事。

    中華男籃總教練許晉哲2013年把中華隊帶回亞洲四強,球員團結努力,歸化球員戴維斯助陣,當然許晉哲的執教、領軍風格,以及中華籃協的後勤支援,取得一個完美的總結。

    謝謝中華籃協,謝謝許晉哲,也要謝謝所有的中華男籃國手,你們的努力和犧牲,為台灣籃球找回一些信心,保有未來的那分期許。

    過去兩年中華籃協理事長丁守中做了許多事,他為籃球爭取更多經費,他任內完成歸化球員,他也用自己的思維和立委身分,全力去為台灣籃球擘畫未來藍圖,要求中央政策全力配合推展籃球,不管籃球人、媒體人滿意度多高,他確實做了不少以前沒有做過、做到的事。

    但我認為台灣籃球最重要的產業願景是「籃球職業化」,SBL七個企業在砸錢,一年總投資超過25千萬元,有職業規格,卻只能業餘操作,整個籃球產業停滯,欠缺競爭力,產值不斷下滑,收視不斷掉落,廣告不增反減,再拖下去,只會不進反退。

    最後要謝謝所有為台灣籃球努力、默默付出、無悔支持、投入贊助的所有人與企業,雖然籃球復甦之日那一天降臨沒有人知道,也可能遙遙無期,但至少每個人都還保有一絲希望。

    迎接2014,祝大家都有美好的一年。 

     

     

  • 談簡浩,感慨萬千

    簡浩的話題,承蒙兩岸聞人吾友朱爺指點一二,非常貼心。

     

    我寫簡浩在大陸CBA的問題,講白一點,論點只有三個:

     

    一、我看不懂江蘇教練要簡浩做什麼,就像我分析簡浩,他是一名奇兵射手,不是球隊主力射手,也不會是第二射手,當當奇兵可以,場場實戰要靠他砍分就會有麻煩。在大陸這種身高195-203CBA居然會有球隊找簡浩。

     

    二、既然要了簡浩,那就得會用他,為他定位,但教練不會用,也不知道該怎麼用,放著也不知道要幹嘛,乾脆雙方提早解約算了。

     

    誰都會看不準人才,因為選秀、挑人運氣成分很高,舉世皆然。但簡浩還是有一招,而且人超帥,很有球迷和媒體緣,教練根本不會用,也不知道怎麼用他,只能請他走人,這就是庸才。

     

    簡浩生涯投進不少關鍵球,那不完全靠手氣,他還是有外線實力和出色運動力,只要教練會用他,給他精準定位和角色,他還可以是一名高效奇兵和替補射手。

     

    三、CBA有兩名洋將可以同時上場,大陸也需要高大長人堆砌內線厚度和高度,相對削減了台灣球員的角色和功能,大陸內部也只需要能快速突破的後場球員,以及能創造投籃機會的控球後衛,定點高大射手大陸產值和人才比台灣球員好很多,他們不需要從台灣引進。

     

    所以,除非是像林志傑這種自己能創造投籃機會和為隊友創造空間,或者張宗憲、楊敬敏這種自己能殺出血路的得分球員,其他球員用途都不大。

     

    朱爺引用姚明的說法,曾文鼎是用來串連上海隊,聽起來很精準、很有深度和籃球哲學,但我的看法不同。我認為上海隊根本不會用曾文鼎,教練也束手無策用不好,當然也可能是曾文鼎的作用有限,因為曾文鼎籃板OK,得分能力平平,在兩名洋將可以同時上場的聯盟,曾文鼎的作用也被削減大半。

     

    姚明的美言和深度分析,不但美化上海找曾文鼎,也為球隊找到下台階。

     

    大陸男籃今年在亞錦賽意外輸給中華,我不知道是大陸籃球搞垮了希臘名帥楊納基斯,還是楊納基斯搞砸了大陸男籃招牌,但過去這幾年,郭士強沒帶好,楊納基斯半途折翼,留下一團團無解的問題,大陸男籃國家隊教練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接班人,也是悽慘現況。

     

    台灣旅外球員很少被重用,很大的原因是教練根本不會用,也不太敢用,用了對比賽改變不大,當然不用傷害也不會太大,這是我所謂的信任和耐心問題,這也是我會評論大陸教練普遍都不高明的原因。

     

    但願簡浩可以拿到合理的解約金,因為在CBA什麼都有可能,球隊就是王道,當家的說了就算,當初簡浩滿懷欣喜和希望去挑戰CBA的美意落空,希望他一切都能平安、順利。

     

     


     

  • 除非為了銀子,否則別去大陸CBA

    今天大陸華體網報導,中華男籃國手簡浩將與大陸CBA江蘇南鋼提前解約,由於簡浩在江蘇派不上用場,融合不多,雙方決定提前分手。

     

    我關心的並不是簡浩還能不能回SBL超籃,那不是重點,簡浩真要打球,下季再回來也沒差。


    我想說的是,除非真的為了大把大把銀子,否則,台灣球員要去挑戰CBA,真的要考慮清楚。

     

    因為,大陸的教練都很平庸,也不太會用台灣球員,信任度也不夠,在戰績掛帥的前提下,他們更不會有足夠的耐心給台灣去的球員機會和空間。簡浩打得有多糟?華體網給的數據是:開季八戰,出賽四場,每場5分鐘多,三分球60中。

     

    什麼鬼啊,這看得出什麼!

     

    打垃圾時間,四場球一共打20多分鐘,三分6投不中,這能說明什麼。NBA邁阿密熱火的老神射Ray Allen也曾經多場連11次三分出手不中。

     

    江蘇教練懂不懂簡浩,他知不知道簡浩的作用和功能,球隊希望簡浩為球隊做什麼貢獻,可能都還搞不清楚。

     

    江蘇的確是有簡浩不多,沒簡浩不少,但當初他們想要簡浩,就該好好評估想清楚,他們需要簡浩做什麼。簡浩防守不行,也不擅長防守,籃板球能力有限,他的外線也是看手氣,極不穩定,效力SBL璞園時大概是三、四場準一場,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出奇兵。

     

    如果江蘇需要主力外線射手,那麼他們就不該找簡浩,如果他們需要一個外線奇兵,偶而上來救火,改變手氣和外線進攻,那簡浩或許可以。

     

    簡浩在璞園和中華隊都是當外線奇兵用,如果江蘇把簡浩當第一或第二外線主力射手,那他們的球探報告和教練專業能力,都需要好好檢討。

     

    其實在CBA打球的台灣球員,除了林志傑,以及今年的楊敬敏、張宗憲,其他受到重用的球員並不多,上海也一直用不好曾文鼎,曾文鼎上場時間也不多,今年李學林上場時間也減少了,以目前大陸CBA的競爭環境和兩名洋將同時上場的規定,台灣球員有沒有上場,對球隊戰力和整個戰局影響都不會太大,台灣內援受到重視的程度,也就更微不足道。

     

    CBA各隊而言,除非一上場就能大量得分,拉下大量籃板,籃下有足夠主宰力,攻防效率極佳的球員,否則還是兩名洋將加大陸本土巨人、定點射手,用起來更為實在。

     

    這些年見識過大陸教練的執教水平和能力,真是夠了。

     

    簡浩如果真的提前結束CBA之旅,他應該要開心,打不到球,不受重視和信任的感覺,真的很不好。他的例子、情況很特殊,也讓很多一心嚮往CBA的台灣球員要想清楚,除非是為了大把銀子,否則跑這一趟真得三思再三思。

     

     

  • 林書豪與Patrick Beverley的差別在那?

    我女兒是個林書豪迷,她還算理性,雖然死挺林書豪,自稱「豪嫂」,但看比賽、讀文章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不會隨波逐流。

     

    她在看完小朱叔叔(我的好兄弟,朱彥碩兄)的文章後,跟我討論很久,她不喜歡小朱叔叔這一篇的論述和觀點,也覺得他的評論個人情緒多了點。

     

    我告訴女兒,批評林書豪的你不高興,捧林書豪的文章你也不喜歡,這是什麼狀況!

     

    她說,「我看了,但就是不喜歡,也說不上來」。我告訴她,那我也寫一篇我的看法好了,因為林書豪今年的確打得讓我有感,看看能不能幫她找到平衡點。

     

    每個火箭迷都知道,Beverley擅長防守,他都用身體和生命去防守,他用打總冠軍賽的拚勁去打季前熱身賽,讓人印象深刻,經常搞得對手自己人仰馬翻。這種球員老實說真的叫人「討厭」、「煩躁」,但你真的拿他沒辦法,因為他不怕死,身體粗勇又快速,真會搞得你發毛。

     

    Beverley另兩個優勢是外線和籃板,他的三分外線算在水準以上,籃板就一名61吋後衛來說,也有水準之作,很有殺傷力和破壞性,出色的防守+合格外線+水準籃板,這是教練讓他取代林書豪先發一個很大的原因。

     

    火箭教練Kevin McHale認為他適合當火箭先發主控,用來搭配James HardenChandler Parsons Dwight HowardOmer Asik,我也沒有意見,這是教練個人主觀喜好和執教風格,只要能組成完美團隊,進攻流暢,防守升級,人人快樂,而且必須不斷贏球,這就是最好的組合。

     

    小朱兄認為,Beverley只是綠葉,不會搶去球星光環,這是HardenHoward更喜歡他的原因。這分析很有梗,我喜歡,但我並不這麼認為,HardenHoward這種聯盟超級A咖,排名前五、前十的球星,如果還怕被林書豪搶走丰采和光環,那他們兩個也別混了。

     

    小朱兄認為,林書豪可以幫助他的隊友更好,同時他也有成為球星的能力和潛力,這一點我是不太認同。

     

    我不認林書豪是個球星級的人物,他能讓隊友變得更好的能力也很有限,但我認為,他是一名合格的先發主控,比Beverley更適合做為火箭先發,他的傳球、視野更出色,擁有比Beverley更好的創造力和組織力,他擁有聯盟先發主控平均水準以上的實力。

     

    Beverley適合做為「奇兵」,從板凳出賽,為比賽注入不同能量和出色防守,為球隊帶來改變,這更能發揮Beverley的作用,因為他並不擅長引導和組織一支球隊和隊友。

     

    至於林書豪則是更合適的火箭先發主控,他能組織進攻,視野和傳球都不錯,而且突破能力和臨場判斷力也在水準以上,他確實可以幫助他的隊友,但他不是球星級的主控,那太高估他的實力和能力。

     

    Beverley成為主控,當Howard加入火箭,Asik也持續打先發中鋒,火箭陣中最好的三名防守球員都先發了,但火箭的防守還是有一搭沒一搭,場均失分高達103.6分,排名聯盟倒數第七,防守效率跌出聯盟前20名時,這就表示這個組合有問題,教練的戰術思維和輪換用人也出現漏洞。

     

    如果拆開來看,BeverleyHowardAsik都是可以排進聯盟最佳防守前三隊的球員,但這個組合卻不能打出更高效的防守,McHale的執教能力問題和用人思維就更大了。

     

    林書豪和Beverley的差別就在,林書豪是先發主控的料,他是聯盟水準以上的主控人選,今年還會進步。

     

    至於Beverley就只是一名很棒的「奇兵」,一個出色的功能性球員,他的能量和防守衝擊力可以用來改變比賽走向,更適合從板凳出發,幫助球隊改變比賽節奏,為球隊注入最需要的能量。

     

  • 從林書豪看陳信安—NBA這條路有多遠!

     

    這是我在服務的聯合晚報「私房新聞」2013113日所寫陳信安的故事,看完陳信安當年挑戰NBA的心路與轉折,我想聽聽各位的想法和意見,謝謝。

    我的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2131912695

    我的信箱:doctorlee53@gmail.com

     

    台裔NBA第一人,「哈佛小子」林書豪在NBA精采表現,扭轉全世界對亞裔球員打NBA刻板印象,除了姚明、王治郅、易建聯、巴特爾等身高7 (213公分)以上長人,像林書豪這樣身高只有63 (190公分)的矮小後衛,同樣可以立足NBA,擔任先發後衛。                                 

                                                         

    20122月林書豪在紐約意外刮起「林來瘋」風暴,從一名籍籍無名的板凳、隨時就要被裁的邊緣球員,突然率領尼克打出7連勝,瘋狂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不斷成就驚奇,最終幫助傷兵滿營的尼克保住東區季後賽資格。               

                                                         

    「林來瘋」瘋狂平息,林書豪開始真正展現自己實力,他對台灣籃球的意義,對台灣年輕球員的啟發、激勵,影響力才剛要開始。                                            

                                                         

    林書豪讓我想起三名台灣球員,2002年的陳信安,2005年的田壘,還有2012年的張宗憲。                           

                                                         

    在林書豪之前,應該沒有任何一個台灣球迷相信,台灣球員或台裔球員,有朝一日也可以打進NBA,甚至成為一名NBA先發球員。

     

    林書豪可以,那陳信安呢

     

    如果林書豪做到了,那麼體能、條件、身材都比林書豪更棒更出色的陳信安、田壘、張宗憲,他們或許也有機會可以完成這樣的目標和挑戰。                                 

                                                          

    2002年陳信安成為第一個挑戰NBA的台灣球員,身高65(196公分)打得分後衛,彈性、爆發力都是亞洲第一的陳信安,在國王隊亞洲球探買利嘉引荐下,挑戰NBA沙加緬度國王隊季前訓練營,留下台灣球員在NBA第一個足印。        

                                                         

    陳信安擁有NBA等級的體能、爆發力和身材,可惜他並不是在美國高中、大學成長養成,也沒接受更積極、富侵略性的美式打法風格。                                       

                                                         

    一如林書豪在加州打高中籃球,進哈佛打大學籃球一直被刻意輕視和忽略一樣,陳信安並沒有得到NBA教練和球探真正的重視和上場時間,陳信安最終只能在2004-05年挑戰美國小聯盟CBA職籃。                                       

                                                         

    身高68 (203公分)的田壘,2005年挑戰國王夏季聯盟,身高64 (192公分)的張宗憲,2012年挑戰灰狼夏季聯盟,五場比賽都沒有上場。田壘幾乎只打垃圾時間,完全不受教練重視,在美國打第二級大學籃球,並獲得四強賽MOP(最佳球員)張宗憲,即使小有背景和出身,同樣被完全忽視。  

                                                          

    林書豪在美國成長,打高中、大學籃球都受到傳統觀念束縛和刻意忽視,更何況是來自台灣的陳信安、田壘、張宗憲,他們的定位與自信,肯定更難得到美國教練和球探的真正重視與肯定,再加上語文隔閡和文化差異,讓台灣球員更難立足。                                                 

                                                         

    不過林書豪讓我們相信,台灣球員未來要挑戰NBA,成為一名合格的NBA球員,絕不是空想和空談,當年如果陳信安、田壘決定去美國念大學,打大學籃球,或許今天的情況和結果也會完全不同。                                     

                                                         

    陳信安的爆發力和身材彈性超越亞洲球員,2002年挑戰國王季前訓練營時,陳信安外線、突破能力已相當出色穩定,可惜語言隔閡、文化差異,加上亞洲球員打法保守、個性內斂的性格,讓陳信安始終沒有更積極的表現。               

                                                         

    另外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輕視」,因為幾乎所有美國教練、球探始終都不認為亞洲球員,尤其是台灣來的籃球員,怎麼可能有能力挑打NBA,一如林書豪,即使他已經成功立足NBA,但還是沒能扭轉美國籃球對華裔球員的刻板印象。       

                                                          

    11年前,陳信安在內外因素多層影響下,最終沒有機會站上NBA舞台證明自己,這是他籃球生涯最大遺憾。

     

    陳信安的「決定」

     

    儘管那已經是11年前的事,但好奇的籃球迷和納悶的人們一定不少,大家心裡都有個疑問:「亞洲飛人」陳信安離NBA究竟有多遠?                                           

                                                          

    以陳信安驚人的體能條件、爆發力和身材天賦,陳信安只差一個「決定」,如果他當年高中畢業毅然決定赴美打大學籃球,那麼所有的故事與結果將會完全不同。                 

                                                          

    但陳信安因為各種內外因素決定留在台灣,一念之差,讓他與NBA的距離愈拉愈大,最終只能成為一段故事完美,結局卻又不太完美的記憶。                                  

                                                          

    陳信安有多棒,他還在念高中時,名氣就傳到美國大學。    

                                                          

    1998年美國大學籃球一級勁旅匹茲堡大學教練親自打電話到台灣,因為他聽說台灣有一名很棒的高中球員陳信安,他想要蒐集這名球員的相關背景,如果可能,當然要把他挖到匹茲堡大學。                                            

                                                           

    匹茲堡教練是從當年CBA宏福職籃總教練普拉達口中,得知陳信安這名亞洲高中球員,當年想要網羅信安的美國大學還有多所,但最終信安都未能成行。                        

                                                          

    不管你相不相信,陳信安距離NBA的距離,只是一個「決定」而已。                                               

                                                          

    如果他當年高中畢業毅然決定赴美挑戰NCAA,如果他不三心兩意,如果他身旁有個真正可以開導和支持他的好友,如果他不受困於國內籃球的束縛和誘惑,如果他能早早下定決心挑戰NBA,那麼結果應該完全不同。                       

                                                           

    NCAA美國大學籃球的對抗和歷練,可以培養一個不同的陳信安,讓他籃球基礎更紮實,身體對抗性更強,攻防觀念更完整,語言溝通能力更容易,也能更快融入美式球風,真正理解自己完全具有打NBA的天賦條件。                       

                                                          

    林書豪的球技和毅力,就是在美國高中、大學養成,加上林書豪有超NBA的籃球智商,幫助他奠定更紮實的籃球基礎。

                                                          

    當年沒有做出快速「決定」的陳信安,那一段挑戰NBA國王隊的經歷只剩回憶。                                    

     

     

     

更多發表 « 前一頁 - 下一頁 »
SkinName:iroha_Blog2
Powered by Community Server (Commercial Edition), by Telligent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