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圓球城市 登入 | 註冊 | Help
 
首頁 作者專欄 新聞 市民開講 活動專區 論壇

老徐園地

  • 網友問題:增胖、投籃不好、肌力訓練與訓練計畫

     

     

        在許多人都有問題;但是,我要照顧部落格的讀者問題為優先情況,其他網友問題,只能用彙集方式討論,請讀者們見諒!

     

    illxw問題

    老師,我想請教你有關鍛煉身體的知識;先說說我現在的情況吧!我身高167CM,但只有49公斤,屬於超級瘦的那種,我的力量太小了,速度還可以;但我從小到大不缺乏體育運動,而且每次運動都很賣力。小時候踢球踢到渾身酸痛,到現在也是打球打得體力透支我才回家,為什麼我還是那麼瘦呢?我的吃量一般,身體除了有鼻炎外沒什麼其他疾病!我很想增重!到底如何是好呢?

     

    討論:鶯肥燕瘦自古以來,一直都是許多人關注的焦點;只是,有趣的是,難得有人想要「增胖」。基本上,這是我上課的內容之一,上課要講二個小時,我就濃縮的介紹,讓讀者瞭解增胖的科學依據。

     

    首先,建議你先去做「健康檢查」,檢查你的腸胃組織器官,有沒有先天遺傳上疾病,檢查看看你是否染上吃什麼、拉什麼的「吃不胖」疾病;因為,鶯肥燕瘦60%以上都得自「遺傳」,遺傳自你父母親的基因。例如,你父母親有腸胃病,吸收消化器官不好;所以,你得自遺傳吃什麼就拉什麼,甭想屯積熱量、然後讓熱量轉化為肝醣,再屯積肝醣於體內,進而讓你慢慢「胖起來」。因此,假如你是一直吃不胖,你應該先去醫院檢查一下;然後藉由醫生建議,對症下藥的讓你胖起來。

     

    其次,你要擁有一些概念;胖,是由於熱量的吸收過多,經過「屯積」而來。因此,此處假如你想要胖起來;你就要往多吸收「熱量」,然後減少「消耗熱量」同時著手。所以,多吃、吸收高熱量的飲食,並且,同時將會消耗熱量的運動行為降低;但是,你可千萬不要只吸收高熱量食物,卻營養不均衡的吃,這會產生不良後遺症。

     

    甚至,你也千萬不能只是一昧的吃,卻老是不運動;因為這舉止,將會讓你的反應、身體各方面的能力快速退化,包括進而改變身體體質,造成身體組織器官的病變。總結就是,去問醫生以及營養師,問專家她們的意見;然後,把你的「運動量」減少,不要像你所述一樣的,把自己「搞累」了才想要回家,這樣的疑似熱量消耗殆盡的舉止。

     

    aidwcP3問題

    我投籃不好,老抓不住球,跟手的大小和腕力有關嗎?另外,請問如何提高腕力?

    討論:投籃不好,沒辦法把球「抓住」,絕對和手的「大小」有關;除外,有沒有辦法抓住球,也應該和球大小、球體顆粒新舊、球體顆粒大小有絕對關係。所以,你可以簡單發現,對於新球,嗯,一抓就可以簡單拿起來;但是此處提醒你,應該不會和腕力大小有關。你抓球需要用到手腕嗎?不至於對不?

     

        至於怎麼樣鍛鍊腕力的事,大略有五個動作,提供你參考;一,有事沒事就多做投籃的「手腕快速壓下」動作;二是持啞鈴的正面屈腕與反面屈腕動作;三是持毛巾做捲曲動作;四是持棍棒做捲曲動作;五持槓鈴做屈腕訓練等等,都是常見的手腕鍛鍊技術。

     

    0令糊囪0問題

    老師您好~想請教您,我是大一學生;力量很一般,在一般防守情況,投籃感覺比較順暢柔和;可是,有段時間去健身房練了上肢力量,力量上來了,可感覺身體控制不好,投籃也有些僵硬。後來一段時間不練力量時候,出手順暢度又上來了;想問您一下,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我打球目的就是健健身、不斷提高自己。

     

    討論:從事重量訓練之後,身體組織器官會受到影響,這是可想而知的事;現在問題是,你怎麼樣可以「魚與熊掌」兼得?一般來說,先把重量訓練的「質與量」降低,然後尋求你的投籃手臂去「適應」後,再逐漸調高重量訓練的質與量;並且,加強投籃的「練習量」,這二項訓練雙管齊下,是解決這問題的重要關鍵。

     

    例如,你原來仰臥推舉負荷40kg做三組各做15下,你現在把她降低為20kg做二組各做7下;如此,你將會感覺到「根本」沒有負荷。然後,像前面建議的,你也同時加強你投籃的練習量,並持續以此質與量負荷操作二個星期;緊接著,你在第三個星期,再把重量訓練的質與量調高,而且是循序漸進調高。例如,仰臥推舉調高為20kg做二組各做10下;這一來,你也會感覺根本「沒改變」。可但是,其實,你已經由7下進步到10下了;尤其,假如你的投籃練習量也同時增加,有可能,你將會感覺:重量訓練根本就不會影響你的投籃。

     

    多數而言,沒有從事重量訓練,並且把她「養成習慣」的人,才會感覺到這問題的影響;包括,你的重量訓練,一開始就採取「高負荷」的質與量之人,她的投籃才會受到影響。由此建議,你不要停止從事重量訓練,你應該採取降低負荷的質與量,繼續去從事重量訓練才適當;別忽略,人類身體器官對各種刺激,其實適應能力相當強。

     

    coleman13問題

    給我們隊伍一些訓練上建議,首先每星期有五天訓時間,然後接下來一個月,每個周末有二次訓練時間,平常只有晚上可以從事訓練。

     

    討論:首先提出反向問題,一是,你們球隊水準與目標在那裡?二是,你們對手水準在那裡?三是,你們球隊有沒有階段性目標?好了,接下來我用猜測的方式和你討論;因為,你根本沒有給我前述三個答案,你丟出來的問題,有些籠統、不明確,甚至於你是高中生還是國中生,亦或大學生、還是男生等等,我都不瞭解。但從「可用時間」猜測,就以大學生為例吧。

     

    首先,建議你去我的部落格裡,觀摩「大學系籃常見問題與解決之道」,那裡應該會有五到八個解說,值得你參考的;再者,你可以從部落格裡的技戰術訓練生心管理以及球隊上課等三大類別裡去找,那裡250篇文章中至少應該會有1020篇可以提供你參考。緊接著,我請問你:你的「籃球哲學」是什麼?像我當教練,以防守為主;所以,5060%練體能,2030%練防守(裡頭都包含進攻),剩下約1015%才單獨練進攻(多數都以原地投籃與分項進攻)

     

    好了,接下來,我建議你做「時間管理」;把你所有的「可用時間」,也就是你可以操作訓練球隊的時間,依體能、防守內容、依你的籃球哲學等等逐一分配。例如,我前個星期去看「*$¥」隊練球,她們全部可用時間的95%都練習進攻;因此,你可以猜測說,這個球隊的訓練計畫與內容,絕對和我的訓練計畫是迥然不同。

     

    再來,就要討論我前面提的三個問題;假如你們球隊水準是一般大學生,目標就是下個學期12月的聯賽,可以搞進複賽。嗯,那麼,這8月與9月,就把她當做「準備期」,全心全力把基礎體能、基本動作搞好;此例子的訓練計畫,你可以參考我帶虎科大女籃,帶那些上籃都還不大會的女大學生之練球計畫內容。再來,第二階段的10月與11月的鍛鍊期,你應該把小組進攻與防守搞的很熟;當然,體能要銜接,並且,此階段應該每星期最少要做二個小時「團隊整合」。

     

    所謂團隊整合是指,5個人的進攻與防守,應該在這段期間就要慢慢整合完畢;例如,怎麼樣打轉換快攻與機遇戰、怎麼樣做5個人轉換防守、全場1-2-1-1設陷包夾怎麼樣守、怎麼樣破解區域防守等等,你都需要在這段期間就逐一練習,並且以每星期至少練習一次為要。如果可以,此階段每星期也要做一次「全場對打」,讓球員逐漸進入快要比賽的心理準備;因此,此階段當然要做「分項進攻」的技術練習,像控球後衛在此階段,就要把「破解全場緊迫」所需的技術與觀念建立,你千萬不能等到比賽前才要練這些。

     

    再來,就是12月初,你就要開始安排「友誼賽」;然後,就把鍛鍊期所操作的訓練逐一檢驗,檢查看看,你在準備期與鍛鍊期所做的體能與技術,有那些不足。當然,有所不足的地方,你當然要在12月底的比賽以前,趕緊利用時間修正;此時,假設以調整期看待,你的所有體能、技戰術,當然一定要「調整」完畢,好讓球員能夠在比賽時充分發揮。尤其,此階段不要野心太大,想要把所有的缺失改善;建議你,找出進攻與防守各「三大缺失」,然後在比賽前強化。除了攻守缺失之外,分項進攻技術應該是重點訓練,像內線球員怎麼樣在低位背框攻擊技術、外圍球員怎麼樣利用掩護後攻擊技術等;如果成事,在攻與守的三大缺失都改進,各分項位置球員之攻擊技巧成功率也很高,晉級複賽就不遠了。

     

    另外網友問題

        我這訓練計畫表,請幫我檢查一下,看有沒有問題。

    週二

    週四

    週六

    週一

    慢跑熱身(10~15分鐘,天氣變冷後增加)

    慢跑熱身(10~15分鐘,天氣變冷後增加)

    慢跑熱身(10~15分鐘,天氣變冷後增加)

    慢跑熱身(10~15分鐘,天氣變冷後增加)

    熱身運動拉伸,柔韌(繞環)

    熱身運動拉伸,柔韌(繞環)俯臥撐(加壓X10)

    熱身運動俯臥撐(加壓X10)

    熱身運動拉伸,柔韌(繞環)

    3/4場衝刺跑(小組接力,4)

    全場折返跑(2組儘量全力衝刺)

    髙抬腿3/4場衝刺(3)

    熱身賽

     

    無球快下練習

    無球掩護練習

    上籃練習(5點一組,2)半場跑動投籃(15,兩組)

    無球掩護練習

    3人快攻

    分組對抗

    分組對抗

    分組對抗

     

    討論:從上表觀察,一星期練習四天,每次課訓練固定在熱身、準備運動後,做些體能訓練;然後,快攻練習也幾乎固定要操作,再加上無球掩護練習以及最後階段的對打而結束。我的建議是,熱身準備運動後,做些「跑跳訓練」的馬克操或巴西操,來強化跑跳能力;畢竟,籃球選手假如不會跑與跳,那幾乎就是不用和別人玩。

     

    你可以從我在虎科大三個籃球隊的訓練計畫裡查出,每天都有跑跳訓練;因為,跑跳訓練的好,其實協調性也有所改善之外,網友所列的敏捷性與速度、爆發力、肌耐力等,也都會在馬克操與巴西操中操作。尤其,選擇性的馬克操與巴西操,幾乎在1015分鐘內就可以做完,省時又省力;至於,網友可能想要的「速耐力」,我倒覺得,可以在訓練計畫上,把她加上2人與3人傳接球上籃。此處不獨可以練習傳接球,還可以把速耐力與敏捷性融入;如果,你規劃、設計的好,好的傳接球訓練,其實也可以包含網友所列「無球快下」的訓練。

     

    再來,我傾向你們做些3人小組的攻守訓練;那是把5個人的攻守,劃分為1/4場去練習,這其實也就是把強邊的進攻,或者強邊的防守,分別拆開來練習。你別忽略的是,不會2人小組(所謂two man game)或者3人組合,你一下子要搞5個人全場對打,多數一定會「不夠流暢」;或者會出現,一定要死背系統戰;亦或是,要從新導球回3分線圈頂區,讓控球後衛指揮若定後,再重新佈陣開始攻、守。

     

    此部分不會花很多時間,像我在球隊訓練,多數我都安排約10分鐘;日積月累下來,這個小組攻守就「滾瓜濫熟」,誰要怎麼樣攻守就井然有序。緊接著,建議你們再做5人攻守的「模擬練習」;從防守者站立模擬,到防守者走路跟隨,最後再做防守者以比賽狀態演練一次。由此你會發現,這種循序漸進的練習,由簡而難的練習,會讓球員「清清楚楚」的瞭解攻守時機與要領;經過這樣由易而難練習,你將可以在後續的對打練習中,讓所有人都知道「他那裡錯了」。

     

    這循序漸進練習,將可以避免你在「直接對打」裡,還要暫停下來,逐一的告訴球員那裡有問題、誰錯了等等;這種由簡而難的練習,尤其對許多基層球隊,助益很大。假如這個訓練計畫表,是安排在調整期,或者比賽期,我認為ok;但是,這個訓練計畫表,假如是安排在準備期或者鍛鍊期,像很多大學系隊想「急就章」的鍛鍊,我就嗤之以鼻了。為什麼?不紮實、不切實際!那根本沒有做基本動作與概念的訓練;不是嗎,連個人或小組的練習都沒,就直接跳躍式的練習全場對打。嗯,這是不是有些天才呢?

  • 試探討中國男籃的三從一大與實際

     

        中國籃管中心信主任在亞錦賽後,對記者群重申中國男籃一樣必須依「三從一大」出發;現在,我們就輕輕的、深入去探討,到底中國男籃做了多少三從一大?並且,也深入瞭解她符合科學理論與否?

     

    從難

        以字面上的解釋,所謂「從難」她希求的,應該是說所有技戰術訓練,應該「精益求精」的追求技術面的最高境界;因為,你的技戰術假如沒有學習達到各項運動的最高境界,基本上就談不上可以去和世界列強競爭,你也不可能去「勝、贏」過世界列強好手。

     

        可問題是,我們在亞錦賽裡所見,中國男籃的球員,連最基本的「下球過人」都沒辦法操作,很多狀況都「不敢」下球過人;那麼,在這個「最基本」的技術動作都做不好的情況,如何去談「從難」?再舉另外一個例子像運球就好,亞錦賽裡所見,控球後衛的運球卻經常丟掉球,外圍球員持()球要和隊友搭配做掩護,要打掩護變化(screen away)的時候,卻總出現運球過不了防守方;由此可知,連這個最簡單的運球都做不好,你還要奢望「從難」?

     

        由此顯而易見的是,中國男籃教練團對球員的教學與指導「真的是從難」;以致,實務上變成球員在比賽中,連「最簡單」的下球過人都不會做、或者做不好等等「背離從難」的糗事。因此,請問讀者們:這個「從難」符合科學嗎?科學不是要引導我們去解決事情嗎?可也是,中國男籃在亞錦賽裡,面臨許多簡單的技戰術都解決不了,你還想一步登天、不務實的去「從難」嗎?

     

    從嚴

        以字面上的解釋,所謂「從嚴」她希求的,應該是說所有技戰術、體能訓練等等,應該「嚴格執行」的追求訓練與指導的最高境界;你的技戰術、體能訓練假如沒有達到最嚴格水準,基本上就談不上可以去和世界列強競爭,你也不可能去「勝、贏」過世界列強好手。

     

        好啦,我們看中國男籃在亞錦賽的實務卻是,對方採取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要打掩護變化(screen away)的時候,中國男籃的防守如薄紙般脆弱,那是「一切即破」的不堪一擊;這顯示什麼?你中國男籃平時在此防守的訓練上,情境安排「不夠嚴密」;由此,想當然,進攻方一下球過人就破解這樣脆性的防守。甚至於包括你中國男籃在此防守的訓練上,要求「不夠嚴厲」;由此,想當然,在練習上做不好的「因循怠慢」習慣養成,比賽時的防守就破碎不堪了。

     

        從嚴例子,還有像和伊朗爭奪冠軍賽的「轉換防守」,竟然一再重覆被對方輕鬆得分,這豈不正表示,你中國男籃的轉換防守訓練「不夠嚴密」。甚至於「防守籃板球」等,在冠軍賽裡也是一再被對手伊朗輕鬆奪取;這當然是,你中國男籃的籃板球訓練,根本就是「不夠嚴厲」所致。前述所談,訓練情境安排不夠嚴密,這表示你中國男籃的訓練根本就不符合「科學」;所以,在比賽中的運用才不能如願。再者,前述所談防守訓練不夠嚴厲,這更顯示你中國男籃的訓練,根本就不符合「科學」;為此,才會出現平時差勁技戰術反應在實務上。

     

        由此可見,中國男籃教練團對球員的教學與指導,真的不是「從嚴」;以致,實務上變成球員在比賽中,連「最常見」的防守都不會做、或者做不好等等「背離從嚴」糗事。因此,請問讀者們:這個「從嚴」符合科學嗎?科學不是要引導我們去解決事情嗎?可也是,中國男籃在亞錦賽裡,面臨許多簡單的技戰術都解決不了,你還只是坐而論道、不務實的談「從嚴」嗎?

     

    從實戰出發

        以字面上解釋,所謂「從實戰中出發」她希求的,應是所有技戰術、體能訓練等,應該「和比賽狀態如似」的追求技戰術、體能等的最高境界;你的技戰術、體能假如沒有達到最高境界,基本上就談不上可以去和世界列強競爭,你也不可能去「勝、贏」過世界列強好手。

     

        好了,就以中國男籃在亞錦賽裡,出現的三大問題為例,對持()球設立掩護(on ball screen)的防守、轉換防守以及防守籃板球等去討論;為什麼實戰中,中國男籃會「一再發生錯誤」?你假如要解釋說「緊張、被打悶」所致;那麼,我們就用運動心理學的「科學」去討論,這豈不是「心智訓練(mental training)」不足。

     

    因為,你中國男籃所有的訓練,都缺乏像似和伊朗的「比賽情境」一樣;所以,球員一面對那種容易產生焦慮(anxiety)、壓力的比賽,才會發生緊張、被打悶的不知所措情事。從運動心理學的科學去討論,你中國男籃在賽前就要安排「類似情境」,並且做好「壓力管理」,然後進一步的讓球員適應與學習,如此才能夠在「實戰」中駕輕就熟。

     

    那麼,你假如又以技術面,要去「解釋輸球」理由時候;前面三大問題探討的,從難、從嚴都足夠讓中國男籃啞口無言、「無話可說」了。因此,請讀者們思考,你說中國男籃的教學與訓練,不論是從技戰術面,或者從運動心理學的角度,他們真的是「從實戰中出發」?

     

    大訓練量

        從字面探討,所謂「大訓練量」就是在從事運動訓練時,總量非常多之意;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的中國男籃速耐力訓練,800m400m以及200m等訓練處方中,在要求大訓練量情況下,有可能實務操作就是800m二趟、400m四趟以及200m八趟等,總「訓練距離」約在4800m處方,這在籃球選手來說,應該算是相當大的訓練量了。

     

        因此,從運動訓練去討論,為什麼要採取大訓練量呢?從籃球運動教練實務探討,美國有研究就顯示,一般2號得分後衛與3號小前鋒等外圍球員,在正式NCAA第一級一場比賽中,約略要跑76趟;以籃球場長度是28m來算,76*28m則等於2128m。可是,你籃球教練並不能夠只做「約略相等2128m距離」的訓練負荷;最起碼要比比賽還多,甚至超過比賽距離的半數負荷,這才是合理的訓練。

     

    因為像是,有許多籃球賽總是容易出現「延長賽」;尤其,假如再加上許多教練,在重要又緊張的比賽中,總只是讓幾位主將「待在場上40分鐘」討論。遇到延長賽,主將又不得休息;這些主將假如沒有擁有水準以上速耐力能力,將會在第四節、或者延長賽中步伐蹣跚、無力為繼去投入比賽。好了,那麼,以中國男籃在亞錦賽的技戰術、體能等實務上,去探討「大訓練量」可簡單發現;你中國男籃的對持()球之防守訓練不足,才會造成防守技術的直接反應不佳。

     

    也因為你防守籃板訓練不夠,才造成冠軍戰被伊朗搶奪好幾個進攻籃板;更因為你中國男籃的轉換防守訓練不足,你們球員才會在比賽中不能直覺反應去預防快攻。因此,從大訓練量這裡去討論;中國男籃在亞錦賽前的訓練,符合「科學」化概念嗎?很明確的是:不足。

     

    結論

    總結此篇討論是,「三從一大」在中國男籃的訓練裡,做的好不好?從實務上瞭解:不夠理想;尤其,不夠務實的從難,是有些跨大。標榜從嚴的口號,卻在比賽中有些自打嘴巴;至於從實戰中出發,則在比賽中明顯是漏洞百出、鬧出許多笑話。最後討論到大訓練量,中國男籃不論在技戰術或體能於比賽表現,則讓我們感覺「練的不對」。

     

    因此,以客觀角度去檢討中國男籃,讀者不難理解:其實,他們潛力還是相當大。儘管輸給伊朗,儘管亞錦賽表現不如預期;但是,中國男籃在姚明歸隊、改善缺失後,世錦賽對各國還是有所威脅的。

  • 籃球不是一蹴可及—給台大醫學系籃球隊

     

        去台北「開會兼渡假」,順便看老朋友、玩個二天;不意,看完球隊友誼賽、開完會後被朋友玩。然後被教授抓去當公差;穿著休閒鞋和虎尾籃委會的大熊趕鴉子上架,進而和台大醫學系籃球隊諸帥哥「和在一起」。我感覺:艾,帥哥們,你們這樣練球會死人的!

     

    問題一

        0830到你們籃球場發現,全隊竟然高達20幾位球員參與練球;喔,指導教授鄭老師說的沒錯,有人來指導你們,結果就會造成越來越多人「想學籃球」。只是,天啊,全部竟然只有「5顆球」;嗯,我只能說:服了你們!

     

    討論20幾個人練球,尤其大多數都是「基本動作」不佳的球員,這練球只需要5顆球嗎?單就練習運球來說,每個人一個球的練習比較好,還是4個人一個球練習比較好?就算做傳接球練習也好,2個人一個球比較好還是4個人一個球比較好?所以,以後最好每次練球,都是「一個人一個球」;假如學校球沒那麼多,那就每個人自己帶一個球吧!

     

    問題二

        看你們從事準備運動,一大票的人沒有隊型、而且也參差不齊的從事準備運動;喔,這像個「團隊」嗎?雖然有人「喊口令」;卻出現你喊你的,我做我的紊亂現象。

    討論:從事準備運動的時候,應該要有個「樣子」,這是從提高團隊合作與團隊凝聚力等方向的思考;所以,操作準備運動過程,你應該圍個圓圈、或者編成二排或三排橫隊等方式進行。並且,應該團隊一致、動作整齊劃一;不能你做你的,他做他的、亂七八糟這樣像似雜牌軍在從事準備運動一樣。

     

    問題三

        看你們從事準備運動,有籃球運動的步法、也有田徑運動的馬克操等等,而且是二種內容穿插安排;只可惜一些重點動作技術,例如防守的阻絕步與滑步、甚至於基層球員最需要的上籃步等等,並沒有融入其中。另外,將近半數的球員,在操作過程的動作,並不是很合理、恰當(或者說:動作不夠標準);如果,加上近1/4的球員都「彎腰駝背」去討論,這些準備運動與步法的成效就有待商榷了。

     

    討論:從事準備運動內容應該包括那些,這在我部落格已概略圖解敘述,此處不再贅言;從實務討論,當然是以球場上「用的著」的步法為主。因此,請你們去部落格裡參考;這裡包括阻絕前進步與滑步、上籃步、交叉步等等。再者,由於這些步法是「提供」球員在訓練前,予以事先練習的技術動作;因此,你假如在此步法的練習上不夠標準、不合理,這將會改變球員在訓練上暇疵、難以如願去球場實務運用等不良後果。

     

    所以,是否委託教練「逐一糾正」,藉以避免誤導以及造成球員「錯誤姿勢定型」;尤其,那麼多球員在操作過程,都是彎腰駝背去看,這就難以達成既定成果了。至於馬克操部分,從運動訓練法去討論,單獨提出於準備運動的步法之前去實施,應該比較能夠獲得效果才是;因為,馬克操裡的步頻與步幅訓練,絕對是多數人所需,應該要在球員身體狀況比較佳的時候實施較妥。

     

    問題四

        看你們的訓練,聽說是從早上八點練習到下午一點;哇赛!你們是想說,一次5個小時不間斷,然後想要把所有的籃球技戰術「搞定、學完」嗎?尤其,聽鄭老師介紹說,你們早上已經操作過跑步訓練了;難怪,難怪在我指導你們的前面半小時階段而已,就有人「受不了」拉傷、輕微扭傷等等。嗯,這是傳遞一些訊息,你們知道嗎?

     

    討論:運動訓練絕不是「一蹴可及」,她需要選手日積月累、持之有恆的參與訓練;她需要在每一次的課訓練,以及下一次的課訓練過程裡,選手的身體獲得充分的休息,然後在精神飽滿的情況下,去參與下一次的課訓練。如果,選手急欲成事,想要一、二天就把所有的籃球技戰術學好、搞定她,選手假如存在著這種急就章的貪婪思考;基本上,除了會出現運動訓練法討論的「過度訓練(over training)」,進而造成選手受傷、專注能力降低、疲憊不堪等等症狀之外,還容易縮短選手的運動生命、學習效果不佳的額外問題。

     

          因此,每次的課訓練,都只允許安排23個小時,這是適當的、符合選手需要的;例如,擁有一個早上的時間,那就安排前面練2個小時,中間休息2個小時以後,再進行下一個階段的課訓練。或者,前面安排1個小時,休息一個小時以後,再進行2個小時的訓練;你必須瞭解,年輕人的恢復能力雖然很強,但是,適當的休息是必需的。

     

    問題五

        看你們從事傳接球訓練;結果,有約略7個球員在基本的持球、接球技術動作上都不大適當。所以,傳接球的練習上才會出現,傳接球失誤的,都是固定那些人,接球接不好以致漏掉的,也是那些人;如果,再把有些球員的接球時機不佳、接球判斷不當、傳球動作不合理、傳球時因為球抓不好而漏掉、傳球訓練時心不在焉等等因素加總上去,這個傳接球訓練真的就是「2266」了。

     

    討論:基層球隊選手,儘管已經大學生;但是,經常會因為他們「沒打過球」,所以,連最基本的持球、怎樣接球、怎麼樣傳球等基本動作都不會。如此一來,在帶隊或指導者「趕進度或忽略」的情況下;那些在高中時代只有讀書的選手,連原地傳接球都不會的選手,連籃球的接球都不曾操作過的選手,在移位傳接球訓練中,想當然就變成多數「失誤製造者」了。

     

          在這個暑假擁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從原地的傳接球動作開始練習,甚至於,你帶隊或指導者應該先指導怎麼樣持球、怎麼樣接球、怎麼樣傳球、甚至於花個5分鐘時間做球感(ball handing)訓練等基本動作是,此時此刻不能忽視的事;不能「想當然爾」的認為,所有人都是與生俱來,就會做籃球的傳接球。所以,回到原點的,把籃球的基本技術動作從頭學起,是你們現階段該做的事;甚至在傳接球訓練期間,把那些比較差的選手,帶到球場邊個別去指導與訓練,都是可行之計。

     

    問題六

        防守姿勢與步法應該如何,你們似乎沒有好好的學習;所以,實務上就出現你們多數球員是彎腰駝背的姿勢,並且也不會用後撤步、滑步與交叉步等。想當然,在持球的進攻方下球過人瞬間,你們多數的人就變成:「原地看對手過人」囉;除此之外,想要「伸手抄截」,不「移動雙腳」的防守習慣,在實務訓練上是時而可見。

     

    討論:缺乏合理觀念的「建立」是問題所在;當然,和一般籃球選手一樣的是,你們防守步法的練習不足,因此在不能「習慣反射」的前提下,進攻方下球過人瞬間,你們防守者就沒辦法移動雙腳去防守,都是可想而知的事。從實務操作上,我建議你們做後撤步、滑步二次以後快速的以雙手高舉過頭的交叉步,在球場操作二趟之後發現,你們過半數球員已經「累的抬不起頭來」了;尤其,看你們過半數的人,根本都不會交叉步可知,這項防守技術在你們球隊是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再者,那天和你們溝通的觀念裡強調,在運球者過人瞬間,假如你防守者不移動雙腳,然後用手去撥、抄球的假設情況。例如出現「10」撥抄球裡,正常情況約略可以撥抄到4次,但是其中應該有「2次是撥球出界」,還是對方的控球權;此時另外的2次撥、抄球,則可以獲得「2次快攻上籃」。

     

    另外,常態討論的是,彼瞬間的撥、抄球,將會出現被裁判吹判「3次犯規」;然後,應該有3次撥、抄不到球「被過人3」,進而讓對手揚長而去,再逼的隊友要做幫忙防守的難堪情形。從以上約略的討論可知,為數10次的撥、抄球裡頭,高達「8」還是對方的控球權,只有微不足道的2次有利可圖;因此,我告誡你們說:在對手運球前進過程,不能冒然去撥、抄球,否則就是弊多於利的傻事。

     

    問題七

        什麼叫做阻絕(deny)?似乎多數球員並不瞭解;尤其,當我問你們:有沒有學過阻絕防守技術動作的時候,你們個個點頭、笑的「很愛昧」,讓我感到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可也是,等阻絕實務操作的時候,竟然多數的人沒辦法同時看到「球跟人」;而且,在阻絕後退步的時候,竟然全部的人都是以「倒退步」實施。喔,老天;我除了擔心你們跌倒之外,一直質疑:這是從那裡學來的?

     

    討論:基本上,阻絕的技術最起碼要點就是「ballmanme」,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看中國男籃輸給伊朗之戰,就是阻絕防守時候,經常被「」跑掉了都不知道,這才會讓進攻的空手球員出現空檔接球攻擊。因此,你們在練習上,應該要養成習慣的「看人看球」;那是眼睛視線看前下方,左右眼睛各釘住球和人這樣的技巧。

     

          其次,你們必須要瞭解,阻絕後退步的技術,那應該採取「交叉步」,而不能採用倒退跑;一個很簡單的比較,就像我現場問你們的:倒退步比較快還是交叉步?當然,實務上就是交叉步比較快囉;尤其,你假如遇到進攻的空手球員,突然「加速度」跑位,你們現在採取的倒退步將很快的被甩開了。

     

          最後,討論到阻絕空手進攻球員到禁區裡面的時候,防守者的「身體面向」,應該都保持面向進攻球員才是;可也是,在實務操作上,你們卻採取背向進攻球員,眼睛與面向都是對著球。當然,我彼時和你們說了一句:防守技巧沒有「對與錯」;只要你們練習到熟練水準,也可以應付比賽實務,那種防守技巧就是ok的。

     

    只是,提醒你們:所有NBA的選手,在進攻球員空手切的時候,都是面向空手進攻球員;然後,在對手進入禁區的時候,那是「貼身半側面在前」的面向進攻的空手球員。並且,在進攻的空手球員持續跑位的時候,這個防守者都只是「轉頭、換手」去阻絕對方;如此一來就變成,保持看人、看球的防守,並且不怕對手突然快速的改變方向跑位了。

     

    總結

    當然,其他像來得及為什麼要貼身對球施壓(pressure the ball)防守,來不及貼身對球施壓,則要先找到「防守位置(position)」,並且距離持球者二大步,佔據球與籃框之間的防守線上,還不能隨便趨前(close out),進而被「火車相閃」的下球過人;三種威脅(triple threat)的動作是可以馬上投籃、傳球以及下球過人,三種威脅夾帶三角步法怎麼樣操作,並解釋給你們瞭解,三角步法是原點、右前方一小步、左前方一小步這三個點串聯為三角,還有火鍋封阻(block shot)的要領等等,不知道你們瞭解了多少。

     

    尤其,我向你們說明,對投籃者不能犯規的理由是,多數的投籃者,其投籃命中率只有屈指可數的1020%而已,包括我舉例中華男籃在,亞錦賽的3分球命中率只有10%的事;所以,你們應該知道,你假如對投籃者犯規,送對方上罰球線,讓對方簡單獲得超過40%命中的傻事,這是相當不應該的。除此之外,我還建議你們,對投籃者的封阻,那只是要「嚇死他」,根本不用去打死他;因為,多數的人,拿到球總是心驚膽跳、那球在手有如燙手山芋一般。

     

    那天,我還建議你們怎麼樣做防守卡位的動作;尤其,22相配的練習時,進攻方怎麼樣「規劃進攻」,去利用三角步法的刺探步、或帶一次球跳投,以及帶2次球後跳投攻擊的技巧。期間還讓你們練習籃板球的抓取,要求你們在練習時不能讓球落地;並強調籃板球那是去「搶奪來的」,不是讓球從天上掉下來,這般搶奪籃板球的概念。那天最後練習隨球移動(move as the ball)裡,談到二線(two pass away)、三線(three pass away)以及要極盡所能做阻傳(deny the pass)的防守位置、動作、概念等等,不知道你們記得多少?

     

    其間,談三線弱邊(weak side)的防守,一定要處於「禁區裡面」的概念,可能需要再三教育。至於輪轉防守(rotation defense),你們好多人都只是注意自己的防守對象,這是不夠的事;因為,既然講究團隊防守,也掌握知道隊友去幫忙(help)防守了,你第三者的防守人員,就需要「輪流轉動」去協助隊友。甚至,那天讓你們練習的幫忙防守,三線與二線的幫忙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二線阻絕位置的幫忙不能關門,要保持看人看球的角度、姿勢才合理。

     

    嗯,雖然你們這個暑假,只剩下幾天可以從事訓練;但是,期望你們「腳踏實地」操作,一步一腳印的從事練習,然後進步到所有技術動作,都可以以「自然反射」情形下執行。當這個練習量夠多了,技戰術就簡單可以在實務上應用自如了。嗯,「加油」;帥哥們!

  • 要怎麼收穫—談亞錦賽伊朗戰中國

     

     

        有句話說:要怎麼收穫,先那般栽;看亞錦賽裡的伊朗戰中國,剛好就印證這句話。在此,我們從視頻所看結果,去探討雙方技戰術的問題;然後,進一步從運動教練去討論中國男籃訓練與管理問題。

     

    第一節比賽

        一開始,中國男籃運用胡雪峰當先發控球後衛;而且,大量的使用快打戰術(early offense),快傳到前場做雙箭頭(lopper)的接球跳投攻擊。經過一而再的3次投籃不進;於是,胡雪峰被換下場到板凳休息,中國男籃也恢復,在亞錦賽裡前面幾場球中所習慣的,可快、可慢的節奏去和伊朗對抗。傳導球給內線球員在高位(high post)策應後,外圍球員在另一側弱邊(weak side)做深切(deep cut)結合捲曲切(curl cut)接球攻擊,則是常見的戰術;她主要還是想藉由,王治郅的3分球投籃能力,來做攻擊與傳導,或者利用易建聯中距離與切入能力。

     

    其次,中國男籃多次使用淺切(shallow cut)戰術,讓外圍球員在3分線45度位置接球攻擊的策略;由於這個戰術在中國男籃王士鵬與朱芳雨等外圍球員的敏捷性不佳、接球跳投的攻擊信心不足,以及解讀防守後因應過慢等因素下,以致多數情況都不能在防守方出錯瞬間予以致命攻擊。在高位設立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雙擋(double high screen)戰術,包括藉此掩護後切出(split),然後在3分線圈頂區投3分球的策略,以及高低位打(high low)戰術,則是中國男籃在亞錦賽經常可見的;但是,由於伊朗早有準備,這些戰術都難以如願。其後,易建聯2次低位單打成功,在第一節裡變成是零星攻擊的點綴。

     

    伊朗第一節大幅領先中,主要進攻戰術有三種,一是「系統戰(set play)之一,利用單邊深切結合捲曲切外圍球員接球後,控球球員再藉由雙擋(cones)捲曲切接球做選擇性攻擊後,再以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主打掩護變化(screen away)而結束,這部分在第一節成功執行了5次之多;伊朗另一系統戰則是和中國男籃一樣的,在高位(high post)設立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雙擋(double high screen)的戰術,包括藉此掩護後切出,然後在3分線圈頂區投3分球的策略,以及高低位打(high low)戰術。

     

    伊朗第一節領先的另一重要戰術是轉換快攻(transition offense),利用中國男籃的後衛群觀念不當、所有球員預防快攻心態缺乏情況,打了4次快攻,成功了3次簡單得到6分;中國男籃竟然會在這種球賽裡發生低級的「轉換防守(transition defense)不佳,讓對手得逞之事,而且是「重覆」發生,真令人噴飯。第三個伊朗在第一節領先的關鍵是,中國男籃的「防守籃板球」,竟然讓Hamed Ehadadi一再的籃框附近,以類似撥球入網(tip-in shot)的將進攻籃板球撥奪於手中。

     

    在第一節總共出現5次撥球搶奪的情況中,2次直接被伊朗撥球進網得分,3次被伊朗藉由此技術搶奪進攻籃板球,且進一步重新攻擊得逞;對不起,提醒讀者的是,伊朗的撥球搶奪籃板球技術,都是在中國男籃的球員頭上「操作」。因此,讀者可以把伊朗的這三個主要技戰術,她們在第一節獲得的分數加總,你不難發現:中國男籃的基本動作與觀念相當值得探討;至於,防守籃板球的爭搶,與預防快攻這二個問題,是否和球員「態度」有關,則有待查證。

     

    第二節比賽

        中國男籃在王治郅的單打,以及易建聯的跳投、灌籃、中距離投籃等情況,持續和伊朗做「困獸之鬥」;從技戰術去探討,中國男籃的空手和空手掩護(off ball screen)技戰術成效不彰,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要做結時間的攻擊也不如預期,就只剩下這個孤立單打(isolation)的戰術可用。冷靜從技術面去思考,中國男籃的球員,儘管擁有高大身材的潛力,發揮不了功能,似乎還有待開發。

     

        伊朗在第二節,又從中國男籃球員的「疏忽、晃神」中,偷跑快攻獲得2次輕鬆得分機會;然後,還是延續第一節的技戰術,從各種技戰術裡移位接球,在中國男籃球員想要趨前(close out)貼身對球施壓(pressure the ball)防守瞬間,下球過人變成21的機會得分。甚至於,在第二節終了前的5.2秒,也是利用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讓伊朗的控球後衛「一條龍」的運球切入上籃得分。

     

        伊朗男籃在第二節裡,經過各種戰術變化後,最後以對持()球掩護(on ball screen)主打掩護變化(screen away)而結束的技戰術,還是成功了「5次之多」;在此可以瞭解,中國男籃的防守因應技戰術拙劣的問題。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節,伊朗男籃又3次的在中國男籃球員頭上,撥搶奪進攻籃板球;讀者由此不難理解,中國男籃的防守卡位籃板球技巧、甚至於捨命爭搶的態度,與爭搶不到籃板球該怎麼樣處理的觀念等問題,相當嚴重缺乏。

     

    從運動教練在訓練上探討

        從這二節的比賽所見結果,再去看實務的問題,有幾項提出來和讀者討論,一是用人與策略,二是教練哲學與方向,三是賽前準備與訓練等。

     

    一、用人與策略:所要討論的是胡雪峰的先發以及快打戰術的運用。想運用胡雪峰的「」,想學習NBA球隊裡太陽隊、黃蜂隊等的DDM(Dribble Drive Motion)進攻戰術,包括快打戰術(early offense)等;這樣出奇不意的結果,從第一節比賽前半段去看,顯然教練團相當用心,也收集了相當多的資料,包括對胡雪峰的掌握與瞭解之「因材施教」。

     

    只是,從實務鏡頭去探討,中國男籃的球員有些不大適應;也因此,當胡雪峰快速導傳球了,雙箭頭的接球跳投卻難以如願以償中網,不能得分在這種冠軍賽裡連續出現,教練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儘管當時立即變化戰術因應,可是從「運動訓練」上去探討,平時是否在壓力情境下做快速衝刺訓練、並且是衝刺後接球跳投的訓練,應該是比賽彼時能否成功的關鍵。

     

    讀者必須瞭解,你訓練的情境需要和「比賽狀況相仿」;並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壓力情況下訓練,經過千錘百鍊才能夠在比賽得逞。此處提出前韓國隊李忠熙射手的練習給讀者參考的是,李忠熙他自己每天練習投籃1000個裡頭,其中最後有200個投籃的練習是,委託身材高度相仿、敏捷性很高的隊友,戴上長手套藉以增加封阻火鍋能力,好製造李忠熙在投籃的壓力之後,不斷重覆練習,進而才造就就算防守的對手,身高190幾的長人封阻他,他都有辦法因應的技巧。

     

    此處最後討論,中國男籃在DDM(dribble drive motion)進攻戰術使用上;我們客觀觀察有關於球員難以適應的問題,從訓練實務上去看,你教練既然決定、採取了這樣戰術策略,想要運用胡雪峰或者陳江華的特點。那麼,由於這戰術是必須經過「長久教育與練習」之後,球員才能夠運用自如、才能夠掌握精神與要義、才能夠獲得戰術上衍生出來的空檔去攻擊防守方。

     

    這和NBA湖人隊的三角戰術(triangle offense)、國王隊的普林斯頓進攻(princeton offense)都是由擋切戰術(motion offense)衍生而來,都需要球員日積月累的練習而得一模一樣,需要教練團「深耕」。因此,儘管此次亞錦賽的失利、不如意,DDM戰術還不夠熟練問題,我卻很期待中國男籃繼續採取這樣戰術,因材施教的把球員特色發揮;尤其因為,在易建聯還不能「獨當一面」的情況下,讓部分球員的部分特色為球隊貢獻,這是戰術設計考量。

     

    二、教練哲學與方向:所要討論的是,郭士強的教練哲學重點是擺在攻擊還是防守,甚至是攻、守並重?客觀觀察,防守訓練明顯不足,不論是個人的防守步法、卡位籃板球、幫忙與還原(help and recover)、央視主播與球評提出好幾次的阻絕(deny)隨球移動(move as the ball)技術,甚至輪轉防守(rotation defense)、轉換防守等等,讀者都可以從比賽實務上發現問題嚴重;在此提出請大家思考的是,既然姚明短時間不能為中國男籃貢獻,尤其中國男籃的球員,也還沒有培養出領導核心球員,你郭士強的教練團為什麼不去「強化防守」?

     

        其次教練哲學要探討的是,中國男籃的管理、運動傷害問題。從許多理論上可知,幹國家隊或者職業球隊的運動教練,在管理的基本哲學上,多數時間一定要「嚴格」多於放任;這是因為國家隊擁有「大方向」任務為前提,職業隊當然就是以「獲勝」為要務。因此,對於有球員出現態度、企圖心不足等問題時候;教練假如還不能當機立斷予以處理,顯然就有怠忽職守之嫌。

     

    尤其,從中國民政還是「共產主義」去思考,焉能允許球員態度散漫、企圖心不夠、向心力不佳等等問題;此時嚴格看待國家隊,那絕不是「學生球隊」,可以允許錯誤情節這等事。假如發生,那也絕對不是開導、說說而已;幹國家隊教練的,不能存在婦人之仁,不能做個濫好人,否則就有失職之嫌。

     

        至於運動傷害的管理,從運動教練角度去思考,假如你幹教練的方向是準備「長期使用」球員;對於球員的身體訓練負荷、傷害的預防、發生運動傷害後的因應與處理等等,國家隊教練應該擁有「超然思維」;從運動教練實務上探討,姚明的受傷、朱芳雨的使用、甚至於現在緊急徵召陳江華要打斯坦利杯等等,其實,都有違背運動教練哲學的大方向之嫌。因為,假如講究到運動訓練,你教練就要思考運動訓練她的「階段性目標」;而,冷靜思考,此時此刻的中國男籃,真沒有急迫性需要「全面動員」,包括動員受傷球員去參與這個杯賽才是。

     

    三、賽前準備與訓練:所要討論的是,從對戰雙方的技戰術、針對性的問題,你幹籃球教練的,是否在賽前就「收集資訊」,並且能夠及時的做好「因應的訓練」?以前面技戰術所述裡瞭解,伊朗得逞三大問題是系統戰、轉換快攻以及進攻籃板球去討論,第一項伊朗的系統戰,多數都是在對持()(on ball screen)後產生效益;那麼,你中國男籃在此的防守技戰術做了多少練習呢?

     

    從實務上觀察,中國男籃採取的因應戰術有些猶豫不決;多數都放任控球後衛「由前跨過硬擠(over the top)」去跟隨防守,內線球員易建聯或王治郅等人,則還是貼身盯住原來的防守對象。結果,當伊朗的控球(或持球者)藉由隊友掩護後,簡單過人就殺到中國男籃禁區;彼時中國男籃另一內線球員,就經常變成「12」,然後被對方輕鬆得分的糗事了。

     

    從訓練實務上討論,這些防守因應上的技戰術,那並不是臨時性說一說就可以解決,這和我前陣子說過NBA湖人隊在「F4時代」,同樣在對持()球掩護的防守上,因為缺乏練習而被活塞隊痛宰進而失去冠軍的道理一樣;甚至提醒讀者看看火箭隊在此的防守策略,姚明所採取的是,由設立掩護者底下跟隨(follow)做好保護禁區(shadow post)的防守策略,那又和阿根廷國手Luis Scola所採用的障礙緩衝(show or hedge)後障礙還原(show and recover)截然不同。

     

    所以,以上舉例說明這種處在同一個球隊裡,由於所運用的不同防守技戰術策略,你幹教練的,當然需要讓球員一再練習,才能夠「熟練」,進而去因應實務戰況;討論至此去檢視中國男籃,似乎她們對此在賽前的準備與訓練,顯然有些不足之嫌。

     

    其次講到伊朗隊的轉換快攻經常得逞,從比賽實務去觀察,中國男籃的轉換防守觀念的「教育」明顯有些不足;那包括進攻佈陣平衡、隊友進攻瞬間每位球員都要「有事情做」、後衛群應該就是預防快攻的主要人員等等,在這觀念上的教育不足。再者,預防快攻的轉換防守,單就教育就可以改善嗎?你去看看個人所撰的「轉換防守技戰術圖解」裡頭,需要洋洋灑灑的五大篇可知,這技戰術還是需要腳踏實地操作才行。

     

    至於第三項缺失防守籃板球的卡位觀念與要領,從防守籃板球的卡位包含交叉步、前進再轉身步等技巧可知,缺乏訓練是沒辦法在比賽實務中靈活運用的。像比賽中呈現的,中國男籃球員搶不到、卻撥的到球情況,中國男籃球員仍然只是「目迎目送」伊朗球員將球撥走;而不是合理的,要奮力將球「撥離危險的禁區」這樣技術。

     

        最後討論到賽前準備與訓練的內容是,體能訓練與調整的問題。中國男籃的體能訓練出現問題,這在複賽期間傳出,讓人驚訝不已;從運動訓練法的「體能調整」去思考,「減量訓練」是球員經過嚴格訓練後,身體組織器官期望獲得充分休息,進而在比賽中可以大放異彩的原則。如果運動教練在比賽前,仍然持續採取訓練,甚至做高負荷的質量訓練,球員身體假如沒辦法獲得休息;這一來,像孫悅發生抽筋現象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減量訓練利弊,這在運動訓練法裡,已經獲得不少運動生理學專家學術研究的證明,自然不用多做贅述;由此,我們去討論中國男籃的教練團,為什麼不去相信已經獲得證實過的「科學理論」,卻還堅持過去那個沒有科學根據的「13」?看看過去中國大陸的13從原則,獲得多少奧運金牌?再思考合理的科學理論,此處,其實值得中國男籃在運動訓練實務上深入瞭解。

  • 家有一老—談亞錦賽心得

     

     

        亞錦賽結束;我的指導教授鄭錦和老師,中國天津現場看球,昨天傍晚返回台北。如若海綿吸水般的求學心態、那種饑渴如餓瘦狼狗的我,趁火打劫挖挖鄭老師他老人家看球心得;其中部分是電話訪問賈凡所得。以下除非標示,要不然全數都是鄭老師觀點;請大家參考。

     

    中華男籃

        中華男籃預賽前心態與複賽,那種截然不同的心態,其實,就是整個中華男籃參與比賽輸贏的重要因素;不可否認,健康的球員、比較喜歡防守的球員加入球隊之後,進而影響全隊防守態度等,則是另外二種中華男籃比賽輸贏的重要關鍵。簡單可知的是,心理會影響身體的生理,生理當然會影響體能與拼勁和技術表現;扣除掉「打賭濫球」、要死不活的球員,以及二位多數時間上不了場的球員之外,其實,中華男籃10多位球員的表現可以說是「可圈可點」的。

     

        中華男籃在預賽階段,如前篇我的觀點一樣,多數人認為中華男籃那是「沒想過會贏」;所以,大家敷衍了事、隨便玩一玩就好。對菲律賓、韓國隊皆然,讀者可以從,中華男籃教練團這二戰最後該用什麼戰術、該變換什麼防守都沒有運作可知;到最後對戰日本隊,由於輸球就要掉到「八名外」。所以,對戰日本隊「不能輸」的、孤注一擲心態,逼的中華男籃上至教練團,下至球員個個都是「繃緊神經」的上球場;複賽對戰中華大陸,則是「不想贏的那麼累」,因此,才在第三節放棄。

     

        其實,這屆亞錦賽領隊「發放獎金」和過去領隊有所不同,應該也是影響球員打球態度之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不正是應驗我們國人的俗話說嗎?曾文鼎的水準以上表現,或者說恢復水準的演出,再搭配李學林的韌性、那種鄉下人「堅忍不拔」的精神,絕對是中華男籃獲得第五名的重要關鍵;林志傑賽前腳傷尚未痊癒表現未盡理想,此則明顯是腳傷缺乏訓練所致,這情有可原、還在允許範圍之內。

     

    賈凡則認為,賽前眾多球員腳傷、運動傷害等,以致難以「全員到齊」從事訓練,則是此次相當可惜的事;因為,就他側面瞭解,中華男籃出發到天津前五天,根本都還沒辦法「湊足10」和他們明道大學友誼賽。這可想而知,鄭光錫教練真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很難讓他超凡、細膩的「籃球素養」全數托盤而出;這第五名,只是他臨場調度與指揮的部分功力而已,這第五名絕對也和鄭光錫教練的「老練」有絕對關係。

     

    中國大陸男籃

        中國男籃一直努力「向前走」,想要迎頭趕上世界籃球先進國家的企圖心,相當明顯;這從小牛隊助理教練Harris在北京做為期一個月的CBA籃球教練講習會,那麼一大票的人踴躍參與可知。偷偷溜進會場「旁聽2小時的心得是,在臺灣辦這種講習會,假如會期只有三天;嗯,有些人會參加。五天到一星期;喔,就剩下沒幾隻貓。假如再像中國大陸這樣搞,一搞就一個月的講習會;對不起,應該是:主辦人自己參加而已。尤其,教練講習會課程,還講的那麼細膩,應該沒有幾個人會聽的懂。

     

        中國男籃的輸,其實輸在教練的經驗不足、訓練質與量有問題、比賽調度也有猶豫不決鏡頭出現;儘管聘請了外教擔任助理教練,但是,基本上有些外教對亞洲各國攻、守還不是很熟,對球員也不能掌握等等,其實都是「教練經驗」使然。像易建聯的低位背框單打,根本沒有什麼技術動作可言;如此,憑什麼可以「欺侮」對手?至於王治郅,雖然老邁,至少不論低位背框或面框,都還有一招、二招可以玩對手,獲得輕鬆得分與達到戰術需求。

     

        從二岸的籃球教練去比較,臺灣的籃球教練有些不得不、不得已需要去尋找「比較不濫」的教練傾向,去尋找還有一點東西的教練來執教中華男籃;套一句流行話說,很濫的都抓去關了、或者已經下台,剩下的,只好來當權、來執行現有的事。當然,和中國男籃一樣的,中華男籃也有一些派系之分,這絕對也會限制「教練發展」,甚至於影響到教練能力等等。此處,中華男籃雖然沒有中國男籃在「派系」那麼嚴重;但是,這有點悲哀的是,籃球假如還要搞到這樣,倒不如不要去玩、像我這樣收收山比較好。

     

    韓國隊男籃

        許載的「經驗不足」應該是韓國隊掉落四名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幾個韓國隊過去特色的消失,擔任教練的難辭其咎。很簡單的比較與討論可疑問題是,過往韓國隊的「快準狠」,今年亞錦賽裡的韓國隊發揮多少?這些選手的不夠準是練的不好,還是像中國男籃這樣不會練?亦或是如中國男籃的「派系」之別,進而不使用某些會準的選手?為什麼一個瓊斯杯裡,準到對手都會不寒而慄的球員,到亞錦賽卻在,最後1分鐘才讓他出來「丟毛巾」?

     

        韓國隊為什麼可以快?除了體力、速度、敏捷性的訓練過人一等之外,防守強悍、防守捻又髒,進而造成對手失誤、可以截獲球產生快攻,這則是主要能夠「」的原因;但是,冷靜觀察,許載的韓國隊其防守,普普、還好而已。這一來,要快當然就快不起來了;當你韓國隊失去了快速的優點,加上前面所講的「」又消失大半,你韓國隊想贏球,似乎就沒有什麼理由了。

     

        河昇鎮的運用則是,另外一個相當值得探討的問題;很簡單的思考是,他上場獲得那些「效益」?假如問一個,沒看過韓國隊比賽的球迷說,河昇鎮怎麼樣的時候,他會去看、這球迷會去找數據對不?好了,河昇鎮的數據怎麼樣?不怎麼樣對不?那麼,我們深入一點來討論,河昇鎮他還擁有策應、牽制或傳導的功能嗎?應該說:沒有,或者說不多;如此,為什麼河昇鎮最後的幾場球還打了那麼久?

     

        就前來關心亞錦賽韓國隊的籃球人士、中國大陸的籃球人士私下討論,多數亞洲裁判、球員等,對韓國球員的「骯髒」一直耿耿於懷,那像早期亞洲籃壇對「菲律賓球員的髒」如出一轍;所以,好像大家都「說好了」一樣,包括西亞、東南亞國家的裁判,在這次亞錦賽就「狠狠」的修理了韓國隊。你從5~8名之爭中華對戰韓國隊的比賽,可以看的更清楚的是,那些推、拉的「小動作」是無所頓形;因為,人家早已經注意你韓國隊許久、受害許久了。我深信,這些細節,應該也是,許載難以把韓國國家隊,推擠上亞洲前四強的另外原因。

更多發表 « 前一頁 - 下一頁 »

This Blog

Syndication

Tags

No tags have been created or used yet.

News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Archives

地址:10646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3段29號10樓之1
電話:02-2366-1520
Copyright © 2007-2016 圓球城市.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mmunityserver®